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启华尔街时代 » 第四章 贝尔斯登

第四章 贝尔斯登

    李西安总结完当日市场走势与账户操作,时间来到下午五点半,简单梳洗打扮了一下外出离开公寓。

    随着第一批代购订单陆续邮回国内清关入境,客户反映良好,他接到一个大活。

    代购一只爱马仕kelly鳄鱼皮黑金包,这款包属于稀有款式,国内售价四十万人民币左右,一比一配货还要看运气排个一两年队才能买到手。

    国外也需要排队,但是阮念薇有爱马仕的超级VIP,可以去店里直接拿现货。

    所以他约了对方下班后约会,顺便去买包。

    “你来开车?”

    阮念薇站在公寓门口,倚靠着一辆玛莎拉蒂跑车挥手打招呼。

    她今天长发扎成高马尾,脸上架着副金丝眼镜。

    身着一件米白色休闲西装外套,搭配高领羊毛衫和浅蓝色修身牛仔裤。脚下踩着双六厘米细高跟鞋,看起来颇有知性干练白领的气质。

    李西安接过车钥匙吐槽道:“再高的保险账单也不能替你踩刹车、油门。”

    阮念薇嘴角噙着笑容,翘起脚尖只用纤细鞋跟支撑,动作飘逸轻盈转过身坐进副驾驶。

    “先去买包,我订了七点的餐厅位置。”

    她将摆在主驾驶脚踏前的平底鞋丢到后排坐,眨着无辜且得意的明亮眼眸耸耸肩。

    “……”李西安无言以对。

    爱马仕kelly鳄鱼皮黑金包在纽约售价加上税差不多六万刀,他正常收取订单总价10%的跑腿费,这单能拿到25%,整整一万五千刀,堪称暴利。

    就这,那位富婆客户还喜滋滋的连连感谢。代购这点跑腿费,与排队和配货花费的成本相比不值一提,多少人想买还没门子呢。

    以李西安在金融行业摸爬滚打十多年的经历,收到全额预订款时,都诚心诚意默念了三遍“上帝保佑”,要不然这钱赚的不安心。

    只能说爱马仕不愧是营销PUA大师,他也的确有狗屎运可以吃上口软乎饭……

    两人运气不错,在位于麦迪逊大道的爱马仕曼哈顿旗舰店买到了现货,然后前往一家德国菜餐厅吃猪肘子。

    “你有很重要的事吗?”阮念薇用餐叉戳着面前的一份土豆泥幽幽问道。

    李西安明智的放下玩了半天的手机,将注意力重新转移到猪肘子上:“没,一个很有毅力的猎头,我给他回条消息。”

    “猎头,他为哪家公司服务?”

    “贝尔斯登。”李西安有些无奈。

    华尔街之所以人均收入超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从业人员少。往往投行旗下一个部门或者一个工作组,只有寥寥几人,一只手数的过来。

    再加上“跳槽升职加薪”这条全世界通用的法则,导致华尔街是一个很小的圈子。

    圈子里就那么些人,一个坑一个萝卜,只要能力过得去处于中上水平,不愁找不到工作。

    李西安被裁当天,刚和人事聊完走出会议室,就有消息灵通的猎头给他发消息挖人,这段时间被骚扰的不胜其烦。

    “我今天在新闻上刚看到,贝尔斯登和摩根大通公布了最新版收购协议。这些华尔街巨头每当遇到危机总是喜欢边裁员边招聘,疯狂大换血。”

    阮念薇笑容促狭:“如果这时候加入贝尔斯登,度过危机后,你的履历可以镀上一层金边。”

    “前提是它能度过这次危机。”李西安略微犹豫,:“事实上,它被收购只是一场危机的序幕。”

    “难道美联储无法拯救贝尔斯登?”阮念薇关注重点在前半句话。

    她本科读古典文学,研究生国际关系,今年才毕业。目前在花旗北美高校公关资源部门实习。

    因此她无法理解为什么贝尔斯登会熬不过这次危机,那可是华尔街五大投行之一。

    即使经常在华尔街附近载客的出租车司机都知道,华尔街五大投行之一真正意义上的破产,会造成多么可怕的后果。

    美联储绝对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至于贝尔斯登的倒塌是一场危机的序幕,大概只有发生上个世纪‘经济大萧条’级别的危机才有可能。

    这种设想在脑海里多停留一秒都是对美利坚金融市场多年长牛的不尊重,被她自动忽略。

    “嗯……你还记得去年伊朗总统来我们学校演讲引发的舆论吗?”

    李西安用餐叉将一团酸菜梳理成丝状,心里组织着语言问道。

    阮念薇点点头:“当然,民众抨击内贾德就是个KB头子,911跟他脱不了干系。有人叫嚣敢请他来,就炸掉我们学校。”

    “对,911,直到今天,这仍然是个禁忌话题。所以可以想象千禧年初,这件事造成了多么巨大的恐慌。”

    “飞机日大楼,互联网金融泡沫破裂。连续发生的危机让民众们失去信心,美利坚不再伟大了,经济发展陷入停滞甚至有衰退风险。”

    李西安顿了顿,:“美联储官网公开的历年经济数据,能证明这点。”

    “所以呢?”阮念薇表情逐渐认真陷入沉思。

    “所以我们新上任的大统领,是如何解决问题重振经济的?”

    “降息,低信用人群贷款。”阮念微给出正确答案。

    学校名声远扬的变态核心课程让她具备基本的金融知识储备,而且为时任大总统提供这版财政策略的智囊团里,有很多学校的教授。

    李西安呼了口气,讲起这场次贷危机中最核心的问题:“对,低信用人群住房贷款,简称次级贷款。”

    国会山的老爷一厢情愿想利用房地产刺激经济,可以预见的房地产行业将会大涨特涨。

    银行家们怎么可能甘心只是老老实实为穷人提供购房贷款,赚取那一点点微薄利息?

    于是,他们选择上杠杆:

    把“购房贷款合同”当做金融衍生品卖给华尔街,回笼现金给更多穷人提供购房贷款,既——CDO。

    原本一百万贷给一位穷人只能赚取10万利息,现在一百万本金能贷给十个人,赚取100万利息。

    而华尔街的投机者们,把“次级贷款合同”包装成良好风险等级的债券(CDO),拿到证券市场上兜售,风险转嫁给普通投资者。

    银行贷款给穷人,华尔街拉皮条,普通人承担风险……美国经济就这样左脚踩着右脚又一次腾飞,吹起一个巨大泡沫。

    但这一切的前提是,房地产行业必须一路上涨,穷人愿意还住房贷款不会违约。

    当银行家和华尔街为了巨额利益,无底线给穷人零首付贷款;房产经纪人为了提成,疯狂到给偷渡黑户做假材料贷款时,房地产涨不动了。

    2006年二季度美国GDP下滑,房价下跌。

    穷人们不愿意还贷款了,大不了让银行把房子收回去。

    次级贷款违约率随之上升,房价再次下跌。

    如此无解的死循环里滚个几圈,07年8月,终于有银行承受不住过高的杠杆叠加飙升的次级贷款违约率而倒闭。

    房地产泡沫炸裂,恐慌情绪传导到证券市场,买入CDO的投资者纷纷抛售,至此不仅房地产崩了,金融市场也要唱一首凉凉。

    贝尔斯登,就是被市场恐慌情绪第一个吞噬掉的华尔街巨头,同时它也是在CDO业务中,下注最重玩的最狠的玩家。

    接下来即将倒下的,便是人们熟知的雷曼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