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启华尔街时代 » 第二十八章 闲话与正事

第二十八章 闲话与正事

    一场春雨不期而至,将机场停机坪老旧的地面洗刷干净。

    雨珠淅淅沥沥在白色保时捷跑车上显出一道道水痕,身着灰色正装的男人骚包的倚靠着车头,叼着烟望着一架湾流公务机缓缓停靠到近处。

    坐摆渡车出机场的的民航客机乘客们,纷纷不由自主投过来习以为常中又带着羡慕的眼神。

    纽约的机场从不缺少特权阶层。

    可机场方面要是能考虑给摆渡车安装窗帘,让普通乘客不至于在雨天里狼狈的挤进沙丁鱼罐头似的摆渡车,亲眼看到特权阶层享受特权,也将是一种美德。

    湾流公务机机舱门打开,一位浓眉大眼皮肤古铜色的黄皮肤男人出现在视野里,边走下舷梯边挥着手嘴巴闭合着。

    李西安听不清说了什么,但可以肯定一定是那作死的六个字。

    踩灭烟头,张开双臂伸了个懒腰呼吸着带着雨水味道的清凉空气,招呼道:“欢迎回到纽约。”

    “车不错。”

    浓眉大眼的男人走到近前,身后跟着几位皆西装革履,妆容精致的男男女女。

    李西安点点头:“飞机也不错。”

    陈尧从身旁一位身材姣好的白人女孩手里接过破破烂烂的旅行包,嘭一下砸在车头上:“走着。”

    “轻点,车借的。”李西安心肝直颤。

    陈尧笑了起来:“这不是巧了吗,飞机也是借的。”

    几位随行人员旁观两人边装腔作势摆谱,边自行拆台打脸,忍笑忍得很辛苦。

    身材姣好的白人女孩挥挥手,几十米外几辆由凯迪拉克和奔驰组成的商务车队朝这边驶来,她上前一步,脸上带着无懈可击的和善笑容说道:“你好,艾琳·鲁德丝。”

    “李—西—安。”

    李西安的英文名是拼音,好在不难读。

    简单打了个招呼,女孩带着其他人坐上车队先行离去。

    看着车队走远,陈尧耸着肩膀坐进副驾驶:“便宜不好占,蹭个飞机坐,她就想打蛇上棍。”

    “你确定只白嫖了一次免费公务机,没有别的?”李西安抖落肩膀水珠,踩下油门。

    发动机咆哮着,轮胎溅起积水,打着旋向来时的路冲去。将四周或好奇,或艳羡的目光甩的不见踪影。

    陈尧作为朋友是个顶好的人,作为男朋友差劲到极点。身边女伴基本周更,可总是不缺乏自命不凡的姑娘前赴后继,认为自己会是最后一个,登顶正位。

    她们默契地将走入花花公子的社交圈视为攻略核心,大学期间李西安没少因此凭白沾了不少好处。

    “不一样,……”陈尧略微沉吟,说出个英文单词。

    李西安惊讶地挑了下眉毛,车身恰好超过商务车队,偏头瞥见坐在迈巴赫后排座内隐隐约约的女性人影,默然无语。

    “alicia怎么没来?”陈尧转而问道。

    李西安尴尬地轻咳一声,装模作样解释道:“她正忙着呢,报了个航校,准备考直升机驾照。”

    阮菩萨尊重契约精神,即便阮钦诚已经离开纽约了,也严守承诺没搬回酒店同居。

    这导致前天那事儿李西安始终没找到机会跟她算账,加上忙着正事,便陷入了持续冷战。

    一路闲聊着回到酒店,刚好到晚餐时间,在餐厅找位置坐下,随便点完菜。

    陈尧主动说起正事:“律师和会计人选的简历发到你邮箱了,各三份,你自己选择。”

    “感谢。”李西安做了个双手合十的动作。

    律师、会计既要专业,又得值得信任,他自己一时半会找不到靠谱的。

    “你想入股投资暂时不行,度过这次危机再说,到时候我会建立对冲基金。”他继续说道。

    这个话题前几天还钱时在电话里提及过,由于之前联想到臭名昭著的“棱镜”,李西安没在电话里多讲。

    陈尧对此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他对钱不敏感,本质不过是一串数字而已。

    只是因为得知约瑟夫和李西安师徒二人那篇在学术圈掀起不小水花的论文,想要给好友捧捧场,顺便做个人情投资。

    相较于投资本身,他更感兴趣美国金融业会不会真的爆炸。

    “你和约瑟夫教授有更深入的研究吗?”陈尧问道。

    李西安深呼一口气,该来的总归是来了,视线从餐桌对角位置一位亚裔长相的男人身上收回,严肃说道:“我无法透漏。”

    “……”

    陈尧深深看了他一眼,:“理解。”

    双方今天能见面已经很不容易了,而且不说也代表着态度。他又不是瞎子,眼前这位好友在网络上发布的市场观点堪称坚定不移。

    “算下来自从本科毕业,我们只见过三次吧?”陈尧语气略微感慨的换了个话题。

    大不相同。

    ——在机场看到李西安的第一眼,他心中自动闪过这四个字,这位好朋友与大学时给他的感觉差别太大。

    少了文科生惯有的穷酸气,多了些捉摸不透的沉稳成熟。

    “……差不多。”

    李西安陷入回忆神情恍惚,对他而言这是十多年前的经历。

    一时间气氛莫名沉默下来,闲话在车上聊过了,正事也说完了。许久不见,竟然有点生疏。

    “回头约时间,把还在美国的小伙伴召集起来聚聚,好像没几个人了……“李西安难得矫情。

    陈尧不由得跟着回忆起大学时光,戏虐的笑了笑强调道:“本来就没几个!”

    纽约留学生圈子总体还蛮大的,哥大、康村、NYU,周边城市雪城大学之类的勉强也能算进这个圈子。

    但细化起来,各个小圈子泾渭分明。

    高中就出来的不愿意跟本科出来的玩,本科出来的不愿意跟研究生出来的玩,大家又都跟在美国长大的ABC不对付。

    甚至可以说是恨,大部分移民二代,歧视留学生比本土白皮和黑鬼还严重。

    并且这其中夹杂着学校之间的鄙视链,学校内部的明争暗斗。

    陈尧身为过江龙,初到美国却没少了被歧视。

    他和李西安最初的友谊变源于抱团取暖。

    后来家世背景隐约显露,学校里捧高踩低的留学生们蜂拥而至。

    这些货色相较于各个小圈子之间的简单纯粹的歧视,更多了一层阴险和不怀好意。

    国内留学生在哥大内斗最严重的时候,导致校方出面解散了‘中国留学生联谊会’。

    当然,这个丑闻发生在李西安毕业多年以后,但也间接说明大概情况。

    所以李西安和陈尧的大学好友很少,寥寥二三而已。

    “不能喝了,我明天要赶早转去华盛顿(D.C.)。”

    聊起共同的回忆,生疏不知不觉消失,一瓶酒很快下肚。陈尧大着舌头摆手推辞,死活不喝了。

    李西安没强求,陈尧的正牌女朋友在乔治城大学读博,那是个不能招惹的娘们儿!

    “那张名片你收好,遇到问题可以考虑联络一下,说不定有意外之喜。”陈尧最后揉着太阳穴提示道。

    “谢谢。”

    李西安由衷道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