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浑似梦中 » 第37回 桃花县令

第37回 桃花县令

    沧海笑眯眯地快步上前,抢走掌礼幻氏手中的禅月银梳,亲自为其束发,选了桂枝神木嵌苍镶瑜的发簪,又为其系了一条青萤琅玗丝绦的发带。

    须臾之际,明空山主病恹恹地修劫倦态一扫而空,那飘逸的发带,轻柔地垂于发际,忽然,前殿吹来一阵徐徐清风,发带与青丝似被赋予了生命,交缠翻飞随风灵动,那仙韵天纵的风采,润泽在清冷的殿堂下……

    沧海满脸动容,在水镜中映出毫不忌讳地痴迷,那副憨样,尽收于烛曌眼底,他笑笑,不语。

    见憨憨手握梳柄痴痴定格,只得自己选了掌衣幻氏手中最左侧的月白鎏银雨丝锦袍,烛曌手指轻轻滑动,锦袍自然而然套于之前的冰蓝底袍上,水月镜影间尽善尽美,对于妆容仪态,明空山主是苛刻执拗的,原因很简单:有人喜欢看。

    谁让这世间还有一个骚起来没够、浪起来没边的死鬼,睡在他的幻极殿里呢?

    这也怪不了谁,对方是天女好意创造出来陪自个的,可支撑这副躯壳的意识却出自本源,是她非她,无从选择……她既喜欢,那且看个够吧。

    恍惚间,水月镜中浮出一个身着红甲、逆风悬停的天界武尊……

    原本烛曌是喜红的,可诛神崖锁龙柱的遭遇……抽筋盘皮,使他再也无法恢复原本的颜色。

    也罢,世事无常,没什么是不可改变的,他最在意的也绝非那份艳阳光彩。

    烛曌望了眼沧海,四目相视,憨憨一笑……对方的痴迷他很满意,而后环视殿内,问道:“四幻呢?”

    此次明空山主亲自下凡寻回了“十三仙”,过程自是凶险,幸亏关键时刻四幻前去接应,否则真不知是投胎还是渡劫……

    本应乘胜追击将暗中黑手擒获,可又担心憨憨再被诓出去,只得心急火燎先行归返。

    暗中安排白嫊调查,“暗访人间”于她而言就是家常便饭,应该没有什么危险。

    “他们也才回来,大姐在幻灵局归档,二哥在存放灵器,莲生去喂她的宝贝仙草顺道为你配制‘归神丹’,三哥最先回家的,见你还未苏醒便去天界各司交涉后续事项,小城隍被三哥拉去当坐骑,说这样脚程快些。”

    听沧海一股脑的悻然快语,烛曌顺眉浅笑没有接话,他当然知道嬴玄为何不自己飞,那翅膀着实大得离谱,想不惊动三界都难,为了不引起故人瞩目,幻老三只得低调行事。

    沧海有些小肚鸡肠,容不得旁人欺负乘黄,越想越来气,撇嘴嘟囔道:“你说赢小燕还缺坐骑吗?谁不知他是太极玄鸷,天生神翼,展翅可及百里,上翱九重,下旋幽冥,那对鸡翅也不知生来何用,偏要欺负我家小黄狗,我都舍不得骑呢。”

    烛曌笑道:“那是他怕故人看到他那巨翅腾空,又遣了仙官叫他去山里叙家常。”

    沧海不怀好意地眯眼想想那画面,不厚道地笑出声来:“也对,谁让三哥不善良,欺善怕恶!为非作歹!”

    烛曌笑意更深,这话自这厮嘴里说出来,怎么听怎么像在自我检讨,于是忍不住调侃:“嗯,还是我家憨憨善良,从不欺负弱小。”

    不等烛曌挖苦完,沧海就红霞飞上了耳根,浮动着喉结半晌接不住话,尊主此刻满脸正经,笑意盈盈,不像数落人,倒像是在调戏他……

    沧海无奈之余只好泄了气性,赔着龇牙干笑:“咱不讨论这个了吧,此次下凡有啥好玩的事吗?同我讲讲呗。”

    听他追问,烛曌不知想到了什么,突然脸一红拒绝道:“此番所去之处世道太苦,又正逢大乱,你不是喜欢听些愉悦的故事吗?这次就算了吧。”

    “别介,我听大姐说,此次下凡为了寻宝……怎样的宝物要劳动尊主亲行?宝贝寻到了吗?住的哪户人家?有没有奇遇?要不要打斗?为何最后四幻全要下凡接你?是不是遇到了危险?别小气嘛,快讲来听听?”

    明空山主的身体被摇得支离咣当,对方的连番轰炸将烛曌问得七荤八素,他脸上的笑意渐渐凝固,换来了不易察觉的醋意。

    沧海急于求解,浓眉大眼紧盯着尊主看,不知对方这脸色变化是几个意思,心里顿时打鼓:这副神情从何说起?莫非尊主有啥见不得人的艳遇,所以才不愿直言?

    “讲讲讲,必须讲!不讲绝食!”

    在幻境,沧海耍赖认第二,没人敢认第一,他把每个疼他的人,脾气都拿捏得死死的。

    烛曌无奈极了,再不“老实招供”怕对方又得闹人了,只得娓娓道来:

    魏晋朝极其混乱,且等级分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是个平民百姓永无翻身立命的朝代,但同时,也是美男如玉、审美柔软的时期。

    世人均以白为美,形容男子的诗词歌赋,不是玉山玉姿,就是玉人玉树,俊秀的男子比美女还受欢迎,也许那样的阴柔之美,才能安抚乱世情怀吧。

    有这么一名男子,笑靥粲然、缤纷照眼,姿容天纵,才智过人,被誉为魏晋第一美男子。

    他便是以其才貌闻名于世的潘岳,字安仁,小名檀奴,人称檀郎,出身儒学世族,少年时入读太学,廿岁入仕,后任京官。

    因其美貌无双、才华横溢,致使他每次出行都有一群上至六旬、下至未英的妇孺少女们追随,掷果盈车,盛况空前。

    因作《藉田赋》遭遇权贵嫉妒,十年不得升迁,后任河阳县令,他勤政爱民,根据河阳地况,倡导遍植桃树,以果木林业改善百姓生活。

    春风徐徐之际,河阳漫山遍野的桃花盛开,那浓绿浅红的唯美景象,犹如身处世外桃源,又因他是天下第一美男子,故被人称为‘桃花县令’。

    不仅如此,他还立志于民风教化,首创了‘浇花息讼’之法,凡往县衙诉讼者,双方先行合作浇灌桃树,待平息冲动的怒意后,桃花县令才会听取双方陈情,从而判定是非曲直。

    此法不仅避免了诸多意气之争,也减少了邻里间鸡飞狗跳的小争端,使全县民生富足、民风儒雅。

    朝廷见他政绩斐然,召他回京城就职,却因权贵依旧不容,滋事挑剔,致使他仕途坎坷,多番被罢免除名,连累宗族蒙羞。

    卅二年华,便早早鬓生华发,令人唏嘘不已。

    那一年,他用细腻的文笔,抒发内心的遗憾,带着悲秋的哀情,以及池鱼笼鸟的感叹,写下了《秋兴赋》,字里行间令人情伤:

    逍遥乎山川,放旷乎人间,优哉游哉,聊以卒岁。

    这是他的梦想,也是当世难平的夙愿。

    永康元年,赵王擅政,贾后因罪被绞,檀郎美貌曾得废后一族的抬举,百口莫辩而夷三族。

    有人说他性情浮躁,攀权趋势,望尘而拜,贪骄奢,也有人说他赋藻如江,遭人妒恨,潘鬓悲秋,终罹殃。

    当然,有传他坏的,也有夸他好的,但终究怎样,谁又可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