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苍生红尘 » 第18章 科考之路院试起

第18章 科考之路院试起

    从县城烧香回来之后,牧野还有问心私塾的各位学子的日常,再次变得规律起来,基本上都是两点一线了。

    私塾之中,除开邓权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学长也要去参加院试,所以好几位都在紧张的准备当中。

    虽说院试每年都会举办,可毕竟每次只取前三名,所以每年都会有人落榜,不能不调整自己的状态,全力以赴。

    虽说巴县的规模不大,可整个县城的学子加起来,每次参加院试的也有近一百号人,所以自然也有年龄很大的学子,还在参加着考试。

    当然邓权是第一次参加,而学院的其他学长,有的则是第二次、第三次参加了。

    至于第四次的,在问心私塾还没有,也不是说没有。

    只不过在第三次落榜后,很多私塾的学子,基本上都会结束在私塾的课业,自行在家研读,毕竟私塾的学费还是蛮贵的。

    而且在历经三次落榜的学子,如果家境一般的,大多会被爹娘强制转行,投入到其他行业之中。

    当然了,像是邓权或者陈力这样家境还不错的,即使没有考中,选择也会比其他人要多很多,可以继续在私塾学习,或者在家研读,也可以继承家里的衣钵。

    所谓的同人不同命,莫过于此了。

    虽说问心私塾,名声远扬,陈夫子教导有方,可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天资聪颖,适合读书科考这一条路。

    所以即使是在问心私塾,也还是难免有学子落榜,只不过相对其他私塾来说,私塾学子考中的概率,要高好几倍。

    而至于自己和妹妹丫丫,以及陈力这些暂时不参加院试的人,则是跟着私塾中的几位夫子进行着日常的学习,规律得很。

    时间过得很快。

    八月月初,陈国每年一度的院试开始了。

    其中问心私塾里面有近十位学子,今年要参加巴县的院试。

    院试科考一共有五项,分别是陈法(法律)、算学、帖经、墨义、诗赋。

    其中陈法考的是大陈法律的一些条文,而帖经考的则是大陈历史中流传的一些经典文章。

    有如现代诗卷的填空与默写,考卷会摘其中一行印在上面,考生需要根据这一行文字,填写出正确的上下文。

    这两项基本上只能靠记忆,死记硬背,没什么太大的技巧含量。

    而算学、墨义、诗赋则不一样。

    算学和牧野记忆之中的数学并没有太大的差别,观看历年的考题后,牧野发现院试算学的考题也并不是太过深奥,大约用简单的二元一次就能解答出来。

    只不过算学对于有些人来说,特别是在类似古代的这样的一个朝代里面,这些考题还是有些难度的。

    其中墨义则是根据大陈的一些流传的经典著作,出的考题,需要考生围绕经义和自己所学来回答。

    而诗赋自然是考的一个人的才学了,考官会拟订一类主题,让考生自由发挥,作一诗一赋。

    这三项便不能依靠死记硬背来解决了,必须得活学活用,具有一定的真才实学才行。

    通过这五项考试,考官会根据考生的综合成绩评定,然后排出名次,只有前三名脱颖而出者,方能成为秀才。

    虽然只选取前三名,看起来或许有些少,或者说有些残酷。

    但是要知道,大陈天下可有十九州,五十二府,一千三百四十五县,这样下来每年也会有将近五千多人了。

    而五千多名秀才,对于朝廷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了,毕竟成为秀才后便可以不纳粮,免交税,见官可不拜,在县衙还可领取一定的岁奉银钱。

    虽然不多,但是每年累计起来的数量,还是很大的。

    更何况物以稀为贵,对于没有其他指望的老百姓来说,这就是唯一的出路了。

    机会少,但起码还有个希望,万一自己的孩子成功了呢。

    所以老百姓才会挤破头将自己孩子送去读书,指望着考取功名,出人头地!

    而对于身居高位的人来说,则又不一样,既是挑选人才,为自己效力,又可以把有才华的人圈到这个圈子里,免得这些人没事做,造自己的反。

    也只是一种巩固自己的统治的手段与方法罢了。

    随着私塾中的诸位学长们去参加院试,问心私塾也久违的安静下来。

    私塾中原先加上牧野一共有二十八人,如今却远远没有那么多了。

    因为在自己进私塾的第一年,便有一位秦羽的学长在院试考中之后便退出私塾,回家刻苦研读,准备三年一次的府试了。

    虽说私塾并未有学子在考中秀才之后,便不能在私塾求学的规定,但基本上考中秀才之后,很多学子都会选择退出私塾,刻苦研读,避免外界打扰。

    后面还有几位学长因为年龄大,多次不中的原因,不得已,只能放弃,回家去了。

    第二年亦是如此,正所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之所以这样选择,那也是因为大多数私塾的夫子水平也在这个阶段,很多夫子就是多次无法考中举人的秀才。

    所以考中秀才之后的学子,大多才会选择自行研读,当然运气好一点的可能会拜一个大儒为师,只不过这样的机会渺茫极了。

    只是,也并非全无机会,因为州府之中的大书院,就会有一些大儒的存在,虽然不能直接拜大儒为师,可却有机会直接听大儒授课。

    只不过想要拜入这样的大书院,也不是那么简单的,除开收费更高之外,还需要参加书院的考试才行。

    所以到现在为止,问心私塾虽然有新进的学子,可这两年考中离开,和落第离开的人更多,现在私塾中只有二十一位学子了。

    除开去参加院试的诸位学长,私塾之中便没剩下几人了。

    夫子们见状,所以今日便没有开课,让大家自由活动。

    这样正好,牧野清晨便带着妹妹丫丫去巨石镇上,和陈力一起送邓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