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珍珑奇局 » 翻译

翻译

    文章的属性是非常广博而普遍的,它与天地一起产生,怎样去诠释它更为合适呢?有了天地就有蔚蓝色和黄色的区别,圆与方的不同;日月像重叠的玉璧,来显示天空的无端变幻;山河壮阔,来展示大地的相貌:这也许就是大自然所作的文章了吧。抬头可以看到星光璀璨,低头可以看到山河逶迤,上下的位置确定之后,天地也就产生了。而天地之间的人与二者互相匹配,成就了天下万物生灵,这也就是道家“三才”。人,是万物的灵长,也是天地的本心。天地之间的心灵产生后,语言也就会随心而定,语言确定之后,就会有文章记录语言,这也就是自然之间的规律所在。

    将文章的理念推广到世间万物,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都有文章可循:龙凤以其美丽的外形来呈现祥瑞,虎豹以其身上的花纹来呈现英姿;云霞的色彩,胜过无数画工的佳作;草木开花,不需要工匠为其编织神奇。这一切又仅仅只是外在的美感,都是自然的文章罢了。还有就是树林摇曳发出的声音,如同琴瑟和鸣一般动听;泉水激石的韵律,又好像击打钟磬一般悦耳。所以,形体确立之后自然的文章也就完成了,声音就是文章的词句。就连这些没有心智的事物都有文采,何况是那些有心智的人,怎能没有文章出现呢?

    人类最早的文章,应当是起源于天地还没有被分离时的那一团元气,真切了解了这个道理的,应当是《易经》的卦象。伏羲大帝以八卦开头,而孔子以辅助性的《十翼》结尾。其中《乾》《坤》两卦,特别以《文言》进行解释。所以语言需要文字来辅助渲染,这才是天地之间的本心所在。如果说伏羲的八卦是因为黄河里的龙马献上了图,大禹制定九畴是因为神龟送来书,那么玉板金字和绿竹赤文又是谁做的呢?也许只有神才会给出这样的启示吧。

    自从古人从鸟爪感悟出文字代替了结绳记事后,文章的作用就开始显露了。炎帝和太皞遗留的事迹,被记载在《三坟》里,但因为年代久远而无从追寻。唐虞时代的文章,其文采开始丰富。天子开始用唱歌的形式来表达心中的情怀和志向;伯益和后稷进谏的意见,也展示了进言的风尚。夏朝兴盛了起来,其业绩非常宏大,各个领域都井井有条,称赞夏朝的功勋和功德。到了商周时期,文采要比之前的质朴风格更加精彩,《雅》和《颂》的出现,使得文章更加文采斐然且日新月异。周文王受难时所作的卦辞和爻辞,其内涵丰富且文采俱佳,意义精深且内涵坚毅。更有周公才华横溢,振兴文王的事业,作诗作颂引导大众的言论和辞藻。直到孔子继承了先圣的遗志,超过了前人的光辉,编定六经,成为先贤文采的集大成者;同时他潜心陶冶情操,组织修辞,使他的教令就像铃声一样能够收到千里之外民众的响应,他的思想就像是珍珠一样流传千古,发扬了天地的光辉,同时也开启了万世子民的智慧。

    从伏羲到孔子,先圣创作经典,而孔子讲述训则,没有不是遵循自然本心来创作文章的,研究神圣的真理而设立教化,从《河图》《洛书》中取得形象,从龟甲中占卜未来,观测天文来穷究变化之道,观察人文来成立教化。然后可以治理世事,制定包罗万象的法则,使事业发扬光大,言辞鲜明。所以知道自然的道理靠圣人用文章来体现,圣人也是用文章来说明自然万物的道理,触类旁通则一切没有滞怠,人们每天都可以使用其中的道理而不会感到匮乏。《易经》里说道:“鼓动天下的人在于其言辞。”言辞之所以能够鼓动天下,最大的原因就是它能够说明天下的道理。

    总结道:自然的本心是多么的微妙,先贤按照神秘的道理来设立教化。元圣孔子光彩的一生,弘扬仁义和孝道。《河图》也好,《洛书》也好,还是天文的变化也好,人们按照其记载和呈现的道理来行事言表,可谓遵循了自然的本心,同时发扬了文章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