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重拾山河录 » 第七章

第七章

    深夜蔡府灯火通明,蔡京领一众人前往偏厅。

    “拜见仙师。呵呵....不知仙师深夜造访,有失远迎,恕罪,恕罪呀。”

    眼前之人,一席素衣素袍,面若冷玉,俨然一副仙风道骨般模样。执道礼回复道,“左司徒严重了,贫道昨夜观星推算,知晓司徒府上有子身有异样,特前来。”

    大宋自建朝以来,向来崇文抑武,推道抑佛。自赵匡胤来,大兴道教庙宇。道统文化盛极一时,人们也开始对道统之事了解甚多,朝堂上更分清浊两派。清流以丞相为首,重儒家思想,不耻士大夫推行道统,浊派以中丞为首,以皇帝喜好为由,大力推崇道家文化,提倡修身养性,长生不老之玄学。清浊两派为此争论不止,时常在朝堂上吵得不可开交。而蔡京虽为清流之派,却并未抑制道家之流,反而处处帮衬。清流之人时常耳语,蔡京此人行事,虽为清流,实为浊派,左右逢源,跳梁小丑。

    “仙师言重了。老夫才是失礼了,如若仙师不嫌,书房奉茶,可否。”

    王茂端颔首点头。

    王茂端此人,乃神宗时期道教人杰,此人天文地理,医术玄学无一不通。道家在大宋几百年推动下,已发展为天人两宗。天宗以知天命,推人事,掌管皇家祭祀,教学,炼丹登仙徒等诸如此类。天宗行事一向神秘,往往不得世人所知晓。人宗以救苦救难为己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宗虽与天宗同出,行事做派却截然相反。天宗重奢靡,讲排场。因上通天庭下至地府,神鬼玄学之言,深得皇帝首肯。人宗重修身,对排面之事并不看重。人宗修人,以人为本,调节阴阳二气,强调苦行施善。王茂端此人正好是人宗掌教。

    蔡京,王茂端二人来到书房,蔡京命人看茶之后便屏退左右。

    “老夫知仙师神通,小儿出生至今仍昏迷未醒。不知道可有解救。”

    “不急,不急,贫道先给司徒大人讲一个故事吧。”

    “我们天人而宗起初并为一派,并未有分派另立之想。随着时间推移,道家随老子羽化登仙一事,变得一时盛行。所谓开天门,登仙途也正是天宗一脉秉承的思想。但仙途一事岂止坎坷二字,便有了炼丹修行,纳天地之灵,会于周身以固命理之所。还要纵观前身今世,集富源,得福报,将生之境界得以提升至无为之境,再加以灵丹妙药相辅,最后或能登仙羽化。”

    “左司徒可知此事?”

    蔡京点头,这些事情,他为官至今也在朝堂之间了解些许。毕竟神宗之前,在位者皆有修道长生得想法。他既身在庙堂之上,必然也会了解道家学说。

    “天宗向来以天地为重,推断时节,正所谓知天易,逆天难。眼下这大雪,”王茂端转头看着屋外。“这大雪,便是天意所至。”

    “哦...还有此等说法,愿听仙师高解。”

    “天人两宗向来以星脉推移而映射朝堂,星脉讲究天理。天之道不可不信,既知天之道,凡是必顺其天理,这便是顺应天命。然有些事,既知天命,却想倒行逆施,此谓逆天改命。逆天改命或顺应天命,都讲究一个道理,且知天命所言为何。”

    “月前,贫道在天台山观星图,知天降瑞雪,以示来年兴旺。然左皓天启明星格外闪耀,得以上天告示,天降降文曲于世。本此事无需贫道下山得,但次日我又夜观,发现此启明星内闪红光,似有大凶之象,贫道也正为此事而来。”

    “少公子出生时日与启明星异象几乎同时同理,且启明星对应方位与司徒府相承。此谓相辅相成之形,少公子出生既有夭折之相,此乃即天地福气于身,福大于受,此星象命理之人,实有撼天动地之能,故所天地不容。”

    蔡京双眼俱震,瞳孔不住收缩。“仙师救救我儿,仙师既知晓前后,必定有解救化解之法。”

    王茂端缓缓摇头,“我乃人宗道首,并未有解救之法,或许我师兄天宗道首也未必有解。此乃天命使然,司徒不必勉强。我刚言过,知天易,逆天难。人之所谓为人,也就是这个道理罢了。想要逆天改命,古往今来,能行此事者寥寥无几,司徒公意向如何。”

    “那就真的没有一点办法了。这孩子才出生,老夫实属不愿就这般舍弃。”

    “解救之法,贫道确实没有,不过抑制之法,亦或可一试。”

    蔡京刹时一打了个激灵,抬头看着王茂端,希望从他身上找到答案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