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重拾山河录 »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五章

    嘱咐完要说的,周浦打算去药堂看看,最近也不知怎么了,镇里百姓时不时会上山看病。平日里来看病都是逢年过节,或者是周浦每月下山问诊。周浦正准备迈步,突然似乎想起了什么转头对蔡旭说,“对了,小师弟,晚些没事了,来药堂一趟,我觉得是时候教你针灸了。这事我老忘,看我这记性哦,老了,老了。”

    看着周浦离开,蔡旭才晃过神来。

    “是啊,上月跟二师兄学把脉摸骨时,他就说我现在可以学习针灸之法了。只是我对穴位和脉络还不是很了解,这一个来月,我基本把经历时间全用在学习人体穴位脉络上了。”

    蔡旭之所以如此认真学习医术,还是因为有一天晚上,蔡旭睡不着回忆林溪的过往时发现,这林溪什么都比较精通,唯一不太懂就是医术。在他那个时代中医西医都非常专业了,那个时代医学已经是一门专业的科学。林溪本就是一个喜欢看书也看得杂的人,可医学的书籍他却一个字都看不进去,不过林溪也知道医学的重要性,其实他自己也很想拥有这一技之长。就在蔡旭翻看林溪过往时发现,学习医术对自己来说,应该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大宋这个时代,人们并未相信科学,一切不能解释得现象皆以神鬼玄学来解释。因此生病受伤,基本不是土法自己医治,就是找江湖郎中看。实在没有办法了,才会去药铺找大夫看病抓药。因此人们得存活率也相对较低,什么感冒发烧,体弱虚寒,在这个时代皆成为致命致死得绝症。

    蔡旭对比两个时代得情况想着,这个时代西医还未曾出现,唯一能使用得手段,就是相信中医。不禁想起一个笑话,在林溪那个时代有句话形容医学,“西医的终点是科学,中医的终点是玄学。不怕西医笑嘻嘻,就怕中医直叹气。”

    “今天二师兄教针灸,是不是附带得学一个推拿什么的,火罐刮痧有吗?”

    正当蔡旭一顿天马行空之时,三师兄浑厚的嗓音从后厨传来。

    “小不点,后厨没柴没水了,赶紧干活发什么呆呢。”

    蔡旭看着那幅圆润的打脸,无奈叹了口气,随即先去柴房抱柴火,而后便去后山挑水。一旁弟子看蔡旭身形单薄,正欲搭把手,却被李昭制止。

    “让他一个人做。”众人远远看着蔡旭,李昭又继续说道,“不是我狠心,这些事都是为了锻炼他的体魄。小不点从小就身子就单薄,好不容易养出点人样了,就怕以后呀体弱多病。多锻炼锻炼,对他习武也大有益处。”

    众人点点头,各自忙各自的事,不再投去怜悯的目光。

    待到众人忙碌完手中之事,也到了午饭时间。今日膳堂格外安静,大伙吃饭时也不怎么说话。原因当然是因为蔡旭,只看蔡旭不停扒拉着米饭,狼吞虎咽得样子甚是好笑。可一碗接着一碗,似乎着肚子跟无底洞一般。

    “小不点最近饭量见长啊。”

    周浦点点头,不换不慢得吃着碗里得饭菜,“小孩子嘛,是到了长身体得时候了,平日来习武干活,还要看书学习,是得多吃点。”

    “不过我看他结实不少,就是啊,个子太矮了。以后要是长不高,怎么讨媳妇呢。”李昭笑嘻嘻打趣着。周浦眉眼冷峻得看着李昭,“你又来了,少拿这个打趣师弟,你这做师兄的,老没个正形,要是师傅听到又要责骂你了。”

    “知道了,知道了,不过二师兄,话说回来,这小师弟也不算道门弟子,娶妻生子这有什么的。再过几年他也就到了这个年纪了,我还不是担心他嘛。”

    “你呀你,多操心操心你自己吧,是我最近给你安排的道课少了?”

    李昭食指捂嘴,做了个闭嘴的手势,悻悻吃饭不再出声。

    周浦吃完饭走到蔡旭身边,轻声说着,“小师弟,午课之后就来药堂找我,带上之前我给你的《脉络针灸》那本书。”

    “好的,二师兄。”

    午课之后,蔡旭回房拿了书本急匆匆的赶往药堂,只见周浦已经在药案上忙碌着什么。

    “二师兄。”

    “来了?你去药柜左边把人体经脉木偶拿过来。”

    蔡旭将木偶搬到大堂中间,周浦随即调整了下位置,以步为尺丈量了下距离,又略微调整了下。蔡旭不知这二师兄到底在做什么,不禁开口询问。

    “二师兄,你这是在作什么。”

    “待会儿就知道了,你把桌子上的木针和银针都拿过来。”

    周浦面对木偶走到大约四丈之处停下。

    “你来我这。”

    蔡旭走到周浦身旁,与其并排战立。

    “师弟,今日我便将师傅的绝学隔空施针教与你。这套功法乃是结合道家御气用气的法门,你且仔细看罢。”

    说着抬手食指和拇指轻捻一枚木针,轻轻一弹,“嗖”一声,木针不偏不倚正中木偶的云门穴。然后又是飞快地几下,盘中木针“嗖嗖嗖”几下,分别订在人体几大关键穴位上。看的蔡旭练练称奇,目瞪口呆。

    “这套法门一来需要了解人体各个穴位对应的裨益,二来手法上讲究气运合一,用劲不用力。这是木针便于你准确找到人体穴位。待到熟练之后才可用银针。”

    说着随即捻起一枚银针。“你看,这银针前尖后软,使用起来皆以巧劲驯之。人的肌肤于木制木偶有异,每次下针之时讲究快准轻。手法不能太过呆板,血脉和肌肉骨骼之间皆有连接。倘若行针不准,会引起其他症状出现。你先试试,我们一边练一边讲。”

    蔡旭点点头,收起心神开始仔细学习。

    一个时辰后,二人休息片刻,蔡旭疑惑得看着木偶发呆。

    “这.....莫非就是《葵花宝典》?不过也太难学了。四丈之外用巧劲将木针打入木偶,却不能伤及木偶。这....这得练多久才能学会。太难了!”

    蔡旭不禁暗暗感叹,随即转头看向周浦。

    “二师兄,这门功夫你学了多久?”

    “我?让我想想,师傅传我之时大约是十年前,我学了四五年才能将木针换成银针。不过师弟也不必担心。这门功法并非你想得那么难,慢慢你就能摸索到门槛,之后学起来就容易许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