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城一代的奋斗史 » 第九十七章 瓜田读书

第九十七章 瓜田读书

    李勃住在瓜棚里,除了吃饭要回家以外,一直呆在瓜田里,基本无所事事。可这儿倒是一处读书的好地方:一个人,无人打扰,可以完全静下心来。

    齐文静在河大图书馆帮他借的一套老舍先生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一时成了他的最爱。

    这部鸿篇巨制,描写了三四十年代北平陷落以后,在日寇的黑暗统治与压迫之下,一个小胡同里人民的悲惨生活。

    祁老太爷看着自己组织起来的四世同堂的家庭,本想着过起和平幸福的生活。不料,RB鬼子占领了北平,他原先预测北平的灾难不会超过三个月,结果却落了空。

    平静的生活规律被打破了。三孙子瑞全离开北平,加入了抗战的队伍;二孙子瑞丰混日子,在伪政府里混了个科长,又混丢了,连老婆也混丢了。儿子祁天佑本是一个安分守己的商人,忍受不了RB人和特务汉奸的侮辱和迫害,投河自尽了。

    老太爷痛恨RB人,唯恐自己过不了八十大寿。

    这个胡同里的人大都心地善良,保持着北平人特有的礼貌、友善与和睦。一家有难,也都能尽力帮助。本来安稳的生活、和睦相处的邻居,却都被RB侵略者给破坏了。

    钱默吟先生一家,家破人亡,仅剩伤残的老人四处流浪,伺机报仇。大儿媳被迫回了娘家,房子被冠家租给了RB人。

    拉洋车的小崔,靠卖力气混饭吃,无端地被RB鬼子拉出去砍了头,年轻的媳妇成了寡妇。

    小文夫妇,为新民会唱戏糊口,因若霞不屑给RB军官送一个眉眼,竟然死在枪弹之下。

    冠晓荷是这个胡同里最坏的人。

    他在军阀混战时期,做过北洋政府的县长,还到省里当过官,但后来没落了。

    RB人侵占了北平,他拿着礼物百般谄媚讨好RB人,投靠RB人过日子。为了吃好、喝好、玩好,他慑服于太太大赤包,不惜血本地出卖灵魂。

    他诬告钱先生二儿子摔死一车RB兵,使钱先生坐了牢,受尽苦刑,导致终身残疾。害得钱家死了儿子,而后又把钱家的房子租给RB人。

    为了在RB人统治下混个一官半职,他竟然丧尽天良把女儿推出去当跳板。

    他既阴险狠毒,又胆小,怕人跟他拼命。

    金三爷抓住他,他为了保住性命,竟出口喊爸爸。钱先生捉住他,把他拉到小文夫妇和冠姨太尤桐芳的坟前的时候,他吓得要死,叩头还捂着后脑勺,生怕一颗子弹击穿了脑袋。一旦被放开,便又耀武扬威,在家却又受太太的气。真是一个欺软怕硬的癞皮狗!

    李勃合上书本,看面前的西瓜藤枝茂叶繁,一棵可以长出去丈把长,结出一个或两个圆滚滚的大西瓜。整个瓜田一片繁盛,大西瓜展示出丰硕的果实。可是,再过两个月,西瓜摘下来,卖掉或者吃掉,瓜秧切碎还田或沤粪,就是一片荒凉了。

    冠家的衰落与这瓜田的命运,何其相似乃尔。

    原来的小羊圈胡同里,冠家是如何的体面,生活是如何的富足!

    一日三餐,大盘大碗的,还有丫鬟、仆女伺候着。

    然而,冠太太大赤包的贪婪,毁灭了他们一家的美梦。大赤包被抓进监狱,是因为她敲诈妓女们达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得罪了人,因而怀疑所有的中国人都是她的仇人,仅有RB人才是朋友、主子。而RB人始终不放她出狱,她发了疯,死在牢里。死尸被扔在城外,喂了野狗。

    冠家的门被RB人帖上了封条。冠晓荷和高弟无家可归,邻居又都恨他。

    祁瑞宣出于“不打落水狗”的传统观念,借给他们一条破被子,二人才能到小文夫妇屋中熬过去一夜。

    尽管如此,冠晓荷忠日之心未改,竟然去找做了特务的二女儿招弟,犯了RB人的诫,被抓进监狱。几经波折,最后被RB人活埋时,仍然向RB兵求饶,摇尾乞怜,仍难逃脱一死。

    冠家姨太太尤桐芳和高弟在钱先生的帮助下,走上抗日的道路。不幸的是,尤桐芳为小文夫妇被炸死,高弟做了特务,给钱先生做内应。招弟,原本是一个充满青春活力和理想的少女,跟她妈学坏了,成了RB人的忠实走狗。

    有人说,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似乎没有写完。李勃认为,其实是不对的。仔细地读一读,然后再认真品味一下,就可以看出,它是一部完美的作品。

    从主题上来看,北平人从惶恐到偷生,继而饥荒,但后来总算有钱先生为代表的一部分北平人觉醒了。由胡涂的、迷茫的认识升华到清醒的认识,一切一切的灾难、饥荒、死亡都是因RB人的侵略带来的。要想过上幸福的生活,必须把北平的RB人驱逐出去,把全中国的侵略者赶出去。这就达到了主题的完整。

    从人物性格的塑造上,主人公祁瑞宣从带有浓重封建家族意识的知识分子,逐步成长为坚强的抗日战士。

    日军侵占北平后,他有一腔热血,主张坚决迎击。但他是家中的老大,要赡养老人,抚养幼子弱女。全家人靠他支撑门户,他也认为自古忠孝不能双全,他要养老抚小,不能离家远去,让老人们伤心。他善良,原谅老二,又肯帮助冠晓荷。

    他具有北平人所有的优点,他不免又有些软弱,但后来还是坚强起来了。他在家里并没有保住父亲和二弟瑞丰的命,因而清醒了,只要RB人在北平占据一天,北平就一天不得安宁。

    老三瑞全回来组织抗日队伍,做抗日宣传,他毅然听从,担当危险的工作,做瑞全的内应,当了他认为是耻辱的RB统辖下的中学校长,投入到抗日斗争的伟大行列中来。

    虽然按照老舍先生的创作计划,少写了13万字,但人物性格的合理发展,主题的深入,打乱了计划,是常有的“事不由己”。

    所以,李勃认为这部作品是完美的。

    老舍先生在这部作品中描写景物,使人有亲临其境的感觉;描写人物,使人如见其人;描写人物语言,使人如闻其声。观一遍,瑞丰、瑞宣、瑞全、祁老人、大赤包、冠晓荷、蓝东阳等一系列人物形象就会在你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能随想浮现。

    看过这部小说,李勃注意到一点值得探讨的地方,就是通篇没有一个顿号。这或许是老舍先生的疏忽,也可能是出版社编辑没有认清毛笔写的顿号和逗点,错把顿号也当成了逗点;或许还有别的原因。但总之是值得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