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宋国崛起 » 第两百三十四章 路线

第两百三十四章 路线

    发言完毕后,僖禄摒气凝神。虽然他雄辩滔滔,但是毕竟年齿青涩,未及加冠,这是他第一次出山,参与国家大事,在诸侯之间纵横捭阖。去曹以前,他特地从竹简堆中翻出烛之武退秦师的桥段,仔细斟酌每一个文字,推敲每一个情节,不知多少次模拟过其中的抑扬顿挫。

    如果能够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搅烂晋国,让赵、箕、臾、先、士、梁、蒯、韩在内的、晋国有头有脸的卿大夫互相倾轧,那么晋国将多年无力东出,再加上楚王北上中原,饮马黄河,曹国自然也能在大国吃完肉羹后,趴在宋国的尸体上,吮吸两口汁液。

    如此大功,太子寿继位后,至少要给自己一个上卿当当,将来在史书上,也值得大书特书一番——自东周以来,有两个半游说大家,排名第一的无疑是烛之武,第二非自己莫属,老三就勉勉强强送给自己的同僚——于负靳吧。谁让自己的任务是游说晋、楚两个庞然大物,而于负靳只是忽悠忽悠大篆都不认识的长狄呢。

    僖禄在心里还是不大瞧得起于负靳的,认为自己才是如假包换的曹国第一谋士。

    “我父亲当年就是上一届的曹国第一谋士,不过是被你父亲,于朗一番谗言给毁谤了而已。”

    另外,僖禄觉得于负靳还是有点小家子气。

    “天下如棋,先谋晋、楚,然后谋鲁国这等中等国家。你于负靳整天盯着鲁国的故地不放,也太小家子气了。”

    僖禄自觉胜利在望,岂料箕郑父却是很客气地说道:“僖大夫远来,舟车劳顿,郑父虽然不才,也颇知礼数,请僖大夫享用肉食、汤水。”

    僖禄毕竟是个外国说客,真正拍板,还是需要箕郑父所在的政治集团。僖禄只好不情不愿地在偏房里等候消息。

    僖禄前脚刚走,蒯得第一个坐不住,跳了起来。

    “干吧!上军将。”

    士縠也面红耳赤,他的讲话层层递进,娓娓有声:“僖禄虽为曹国谋,但于吾等,亦有利焉。

    诸君忘记了赵盾对付吾等的手段吗?欺诈、陷害、分而治之,还有劳什子投票,什么排序复选法。仅凭操纵权术,无人能出赵盾之右者,今不取,后事必患子孙耶。

    且赵盾专横跋扈,襄夫人、晋侯早有不满,露出口风,吾等携有大义在手;赵盾丧师,军力不齐,军心不稳,吾等手握马镫神器,我强而彼弱,须臾可破;只要赵盾党羽尽除,上军将迁为中军将,吾等共分上军将、下军将、中军佐之职,足以保证诸君未来的富贵。”

    有眼前的大义、未来的功勋,还能宰了不厚道的老上司……众人一致同意就这么办了,说什么也不能再让赵盾生还。

    接下来是战术上的考量。

    士縠摊开舆图道:“方才僖禄所言‘诛国贼于必经之岩阻,伏之于不察之机’,是个妙计。但究竟在何处埋伏呢?请上军将为吾等指点迷津。”

    箕郑父能凭借低级贵族出身,成为晋国的第二把手,战略和战术上,委实有几把刷子。箕郑父环顾了这几个盟友,士縠擅长谋划、细作,蒯得和梁益耳是冲锋陷阵的力士,加上自己的布局……嗯,优势在我。

    箕郑父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从容不迫地在舆图上指指点点:“从宋国返回晋国,有三条通道。

    第一条为轵关陉。赵盾先从宋国抵达原邑(今河南济源),再从原邑,走轵关陉入晋。”

    箕郑父曾经追随晋文公攻打原国,当时晋文公对所有人宣布,三日攻原,不管成与不成,都会罢兵。激战三天,晋军不克,晋文公宣称出来混的,要讲信用,说三天就三天,三天已过,罢兵撤回。原国的百姓觉得晋文公这个人还真别说,真是个讲信义的君子,于是开城投降,原国灭亡。

    晋文公曾不止一次和赵衰、箕郑父等人在舆图上谋划过进取中原的方略,原城是必须拿下来的一环,因为从运城盆地到华北平原,最近的道路就是轵关陉。晋国的两大盆地就好像被连绵的群山环抱的婴孩,自东北向西南,分别是太行山、王屋山、中条山,一直延申到黄河。

    轵关陉恰恰位于,王屋山和中条山之间。在山西高原上,人人口口相传轵关陉的出现,归功于一位名叫愚公的大型工程师,是愚公用锲而不舍的精神感动了天帝的力士,把王屋山和太行山向北挪了挪,方才腾出一条轵关陉。

    轵关陉是一条崇山峻岭之间的峡谷,为太行八陉的第一陉,两端险要、狭窄、而中间宽阔,形成一个微缩的盆地。而原邑就处在轵关陉的出口处。

    “轵关陉内有两处险要隘口,东为轵关(河南济源城西二十二公里处),西为垣(今陕西垣曲),扼守轵关陉者,乃草中之戎、丽土之戎、东山皋落氏。其中东山皋落氏已被先太子申生夷平。昔日文公走轵关陉伐原,靠的就是贿赂草中之戎、丽土之戎以买路。”

    介绍完第一条路线,箕郑父又在中条山的中段一点:“第二条路,虞邑(今山西平陆县)。

    赵盾或沿黄河行舟至昔日虢国(今河南三门峡李家窑遗址)故地,在茅津渡(今山西运城市平陆县)登陆黄河北岸,沿虞邑,即虞国故地,穿越中条山,北上还朝。”

    假途伐虢的故事,三位将领都听过,虞国盆地坐落在中条山脉最低平最开阔之处,只要控制好南北两侧的山口谷道,就能控制穿越中条山的快速通道了。

    当年虞国只要扼守这个要道,晋献公要攻打虞国南面的虢国,必须大老远从西边绕过几乎半个中条山,跨过潼关沿着黄河,挨个攻打沿途的诸侯、戎狄,粮道狭长,一个不小心就要全军覆灭。

    而虞国国君不听宫之奇唇亡齿寒的道理,贪图财宝,执意借道给晋献公。虢国灭亡后,虞国南北被晋国包围,也独力难支,国都被破,大夫百里奚等沦为战俘,辗转跌宕,最终便宜了秦穆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