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遇见未知的自己 »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三章

    三舅是老家那的风水先生,我们附近村有啥红白喜事的,一般都找他看看,上午十点左右,哥打来电话说:“你们下午都过来一趟吧,咱商量一下迁坟的事,三舅说他看过了,下午也过来,妈也该入土为安了。”

    到娘家一进屋,见姐和妹早在屋里坐着了,三舅也到了,同来的还有三妗和老舅,哥还特意把妈相片,摆在了我们商量事这屋。

    三舅刚要说话时,我跟三舅说:“三舅,不好意思,您说话前,先允许我跟我妈说两句。”三舅说:“你说吧。”我对着妈的相片说:“妈,您让我打听迁坟的事,我帮您打听了,说啥的都有,要依我个人的意见,妈说啥是啥,在所不辞,但毕竟还有不同的声音,我一人说了也不算,所以我们选了两个舅舅当代表,是迁是不迁的,跟您解释,毕竟娘亲舅大,具体好坏利弊的,估计他们也不能骗您,您老也好好听听大伙的意思吧,女儿也只能做到这样了。”哥和妹先后说了他们顾虑的事,姐说保持中立,最后,三舅说:“你哥说完后,我去自留地转几圈了,看看也没啥风水好的地方。只有西北角有个地方稍微顺点眼,但还对着个住户门口,挨挺近。”我说:“这不讨人厌吗,老太太最怕讨人嫌了,她也指定不干呢”。

    三舅又说,爸那坟就是他选的,那地方风水就不错,不如让妈和爸去那合葬,他说孝顺不孝顺不在这个,还说:“将来我死喽,还想把骨灰撒大海呢。”老舅和三妗也说爸那地挺好,我想想我做的梦,这或许也是爸妈的意思吧,这时哥说:“秋,放心吧,妈活时咱亏欠妈,妈走了,咱一定给妈风光大葬,全庄第一。”

    葬礼办的真是全庄数第一了,王丹找了戏班子,搭了两大戏台,一边唱平戏,一边唱妈生前喜欢的歌,由于爸妈人缘好,兄弟姐妹也不少,所以亲戚朋友的挺多,再加上我们四个大人孩子的,葬礼办的特别热闹,村里看热闹的人也特别多,都说别看老太太眼不好,命挺好,办的多热闹啊,往后再想看这么热闹的不好找了,上哪找这么多人去?都是独生子女了。还有的说,这老太太几个孩子也都不错,都挺孝顺的,他妈想吃啥买啥,老太太没亏住嘴,听了这些,只有我们自己知道,冠冕堂皇下的我们,对母亲的亏欠,是用尽余生的忏悔,也弥补不来的。

    中午吃饭的时候,大操特意让所有姓袁的在一屋吃饭,他说:“你们知道这是啥意思不?这是咱们老祖宗留下来的老例,意思是父母虽然不在了,但家还在,到啥时候,遇到啥事,你们都得想着,你们是血浓于水的手足姐妹,是一家人,要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不要互相伤害,要互相帮助,互相爱护,让天上的父母放心,父母在,考验的是你们的孝心,父母不在,考验的是你们的手足情,如果同意我说的话,就举起杯,跟天堂的父母承诺一下,不能喝酒的可以用饮料代替。”

    是啊,我们都是这个家的一员,一言一行都代表这个家,我们要有责任感,荣誉感,如果把家比喻成那棵大榕树,父母就是深深扎入土壤里的根,是这棵大树的灵魂所在,我们就是这树上最有力的枝干,要想让家这棵树永远的枝繁叶茂,我们就得像种子一样,一生向阳,才能让我们的子子孙孙,在这片土壤上不断繁衍,随万物生长。

    想到这里,我们一起举起杯说:“父母放心吧,到啥时候我们也不会忘记我们是一奶同胞,会互相帮助,不会互相伤害让外人看热闹的。”说完,我们一饮而尽,喝的全是酒。

    办完葬礼,清点妈遗物时,我留了一张妈的旧照片,和妈常穿的一件碎花棉坎肩,做为纪念。我对姐说:“妈摸过的那2000元钱总留着,除非我死那天花,这坎肩也总不洗,因为上面留有妈的温度和味道。”清理到最后一件中长款羽绒服时,我说:“这还是我给妈买的呢,多新呢,妈没穿几次。”

    姐穿着试了试说:“我穿着瘦。”妹说:“颜色现在我穿有点老,要不我先拿去,等老喽再穿。”哥说:“要不先在妈这柜里挂着吧,谁来冷的时候披披,衣服在这放着,好感觉妈还在似的。”

    要回的时候,妹忽然说了一句:“今发送妈,我特意看了一下日子,才发现,那天妈生病的日子正是爸的生日,农历2月23,妈走那天是2月24。

    我看了看手机,可不是,妈去世那天是3月26,距我生孙女相差十二天,妈生病那天是3月25,那天正好是爸生日,姐说:“准是爸见妈好不了了,怕妈活的太辛苦,把妈接走了。”我说:“这回省妈总想爸了,终于和爸团聚了,这也许就是我们父母的爱情吧。”说到这,我忽然想到了一首诗:

    炊烟起了,我在门口等你

    夕阳下了,我在山边等你

    叶子黄了,我在树下等你

    月儿弯了,我在十五等你

    细雨来了,我在伞下等你

    流水冻了,我在河畔等你

    生命累了,我在天堂等你

    我们老了,我在来生等你.

    这世上有一种至深的悲怆,那就是子欲养而亲不待,失去亲人的痛,不仅仅是在失去她的那一刻,而是以后想起她的每时每刻,鸟有反哺情,羊有跪乳恩,孝是人间的大德,孝是儿女们的责任,抓紧时间,快抓紧时间吧,孝顺的儿女们,趁父母还健在,要赶快尽尽孝心,千万别等到父母百年之后捶胸顿足,悔恨遗憾,父母在,家就是我们避风的港湾,是春天里永远守候我们的小木屋,父母不在了,家就成了我们心灵归航的地方,所以不管父母在与不在,我们万事都要站在家的角度出发,要心系家园,家,我们生于此,长于此,何其幸也,无论身在何方,我们都要深沉的爱着脚下这片土地。

    故乡是游子的根,不忘本才能走的更远,俗话说的好“常在家这棵树下走一走,才能活到九十九,常在家这棵树下转一转,才能赚得千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