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林宋 » 第六章 困兽犹斗

第六章 困兽犹斗

    青州指挥司城外校场上,旌旗林立,一派肃杀之相。

    一杆红旗最为醒目,大书“兵马总管秦统制”!

    擂鼓声落,一营兵马已然聚齐。

    兵马构成为五都,骑兵都一,步军都四,每都均为百人,共计伍佰。

    炮声落,号角声响,骑兵在前,步军随后,大军开拔。

    政和七年,未出正月,青州二次举兵,旨在大破清风山。

    其实正常来讲,官兵出动从未如此效率,其间,却是林煜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在慕容知府这里,小舅子的话远比州里将军们的军情分析管用的多。

    三山之患已经是慕容知府无比头疼之事,如今有机会破局,再加上小舅子敲边鼓,慕容知府政令下达,青州上下以史无前例的速度给予了出兵支持。

    “大哥,没想到你这么快就选调出如此精锐!”目视着较为齐整的行军队伍,林煜发出了由衷的感慨。

    在这个士兵分不清左右的年代,乌泱泱五百人能成队列行军,在林煜看来已经十分难得。

    “二弟谬赞了,这些兵不过体格还凑活,此次征讨,希望青州新营能够真正成为一支战兵。”秦明语气稍显沉重。

    前日,秦明听取了林煜的建议,上报知府整顿青州兵马。

    有感于匪患之重,慕容彦达给予首肯。

    但兵者,国家大事,不可轻动。

    慕容彦达也不敢让秦明放开膀子干,就给了一个营的整顿权限,但特许其从各营挑选精锐,成立青州新营。

    秦明统兵之法与其性情如出一辙,侵略如火,队伍刚刚成型,就带出来剿灭清风山。

    林煜对此提出过疑问,经过秦明一番解释,才明白其中道理。

    固然,战场才是最好的训练场,但未经整训就上阵杀敌,却是无奈之举。

    究其原因,还是在大宋军制上。

    有感于唐末藩镇之乱,太祖皇帝对地方军镇的防范渗透到了方方面面。

    实行“强干弱支”军政,征调全国地方精锐,组建数量庞大的禁军拱卫中央;

    禁军淘汰人员、一些流犯、饥民以及其他社会不安定分子则统统打包给了地方,组成厢军;

    厢军平日里很少训练,作战任务也不多,他们最主要的工作却是完成官府指派的劳役,包括筑城、制作军器、修路建桥、水陆运输、牧马屯田、侍卫官员等;维系地方治安仅是兼职。

    如此杂兵,即使训练上一年,又能有什么战力呢?莫不如通过残酷的战场优胜劣汰!

    而且,清风寨一战,清风山已经伤筋动骨,此行危险性并不高。

    慈不掌兵!

    没有流血牺牲,铁军难成!

    ……

    为了打山寨一个措手不及,青州新营在清风山外一里处稍作整训后,就发起了急行军。

    大军杀至山寨前,寨门正在仓促关闭。

    骑兵冲锋,寨门破裂,大军杀入寨中。

    不到半个时辰,寨内已无抵抗力量。

    宋江、燕顺、花荣均未现身,郑天寿也已跑路,负隅顽抗的只是一些小头目、小喽啰。

    官军来的这么快,大大出乎了郑天寿意料。

    毕竟青州三座大山与青州军并不是第一次交手,对其运转效率也算有些了解。

    万万没想到,清风寨战事结束不过三四日功夫,青州军再次杀至山下。

    虽然燕顺传讯后,郑天寿第一时间疏散了一众喽啰,但清风山基业不小,众人实在有些不舍,就连郑天寿及一干亲信此刻仍在山寨盘桓。

    郑天寿倒也自知,没有当面硬抗,反而偷偷从山后小路,逃出山寨。

    没有了头领指挥,余下山贼很快在青州新营猛烈攻势下瓦解。

    听闻走脱了郑天寿,虽然有些遗憾,秦明并未派人追杀。

    茫茫大山,抓一个人,犹如大海捞针,实在吃力不讨好。

    ……

    林煜此行随秦明建功,顺利的一塌糊涂。

    狡兔三窟,清风山既然没有了匪患,林煜一时兴起,便打算在山中寻觅一处福地,秘密发展林家根基。

    因此,他没有跟大军凯旋,这两日便带着牛刚、花小妹在清风山中兜兜转转寻找机缘。

    此时,自然环境没有遭到人为大规模破坏,山中豺狼虎豹还是有的。秦明怕林煜三人遇险,派了一队精锐跟随。

    清风山民靠山吃山,或打柴,或打猎,倒也形成了一些个村落。

    虽然大多村落因为躲避落草的清风山贼而破败,但也有存活下来的苦命人。

    黄石村正是其一。

    从山民那里打听到,老乔是这一片最老的猎户,住在离村落一里地远的山坡上。

    林煜一行前去拜访。

    很快,一处小小的院落出现在眼前。

    柴门紧闭,透过栅栏,并未看到有人的样子。

    叩响柴门,也无人应答。

    “刚子,小妹,你们有没有觉得咱们一路过来太过安静了。”

    “山民说老乔家有两只大狗,我们这么多人靠近,竟然毫无动静。”

    “子明哥哥,莫非老乔带着猎犬出去打猎了?咱们白来了。”牛刚挠了挠头,有些懊恼。

    林煜却与花小妹对视一眼,心里都有些意外,“不会这么巧吧。”

    林煜当即示意士兵们分成两伍,将老乔家包围起来。

    一伍士兵进去查看,很快厮杀声响起。

    “是贼首郑天寿!”有士兵认了出来。

    应了林煜猜想,白面郎君郑天寿竟然躲在这里。

    还真是无巧不成书。

    屋内空间狭小,士兵们施展不开,让郑天寿杀了出来。

    “是好汉的,就跟爷爷单打独斗!”郑天寿面目狰狞,挥舞着朴刀,士兵们不敢上前。

    林煜嗤笑,有心不予理会,但看到身旁牛刚跃跃欲试的样子。

    “刚子,试试?”

    “子鸣哥哥,没问题!”

    士兵们退后,围在外侧,场地留给了郑天寿、牛刚。

    怕牛刚有失,林煜和花小妹为其压阵。

    牛刚天生蛮力,也是好战分子!

    只见他也不通名,抡起大斧,就向郑天寿当头砍下。

    郑天寿慌忙后退,将朴刀横举格挡,巨力传来,虎口竟撕裂开来,历时心惊胆战。

    一招奏效,招式连绵,郑天寿被卷入暴风般的攻击中。

    “哐当”声响,朴刀断裂。

    “嘿嘿”牛刚咧嘴一笑,大斧回收,竟没有了攻击兴趣,睥睨一眼手下败将,回到林煜身旁。

    林煜回以大拇指!

    郑天寿心底发狠,紧握断刀,向着牛刚后背冲去,却在即将近身的时刻,突然杀向一侧的花小妹。

    他仿佛已经看到花容失色的场景,自己挟持着这个女人逃出生天。

    可惜幻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只见花小妹枪杆微微上抬,郑天寿就好像是自己撞向了枪尖,眼见着枪尖没入胸膛。

    花小妹似乎并不想将此人串在枪上,枪尖立时回挑,在郑天寿身上留下一个血洞以及长长血痕。

    接着,枪尖急点,分别刺过郑天寿的四肢关节。

    郑天寿彻底失去了反抗能力。

    “你究竟是何人?为何如此苦苦相逼?”郑天寿此刻已是狼狈不堪,浑身浴血,趴在地上,抬头向着林煜嘶吼道。

    “我是谁,到了阎王殿,自然有人告诉你!”

    “杀!”

    这郑天寿当真该死,据俘虏的喽啰供述,白面郎君的称号,是因他患有先天心疾,气血不足,而面色大多时候苍白。

    此人最可恶的地方是听信偏方,挖取人心,行以形补形之法。

    山贼啸聚,所谓兄弟义气并没有那么牢靠。

    郑天寿不过一银匠出身,武艺稀松,如何压服一众山贼,坐上这头把交椅呢。

    自然是恐惧,行非常事,“吃人”嗜好足矣让他立足山寨!

    如此吃人魔王,既然撞上了,焉能让他苟活。

    围杀了郑天寿,自然有兵卒取其首级,回去请功。

    林煜有些意难平,书中“吃人”情节,他本以为不过是为了满足读者猎奇心理虚构的情节,却没想到真真切切的发生在此世间。

    何其残忍的世道啊。

    有形的“吃人”,林煜无法容忍;那些无形的呢,林煜心里此时没有答案。

    士兵来报,屋内发现一具胸膛空空的老者尸体和一些吃剩的狗骨头。

    死者显然是老乔和他的猎犬。

    “回吧!”

    经此一事,没有了继续探索清风山的兴致,林煜一行回返青州城。

    —下章预告—

    “奴家正要跟公子说项,昨日来了几个江湖客,来打听花家小娘子的消息,听口音很像梁山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