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直播占卜通缉犯,被官方关注了 » 第15章 张宪的过去

第15章 张宪的过去

    网络上关于张宪的讨论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他的占卜究竟准不准,韩可心的事情是凑巧,还是占卜所得。

    二:他明天的直播敢不敢占卜贪官的位置,有没有机会占卜贪官的位置。

    对于这两个问题,网络上吵做一团。

    关于张宪的占卜是真是假,网络上没有统一的说法,但目前还是不相信的人居多。

    毕竟这世界从未有过真正的神迹,在科技发达的现代,想要让人相信神迹的存在,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张宪明天直播敢不敢继续占卜贪官的下落,则成了更加引人关注的事情。

    没有任何普通人会怜悯一个贪官。

    但也有很多人认为,张宪肯定会受到某些不可明说的势力阻拦。毕竟他要做的事情很敏感,会让很多人不舒服!

    也有人认为,贪官在出逃的时候就已经没有后台,即便不考虑张宪的占卜有没有用,也不会有多少阻拦。

    两方各持观点,在互联网的各个平台吵作一团。

    对此,官方从未表态。

    官方的不表态,也让这场骂战变得更加激烈,甚至发生了线下冲突。随着该事件越演越烈,张宪占卜的事情也吸引了更多的人关注。

    最直观的效果,就是张宪天音直播平台的粉丝增长速度越来越猛。

    中午十二点,粉丝数达到三百万。

    下午五点,粉丝数达到八百万。

    可以预见,突破千万粉丝近在眼前!

    而张宪的吸粉能力,以及占卜事件在网络上的热度,也让天音直播平台越发着急。

    他们现在和张宪的合约是没有任何约束能力的普通合约,每个主播在直播前都必须签的直播相关协议。以张宪现在的名气与粉丝数量,这样的合约就差明摆了告诉其他的直播平台。

    赶快来挖人!

    可他们发给张宪的消息始终得不到任何回应。

    这让天音直播平台更加确定了一点。

    其他聪明人已经开始行动了。

    徐明杰绝不会蠢到以为这么大的潜在市场摆在面前,其他的资本家们会没有察觉。

    资本家对利益的追求是本能,就如同大海中追寻血腥味的鲨鱼,现在都他喵的血海漫天了,白痴也能看出张宪代表了多大的利益。

    在迟迟得不到回复的情况下,新时代集团的董事长徐明杰当机立断亲自出马,乘私人飞机火速赶往天关市。

    因为他太明白张宪的能力代表了什么,那是何等广袤的市场,何等让人垂涎欲滴的财富。

    他要在其他人动手前和张宪达成合作。

    而此时,张宪完全没有名动天下的紧张与不安,正在喝着啤酒,吃着烧烤。

    当然不是一个人,而是和三位朋友。

    天关市,新河区,老赵烧烤。

    夜幕降临,群星点缀了夜空,遮蔽了光明。

    黑夜是罪恶的遮蔽色,让无数见不得人的恐怖得以蔓延。

    街道边,路灯下,四个人一张方桌,桌下两箱啤酒,桌上满是烧烤,这就是普通人幸福的生活。

    “来来来,今天咱们先敬三哥一个。”

    一位精壮的年轻男人站起身来,举着杯子豪迈笑道。

    一头寸发,古铜色的肌肤,精壮有力。面相普通,但双眼格外有神,就差在脸上写着机灵两个字。

    他叫许文华,张宪在孤儿院最好的朋友之一,现任天关市新河区调查局分局刑侦科科长。

    其他两人闻言也站了起来。

    一人国字脸,面相充满了压迫感,身材魁梧足有一米九,满身肌肉仿佛铁塔一样。他站起身来,宛若一堵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

    他叫周仓,也是张宪孤儿院的朋友之一,现任天关市新河区调查局分局高级警探。

    周仓没有说话,举杯一饮而尽。

    最后一人身材微胖,脸蛋还带着几分婴儿肥,白皙的肌肤,满脸憨厚之色。

    他叫李昌文,和张宪并不是从小长大的朋友,而是许文华在调查局认识的朋友。

    用许文华自己的话说,他和李昌文一见如故,恨不得当场拜把子。要问为什么一见如故,那肯定是因为眼缘啊。

    还能是因为李昌文的叔叔是新河区调查局分局局长,他哥是新河区区长,他爸是天关市副市长,他妈是天关市书法协会主席,绘画协会主席,多家公司的董事长,绝对没有那么回事。

    就是眼缘,纯粹的眼缘。

    大家一见如故!

    别提多亲了。

    从见面的第一天起,许文华就让从小脑瓜子不太灵光的李昌文体会到了什么叫全方面地爱护,什么叫好人!

    两人的关系之好,几乎可以用形影不离来形容。

    李昌文得知张宪的事迹,满脸崇拜地举杯敬酒,憨厚道:“三哥牛逼,咱不是啥文化人,不会说漂亮话。今天不说别的,喝。”

    他说着,将杯中的啤酒一饮而尽,虽然呛得直咳嗽,脸色涨红,却完全没有退缩的意思。

    许文华得意笑道:“我早就知道,三哥不是池中物,早晚要名动天下。”

    “你们知道吗,我和三个从小穿一条裤子长大的。小时候我们还在玩沙子,堆沙堡,三哥就开始读书识字了,看的书那叫一个深奥。六岁的时候,三哥就自学外语。十岁的时候,三哥就开始给杂志社写文章。”

    张宪坐在一旁,端着啤酒,微笑不语。

    许文华说得全是真的。

    两世为人,张宪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因为有着远超年龄的智慧,他并没有因为孤儿院这种地狱开局放弃,反而从小就比别人努力。

    学文识字,研究史书,钻研外语,十岁的时候就已经完成了普通人的大学学业。

    古人云:成名要趁早。

    张宪对这个观念深以为然。

    这个世界虽然和地球有着非常非常多的不同,但科技发展的趋势,以及人类的需求,却并不会因为不同的世界发生改变。

    张宪十岁时,智能手机尚未问世,但市面上已经出现触摸屏幕的消息。

    他在考察了市场后,以触摸屏与手机的未来为论点写了一篇文章,署名未来观察者,发给了当时最有名气的杂志社,并且得到了一笔不算丰厚的稿费。

    第二年,第一款触摸屏智能手机出现,证实了张宪的理论,让他在圈子有了基础。

    之后张宪先后发表了智能手机的发展趋势,开放性系统与封闭式系统的未来等等文章,获得了不小的名气,也让他积累到了初始资金。

    在之后的岁月,张宪根据前世的记忆,结合当前世界的发展趋势,先后发表了十数篇文章。

    其中就有盈利宝必然崩盘的分析。

    这些文章让他在经济金融圈获得了极高的评价。

    当然,这也是张宪的聪明之处,他从不会将某个行业的发展具体到某家公司,而是只谈该行业的未来潜力。

    有着前世地球的记忆,他的论点就如同看着未来写文章,不准才怪了。

    毕竟人的需求是不会改变的。

    目前张宪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在一家金融证券公司当高级顾问。

    而他曾经的朋友,如许文华等人,都跟着张宪赚到了不少钱。仅仅新河区调查局分局就有六十多位各级别警探的存款在张宪手上,由他负责投资理财。

    这些人大多是许文华负责牵桥搭线。

    而他们现在都是张宪的好朋友!

    如果不是系统出现,他们将会是张宪在过去人生中积累的最大财富!

    一个庞大可靠的关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