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突如其来的穿越 » 第17章 雨夜奔行

第17章 雨夜奔行

    一转眼,一个周过去了。

    自从第一届狗狗运动会结束后,就三天两头的下雨,间或还会吹风打雷,

    何老汉每天都要到菜地去,看看地被水淹了没,如果淹了就把地里的水放了,怕水多了菜要泡烂了。

    郑达文站在门口看见院坝的水泥地被雨水冲刷得发白,知道这是到了梅雨季节,这雨啊,下起就没完没了,菜地也没有鸡鸭来吃,搞得最近都没有贡献值收入。

    外面下雨,他也不愿意出去,有时和小黑玩耍,何柒柒做完作业也会来玩上一会。

    郑达文时不时还留意着李朝芬的动静,腊肉少了一块,她会不会发现没?即便发现了,他也不是很担心,反正也想不到是他拿的,因为一只狗要偷竹排上的腊肉,难度太大了,一般都不会联系到狗狗身上。

    时间过得很快,这就已经四月底了,过几天到5.1了,从今年起开启了5.1节七天长假,全民旅游时代到来了。

    前段时间雨终于停了,盼着好不容易停了,接着一周大太阳,气温陡然升高,天气变得闷热,如同在蒸笼里。

    这天吃过晚饭,何老头抽着烟在看新闻联播,郑达文躺在木沙发前,看电视里播报着北方的旱情,南方水灾。

    新闻联播完后,何老头调台,看起连续剧来,这个,郑达文就看不下去了。

    到卧室里转了转,何柒柒在做作业复习,明天半期考试了,不打扰她。

    下楼来,李朝芬在收拾厨房,搞猪食,小黑还没走,围着李朝芬打转,希望能得一块红苕吃。

    感觉无聊,郑达文跑回自己窝里,不知不觉中睡着了。

    迷迷糊糊中,突然,“轰隆”一声雷声惊醒他,睁开眼一看,四周黑魆魆的,外面“哗哗哗”下起大雨来了。

    刚挣了几天贡献值,看来又泡汤了,睡觉睡觉,眼一闭又睡过去了。

    这大雨一下就是三天,下午何柒柒考完半期试回来,书包一扔,就来撸狗。

    放长假了,特高兴,何老头放言了,准备带她到深城探望爸爸妈妈,留老太婆在家照顾鸡鸭和猪。

    憧憬着与爸爸妈妈的见面,都夜里11点半了,何柒柒高兴得还不想睡觉,在外公的一阵吆喝强迫下委委屈屈上床睡了。

    与何柒柒的兴高采烈不同,连续三天大雨无法出门,每天看着阴沉的天空发呆,还没有贡献值赚取,郑达文是无聊加心痛,心痛每分每秒的时间流逝。

    毕竟10年时间,真心经不起折腾的。

    深夜零点,郑达文缩在狗窝里睡不着,冥思苦想挣钱的方法,不,当前优先是挣贡献的方法,也就是如何搞事。

    村里最近也没什么事,明天小柒柒要出发到深城,运动会一年只能搞一次,到底能做啥子呢?

    天天的雨,走也走不出去,到处涨端阳水。

    嗯?端阳水,涨水?

    突然间,郑达文记起一件事:就是在这第一个长假5月1日的凌晨,有一个小镇,具体是几点,记不太清了,地处河边,河决堤被淹,受灾了,其中损失很大,镇乡各级领导都因失职被处理。

    为什么记忆深刻呢?因为郑达文外婆家就在镇里的一个村,刚听到镇被水淹了的消息时,因为外婆家没有电话,联系不上,郑妈着急了,急急忙忙地赶过去,发现外婆家并没被水淹,虚惊了一场。

    既然想起了这件事,郑达文就不能坐视不理,毕竟那都是活鲜鲜的生命啊,况且还有那么多人景况不好。

    郑达文打开房门,冲进雨夜中。

    首先联络了巴哥,再分别联络大黄和老黑。

    在宁安村的村街道中央,四只狗冒雨而立,同时仰天发出“啊呜啊呜”的长啸,间隔又是“汪汪汪汪”的吠叫。

    于是,被打破宁静的村子四周传来此起彼伏的狗叫声。

    住在屋外的狗循声而来,在屋里的狗狗就大声吠叫,拼命想要出去,主人斥责也不听,无奈,一边斥骂死狗,一边开门放狗。

    10分钟,19只狗狗在街道中央聚集,刚好是参加运动会的18只狗和小黑。

    鉴于小黑太小,郑达文让小黑留下,和大伙沟通一下,立即出发。

    雨越来越大,郑达文长嚎一声,一马当先,率领队伍出了村,沿着高速辅道奔行,前路茫茫,冰冷而密集的雨点打在身上,淋湿了全身,遮掩了视线,很快队伍行近了收费站。

    平日明亮的收费站在雨水中显得昏暗而孤寂,排着纵队,狗狗们在郑达文带领下穿行而过,收费站的女收费员惊异地看着突兀而来的狗狗,内心吐槽是不是连日的大雨让自己的眼睛产生错觉,看着长长的狗狗队伍消失在黑色的雨幕中,直觉这将是一个不平静的夜晚。

    过了收费站,奔行在高速路上,不时有疾驰而过的汽车,雪白的灯光划破夜的黑幕,映照出一个个湿漉漉的身影,但车手们来不及惊诧,一切的身影都转瞬而逝。

    汽车已奔向黑暗的远方,而路上的狗狗们依然前行着,每只都紧盯前面的同伴,沉默前行,夜色中唯有风雨声。

    在郑达文带领下,狗狗们很快就下了高速路,然后踏上一条泥泞的小路,这条小路距离胡家镇还有3公里路,比走大路要缩短2公里的路程,只是雨天难行。从出发到现在,郑达文估摸着前行了1个小时。

    由于冰冷的雨水湿透全身,带走大量的热量,众狗都消耗大量的体能,走在难行的泥泞小路,速度就渐渐慢了下来,队伍变得稀稀拉拉的。

    郑达文“汪汪”叫了两声,提醒大家跟紧了不要掉队,随着“汪汪汪”的叫声回应,队伍又逐渐紧凑起来。

    一道泥石流冲出的沟渠,有5、6米宽,横挡有前进的路上,溪水滚滚,不知深浅,距离胡家镇已经不远,透过雨幕,可见隐约的路灯昏黄,如何过去,还颇费脑筋。

    5、6米的距离,未经训练的普通狗是无法跳过去的,如果只以狗的思维行动的话,应该是向上游或下游寻找通过的路径,但这样大的水流,能通过的地方应该极少,而且这样寻找,费时费力,还不知可行不可行。

    郑达文有人类思维,那当然要想其它办法,在来路上,他就发现沿路堆积有大量的竹子和树枝,是附近村民砍下堆放路边晾晒干后作柴禾用的。

    他决定用这些竹子和树枝来搭一个简易浮桥。

    他号召狗狗们把大量的竹子和树枝拖过来,郑达文选出其中最长的一根竹子从缺口处放下去,湍急的水流立即把竹子冲走,再放,再冲走。

    这就让郑达文为难了,看来搭桥的方法行不通。

    他观察了一下,发现由于流水冲刷出来的沟渠凹凸不平,竹子又比较长,竹子冲下去后卡在沟渠中。

    他念头一动,招呼狗狗们一起把竹子和树枝抛到溪水中,随着大量的竹枝树枝抛下,卡住的竹枝树枝越卡越多,越卡越死,渐渐在水流中间形成了一个竹木“礁石”。

    看着这个竹木“礁石”,郑达文暗道一声:成了。

    他选择了一根比较长的竹子叨起,像螃蟹一样走路,把竹杆支出去,搭在“礁石”上,成功搭上后,松了一口气。

    没办法,这种高难度的操作,其它狗狗又不会,即使叨个竹杆,也只会直着走,不会螃蟹步。

    随着竹杆和树枝一根根地成功搭上“礁石”,一座简易浮桥终于搭好了,不,应该是半座浮桥。

    浮桥缩短了与对岸的距离,使原本5米宽的沟渠缩短到3米不到,不再成为天堑。

    郑达文试探着向竹木桥前端走去,发现托起竹木桥前端的“礁石”在增加重量的情况下很容易下沉,只好退回来,想了想,指挥狗狗再搬些竹木过来,横七竖八地压在竹桥后端搁在地上的位置。

    又指挥狗狗们叨些石头来压在竹排上,叨来的石头比较小,那就多叨些,用量来取胜。

    看着群狗忙忙碌碌却又有条不紊地寻找石头,把叨来的石头渐渐在竹排上堆积成小石山,郑达文一时之间有一种成就感。

    办法总比困难多,这就是人类不断进化的根源。

    竹桥终于成功启用,狗狗们在郑达文带领下从桥上一跃而过,很快就越过沟渠,继续向胡家镇进发。

    ......

    黄克东在办公室批阅着文件,伸手端起桌上茶杯,才发现茶已经凉了,看了看表,已经是零点过10分钟,他从椅上站起,走到饮水机前加了点热水到茶杯里。

    三年前从团区委调任胡家镇乡任职,因从未在基层干过,因此,三年来黄克东一直兢兢业业,亲力亲为,勤勉有加,得到上下好评,希翼着在今年的换届选举中能更进一步。

    今年,区里区长年龄到线,要退到二线了,区长的位置就空了出来。当然,黄克东清楚,区长的位置,他暂时还没有资格去竞争,但是,如果没有上面来人空降的话,从下面二个副区长中选一个上去,那副区长位置不就空出来一个吗,黄克东就是瞄准这个副区长位置。

    每个官员都渴望在仕途上高升,但是,毕竟位置有限,竞争十分激烈,不是每个人都有底气的。

    黄克东当然有底气,不仅是他工作能力有目共睹,更受到上级肯定和下面部属的拥戴。

    相比于江南的梅雨季多在5、6月份,江州的雨季更多是4、5月份,因此,每年4月中旬就进入防洪防汛期,各级政府成立防洪防汛工作小组,实行领导值班和值班工作人员值班相结合的24小时值班制度,今天正好轮到黄克东带班值守。

    连续三天的大到暴雨,使沱水河水位迅速上涨,已经逼近水位警戒线,接上级最新的防汛通报,江州及周边市县近几日持续有雨,特别是上游雨势更大,看起来汛情严峻。

    今天黄克东下班先给老婆打电话讲了不回家,作为领导他要带队值班的情况,到食堂吃完饭,就到防汛办公室去。

    最近的汛情严峻,他比较担心,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特别是换届马上开始了,一旦出点问题,担点责,所有的希望和努力都白费了。

    到防汛办公室,和值班员小罗打个招呼,在办公桌前坐下,黄克东先看了看值班日志,再把最新的天气通报和汛情资料找出来,仔细翻阅,又打电话给河边巡查队了解现场情况,一番下来,已经晚上11点了。

    交待小罗认真值守好,黄克东回自己办公室准备看一下文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