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那不曾斩断的西游 » 第三章 父子夜话

第三章 父子夜话

    “父亲大人,是我,明玉。”

    屋内顿时传出椅凳摩擦地面的声音,没一会就见书房的木门朝内开启。

    “是明玉啊,这么晚了,怎么不睡?”

    “我...我心中有疑惑,想请父亲大人为我解惑。”

    明玉稍作迟疑就把自己的目地说了出来。

    “哦?有疑惑。你冷不冷,怎么穿这么少,快进屋里来,烤烤火。”

    眀父把明玉让进屋里,便赶紧把自己的大衣从肩头取下,为明玉披上。

    还没等明玉说话,就见父亲已经开始在案边泡起茶来,浓郁的茶香很快就飘入明玉的口鼻,令他精神一振。

    又见父亲在桌上的木盒中切了一小块黑色的木块,放进了案边不远处的香炉中,那轻微的刺啦声响,紧接着就传出一股淡淡的异香,和刚才的茶香混在一起,竟一下子令明玉心神空灵了起来。

    “说吧,有什么疑惑?”

    明玉闭着眼,好一会才开口,“父亲。这是什么,竟令我感觉浑身舒坦。”

    “这是武陵细茶,香炉里焚烧的是灵空木的木炭,两者同时使用有奇效,可令思绪活跃,神清气爽。这是为父独门秘法,你可不要往外传了哦。”

    明父笑眯眯的看着儿子,一脸和蔼的说道。

    其他的子女可没有敢来书房找眀父的,家中严令不得擅自靠近书房附近,否则少不了一顿训诫。

    明玉自己也是忘了这一茬,浑然不知道自己犯了家规,奈何眀父不吭声自然也不会有人罚他。

    “好的,父亲大人。我这回来是想问我们这个天地当真有妖魔鬼怪吗?”

    眀父沉吟半天并没有第一时间回答明玉,但是看父亲这个表情,明玉已知可能这个是真的。

    眀父看懂儿子的表情,便出声说道“玉儿,当今天下确实有妖魔鬼怪,当然,也有对付妖魔鬼怪的修仙者。”

    “修仙者?”

    “嗯,如今我大唐盛世的开创也少不了这些修仙者的功劳。没有他们的帮扶,我大唐也不可能成为这天下最繁盛的国度。”

    “那,修仙者是什么样的?可能飞天遁地,得长生吗?”

    “当然可以飞天遁地,但是能不能长生我便不知了,据我所知当今国师袁天罡好像就存世二百年有余了,他应该就是一名修仙者。”

    “国师?袁天罡?活了二百多年?我们能活二百多年吗?”

    “傻小子,当然不能,我们凡人最多活个七老八十的就不错了,活到一百岁那都是高寿了,二百岁想都不要想了。”

    “哦,父亲,那我们可以修仙吗?”明玉问了出来。

    眀父看出了儿子眼中的渴望,奈何这么多年,自己年轻时也曾追寻过修仙这个问题,但是一直也没有机缘。但他不想打击儿子的心情,于是说道。

    “当然可以,但是修仙讲究机缘。我们凡人子弟想要获得这样的机缘并不容易,为父快六十岁了也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机缘,就是不知道你将来有没有可能遇到,哈哈。”

    明玉听到父亲的语气,知道这个修仙机缘不容易获得。但并非没有机会,看来自己以后可以多多留意搜集,如今自己还很年轻,迟早能有机会也说不定。

    “傻儿子,别想那么多,你那么严重的不治之症都能好,为父想来你今后说不定有那份机缘也不一定哦。喝口茶吧,这可是为父的珍藏,你的哥哥姐姐可没喝过。别糟蹋了。”

    说完,眀父端起茶碗开始品茶。父子二人喝了两泡之后,眀父看得出儿子还沉浸在之前的信息之中。

    突然起身朝着书柜方向走去,在左侧的书柜一处凸点敲了两下,有一个暗格露出,从里面取出一个物件儿,看样子像是一卷书册。

    明玉一直在深思,浑然未觉。待到眀父将书卷递到他跟前,他才发现这是一卷宝策。

    上书篆文,明玉只识得最后一字,是牒字。

    眀父告诉他,这是通关文牒,但是只有半策。相传是我大唐高僧三藏法师去往西方灵山取经一路所用,但真假不知。

    眀父把文牒交给明玉就当涨个见识,里面的内容有些地方已经模糊了,辨不清楚是什么国家的玺印了,但是这个策子也有其奇特之处,就是水火不侵。不易损毁,可做收藏之用。

    眀父拿过文牒将其扔在火盆之中,明玉发现文牒果然没有丝毫损毁。不由得在一旁啧啧称奇。

    眀父拿起一旁的火钳,将文牒取了出来,顺势拍了一拍,将文牒上沾染的碳灰拍掉,又递给了明玉。

    “当年为父也是在一处古刹救济一个和尚,那人给的答谢。只说这是一件宝物,赠予为父。本来想当个传家宝的,如今为父也赠予你。”

    “傻孩子不要多想,最近城里不算太平,没事不要出门乱转,在家好生待着。多读读书,考取功名才是寻常百姓的唯一出路。”

    眀父宽慰的儿子,又从一旁的炭盆中取了一截黑炭放入火盆中,屋内刚刚稍冷的温度瞬间又提了一提。

    坐在火盆边的明玉被那温度烤得脸红彤彤的,好像一下子离的太近,竟是有些受不了,起身搓了搓脸颊。

    “哈哈,被烤盆熏到了吧。行了,别想那么多,时候不早了,回房歇息吧。”

    眀父起身,将明玉从一旁拉起,给明玉系了系披肩,就拉着明玉出了书房,一路送明玉回了房间。

    临走时,眀父叮嘱明玉,“玉儿,为父这么多年从未忘记留意仙缘,你放心,但有可能,为父会知会你的。快好好歇息。”

    “多谢父亲解惑,玉儿知道了。父亲大人也请安歇。”明玉躬身一拜,就关上门回了床榻。

    躺在床榻之上,明玉将从书房得来的通关文牒举在眼前,将整片通关文牒展开,透过烛光,他仿佛看见上面有一个个小小的窟窿眼,也不知这是怎样才能在这水火不侵的文牒上留下的痕迹。

    看不出所以然来,就这么一会儿他就累了,然后倒头睡去。

    翌日清晨,明玉醒来之后发现已是日上三竿,不禁有些诧异,自己来到这世上也有半年左右了,从没有睡的这般晚才醒,想到昨夜在父亲书房品茶闻香,估计可能与此有关,便没有多想。

    起床洗漱之后,给三房太太请安之后,便在自己母亲那边多待了一会。陪自己的母亲一起用膳。

    “玉儿,我看你精神头不错,最近休息的可还不错?”

    “母亲,孩儿一切安好。多谢母亲记挂。”

    “你这孩子也是苦难,十几年饱受病症折磨,如今好了之后我看没有什么别的问题,就怕你的心情一直不好,这看来看去发现好像没有这方面的问题。可让为娘开心了。”

    说罢,就见坐在一旁哭泣了起来。

    明玉见状赶忙起身,跪坐在母亲身侧安慰起母亲。

    “母亲莫要哭泣,孩儿这不是好好的吗。”

    于是起身绕着母亲转了几圈,嘴里说到“母亲,您看,孩儿一切健康,没有什么问题,没有后遗症。您快别哭了。”

    “别转了,我不哭便是。快过来让为娘仔细瞧瞧。”

    明玉娘亲今年也快四十岁了,保养的不错,一点也不像两个孩子的母亲。

    她的手轻轻的摸着明玉的脸庞,满是爱怜。看着母亲的模样,明玉也是眼角微微湿润。

    眼前这位妇人,在他这十几年病症之中对他的照顾是无微不至,药都是一口一口吹的不烫用汤匙一勺一勺给他送服口中。

    他总是吐药也从不嫌弃埋怨,这些事从不假下人之手。每夜明玉盗汗还要亲自起夜来明玉屋内为他盖三四次被薄。

    原主明玉对自己的母亲那是打心底里敬爱。那弥留之际,心心念念最多的就是母亲。始终抱憾的就是未能长大在母亲身边尽孝,以报答母亲的恩情。

    这一点,如今的明玉也是感同身受。他深知眼前的妇人对他确实是用心用情至深。他也下定决心要好好的孝敬母亲。这也是他的母亲了。这就是他的母亲了。

    “玉儿,我刚上下人给你炖了一碗红枣玉莲羹,你身体才康复半年,还需多补补气血,一会喝了再走。”

    “好的,母亲。我喝完再走。我三姐呢?”

    “哼,听说一大早就去书院了。我和你爹给她物色了个对象,她不肯去就躲书院去了。真是让娘头疼。”

    明玉吃着桌上的点心,接着话说道“唉。三姐也是的。都快二十八了,还不肯出嫁。”

    明玉的大姐是大夫人给她寻得一个夫家,奈何时运不济,那大哥英年早逝,害的大姐刚生下男孩儿没多久,不过二十来岁就早早守了寡。

    搞得明玉父亲和大夫人很是无奈,连带的其他的闺女嫁人都不甚催促,只叫闺女自己择婿,免得埋怨父母选人不善。

    加上明家家境殷实也不愁嫁不出姑娘,眀父也是开明之人,到也不催促,因而明玉三姐如今都快三十了也只是开始给她找合适人选,却没逼婚。

    他吃着东西丝毫没察觉一旁的母亲盯着他,好似想着什么。

    “明玉啊,你也快十六了。要不先定下一门亲事?”

    明玉刚吃到嘴里的糕点猛地一口喷出,他惊恐的看着母亲,赶紧起身像逃命一般,跑出了三房。头也不回。

    “娘,我还有约,明儿再来看您啊。红枣玉莲羹我下回再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