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那不曾斩断的西游 » 第十九章 秘闻

第十九章 秘闻

    “您要是没有别的事,请恕贫道失陪。”不等燕航在一旁感叹过去,燕鸿骏直接打断了他。

    说罢就要准备起身离开。

    “骏儿!当真要如此吗?为父知道自己不对,你又何必这般无情?这么多年过去了,你难道就不能释怀吗?”

    “不能!”

    “贫道告辞。”

    燕鸿骏转身一个飞举之术离开了。

    燕航一个人站在那里脸色铁青。

    此事要从十五年前说起,当年燕鸿骏是燕家庶出的男儿,由于母亲只是寻常人家子女,还是因为生下男儿才被迎娶进门,又没有亲族的势力支持,因而在燕家地位就很低。

    深处豪门世家的燕家自然倍受排挤,内宅大院的事情基本上都是正妻执掌权柄,除非是特别疼爱的女人可能会受到男主人更多的关注。

    燕鸿骏的母亲就是一个苦命的女人,自从生下孩子嫁入燕家以后就基本就没见过燕航几次,吃喝用度全被卡住,有些下人都不把他们母子放在眼里,母子二人过的十分拮据。

    这个儿子也不太受重用,在燕家和灵台山正式确立合作关系后,被燕家送到灵台山当做合作的纽带。

    但万万没想到燕鸿骏很有出息,虽然是双灵根资质,不算优异,但是悟性不差,修行也很拼命,执行过几次高危任务,历经生死磨砺,一次次的突破自我,短短十几年就达到脱胎境六层,最终被谢知玄看中,收入门下,成为五代核心弟子。

    上山的第二年,燕鸿骏的母亲因为抑郁以及生活的拮据等等因素大病一场,燕鸿骏得知之后立马下山陪伴照顾母亲,因燕航去京城办事,他万般无奈之下跪在燕航正妻门前恳求家族请高人医治母亲,奈何她根本不理会,无情的拒绝了。并出言下等人不配,任何人不得帮衬。

    父子俩的决裂就是从燕鸿骏母亲病逝那一天开始的。

    母子分离之后,燕鸿骏母亲思念成疾,又缺少陪伴加之生活窘迫和病症的折磨,最终在燕鸿骏上山五年后就撒手人寰,而燕航并未重视,只是让其正妻安排后事。

    后来的事可想而知,燕鸿骏母亲的后事办的草草了事,燕鸿骏得知后第一时间下山回家,和燕航大吵一架,父子俩不欢而散,从此断绝书信往来,之后燕鸿骏就基本不回家了。

    而当时的燕鸿骏还只是一名普通的蜕凡境弟子,直到三年后一次高危任务经历生死磨砺,成功突破到蜕凡七层,崭露头角,才逐渐被宗门重视,也因此燕家得知以后加大了对他资源的倾斜,奈何为时已晚,燕鸿骏毅然决然的拒绝了家族提供的任何支持。

    燕航为此也是有些后悔,奈何燕鸿骏根本不给他补偿的机会,每次燕航来灵台山都被燕鸿骏拒绝相见。

    这次也是因为燕家那件家族大事上山,顺便想看看儿子,托人帮忙才见上一面,可惜见面过程实在令他失望至极,没说几句就不欢而散。

    燕鸿骏如今是脱胎境的修道人,又是本轮玄机观当值的掌教真人弟子,在宗门地位不低,正是他所急需的助力。

    奈何儿子丝毫不愿意缓和父子关系,搞得燕航很是火大,又没有办法出气,只是想着这回回去可是真的要好好整治下后院,让正妻收敛一些。

    如今天下动荡,皇帝现如今这个样子很难说能在位几年,这是燕家一飞冲天的最好时机。

    碍于修道界的不成文规定,所有势力如今都只允许天冲境以下的修士入世,修士比凡间军队的个体破坏力强多了,是不能忽视的重要战力,燕家必须想办法得到更多的支持。

    因为燕家一直以来都是道门扶持的势力,当上皇后本来就是极为艰难的事情,要不是皇帝钟爱独宠,加上各方鼎力相助,在佛门如今还占据胜场优势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封后。

    玄机观宗门议事大殿内,谢知玄同四大长老一起正在商议燕家此行之事。

    “掌门师兄,此事我觉得还是不要掺和为好,据传千年前那位圣后登基牵扯很多因果,死了太多的人,出了太多的事,女子称帝本来就有些不妥。”诸葛正说道。

    “怎么不妥,你是不是对女人有偏见?死胖子。”却见器脉首座出言质问到。

    器脉首座是四大长老中唯一的女道士,也是五人中的小师妹。脾气比较火爆,常年炼器也没能是她的脾气改变多少。

    “没有,绝对没有。哪能的事。师妹莫怪,我没有针对女人的意思。我只是说女人称帝在世俗王朝看起来就不太合适,一群男人哪受得了一个女人执掌江山社稷。”诸葛正连忙出言解释。他可不敢得罪小师妹,主要是打不过。

    他醉心炼丹不擅长与人斗勇,修为方面有些垫底,如今才天冲境六层。丹脉弟子普遍修为在五峰之中垫底,这也是他很无奈的地方。

    器脉首座确是不想搭理他,扭头不语回应。

    “我认为可以间接支持,只要天冲境的弟子不去干涉,天冲境以下还是可以入世帮衬的。燕家毕竟是我灵台山的在俗世的台面,不支持也不合情理。且当今皇帝无心朝政,且身体一日不如一日,皇后也是燕家人,这两年理政还算不错。”符脉首座说道。

    五人议论了小半日,最终还是得由谢知玄做出选择。

    “要看这位皇后有没有魄力,如果有,我们就帮她。”

    “掌门师兄,什么魄力,此话怎讲?”四位首座均表示好奇。

    “这件事其实不是我们帮和不帮的问题,而是我道门需要一个承诺。这也是一次巨大的机会。”

    一众人听得有些莫名其妙,承诺?机会?

    “此事涉及四大之间的隐秘。”

    看着众人的不解,谢知玄说到,“早在半年前,两位祖师从秘境内传下道喻,四大之间纷争将要再起。说是四大之争实则是道佛之争。魔门一直游离在三门之外,只顾自身修行,儒门偏弱,夹在道佛之间,只不过儒释道三家自居正道,一直打压魔门。”

    “大唐自千年前道佛之争是佛门胜出,因而这个千年时间大唐一直尊崇佛教,因此佛教大兴。如今又快到千年之期了,如果燕家那位皇后愿意弘扬我道门道法,崇道抑佛,那我们就愿意鼎力支持。毕竟现如今她已然是有实无名。”

    “道佛之争?”四人有些不解。

    谢知玄知道这是天下隐秘,玄机观立派不过五百余年,往前追溯可至千余年前,期间出现传承断层。没有参加过当时的争端,他也是因为身为掌教,秘境之中两位祖师都是道脉祖师因而才知道这些情况。但也不过比众人早知半年时间。

    玄机观第一代祖师确实是海外仙山灵台方寸山弟子,也是亲眼见证过当年道佛之争的人,只不过是道佛之争末期。那时候修为也不过是脱胎境,根本没有资格参与争端的后期。

    因道门败于佛门,道家纷纷召回天冲境以上的入世弟子,只能派遣天冲境以下弟子入世传道,这是失败者的惩罚。佛门也因此大兴,道门逐渐退隐。

    为保道家传承,各道门纷纷派遣天冲境以下修为的弟子入世传道。

    没办法,如果缺少了新的血液,没有前两境弟子支撑,道门迟早要没落。

    玄机观一代祖师也是命途坎坷,早期传道一直被佛门压制,不论是来自修道界还是俗世,外加还有魔门以及妖魔怪鬼在背后搞鬼,几乎所有的道人在俗世传道都很艰难。

    直到三百多年过去,佛门因彻底站稳根基之后也知不可能真的将道门逼得太狠,这才给了道门在俗世缓慢恢复元气的缺口。所争也不过是在芸芸众生的凡人气运,最终目的则是为了给天界自家大能提升位格。

    玄机观一代祖师也选择大唐作为传道之地,但他实际上也不能算是玄机观的立派祖师,这也是很多这块大陆上的道门修士的选择,他实力偏低,只能选择距离大唐京都三四百里之外的武陵郡作为传道之地,这也是历经争端用命搏下来的资格。

    不过后来建立道观,当时并不叫玄机观,玄机观的真正第一代祖师确是师承那一位,因此建立玄机观之后尊那位灵台方寸山弟子为观中第一代祖师,自他始为第二代,也是为了增加宗门道家传承底蕴。说白了就是给自己找了一个道门认可的身份。

    每千年,大唐所在的这片大陆集聚的气运之力可供一位道主升位地仙。每万年连续七次胜场积累也可获得一次天地仙升位天仙的资格。每十万年累计获得六十六次胜场则获得一次天仙升位金仙的资格。

    而这片大陆最强的凡俗势力便是大唐,其余小国实力不足以与大唐争辉。而凡人气运聚集之地自然是凡间王朝,因而大唐尊崇哪家,哪家就可以千年获得一次升位资格。这也就是道佛之争的本质。

    而这里面也不是没有意外,比如凡俗王朝更替,改朝换代。

    改朝换代的话就会让儒门和魔门占到便宜,道佛两家对于治理凡俗事务并不感兴趣,道佛两家主要修自身,而儒门则修行屠龙术,会借此重整天下,借助从龙之功,从而获得位格提升的资格。

    魔门则是负责霍乱天下,但王朝末期的时候魔门所受的约束会大大减少,可以兴风作浪,但不可滥造无边杀孽,否则天道会没收其升位资格。但凡灭亡一个五百年以上存续的王朝就会获得一次升位资格。

    所以儒门和魔门有时候是亦敌亦友,但是儒门仍需尽力辅佐王朝存续,天道自有其判定准则,世间万物皆有因果定数,一般来说王朝很容易存续时间超过千年,其中缘由自是因为天界道佛两家实力雄厚,儒门和魔门只是夹在其中的缓冲。

    不论是仙界还是凡俗修道界都讲究实力为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