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横枪逆命 » 第八章:孤身再游乡关路,残阳依照将军骨(3)

第八章:孤身再游乡关路,残阳依照将军骨(3)

    人去巷空。

    略显萧索的街道之上,只留下满地狼藉。

    慕容青复兀自摇摇头,率领众将士行入府中。

    “慕容将军好样的!”王五探出窗,振臂高呼。

    慕容青复一怔,回首,看向窗前的王家三人,目光牢牢锁定在那尊栩栩如生的木雕上,浑浊的瞳孔一阵颤动。

    “慕容将军,干得漂亮!”又一户人家推开窗。

    不多时,一户户人家接连打开门窗。

    “慕容将军,俺支持你。”

    “慕容将军奔波百里,先去休息吧。”

    亲切的问候自四面八方传来,驱散凛冽的寒气。

    慕容青复看看四周无不动容的将士,又环视一番老百姓欣喜的面庞,情难自禁,虎目含泪。

    一处隐蔽的角落,头戴赤金面甲的黑袍男子抬头望天,无声无息地匿去踪迹。

    “这,才是我最想守护的人啊。”慕容青复感激地挥着手。

    “父老乡亲,午时将至,快去吃饭吧。在下定不负各位厚望。”慕容青复运气提声,语气平和的说道。

    “慕容将军到俺家来吃啊。”

    “咱家这豆腐,可绝了。”

    ……

    “各位的好意我心领了,”慕容青复朗声答道,“但将士们都舟车劳顿,总不能就我一个人吃得满足,是吧?”

    “是!”众将士齐声应道。

    “所以,不劳乡亲们费心啦。”慕容青复由衷地开怀大笑,领着部队进入府中。

    人声渐息。

    慕容将军的事迹又被搬上各家饭桌,一时好不热闹。

    慕容府中。

    慕容青复脱盔解甲,独自一人坐在寝室的软榻上,拆开信封。

    “漠爪族即将来犯,料你必率部先行,兵力甚微,特备精兵一千,良马百匹于东郊霜风岭。祝凯旋。”

    “老魏啊,这可解了老夫的燃眉之急啊。”慕容青复折起信封,放入火炉。

    “秦欢。”慕容青复唤道。

    一身戎装的秦欢推门而入,正哽下一口干粮。

    “拿着这个,去霜风岭。并部,带回,准备迎敌。”慕容青复丢给秦欢一枚墨绿纹章。

    “是,将军。”秦欢一惊,火速冲出门。

    不一会儿,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渐远。

    “若是少了你这援军,怕是……”慕容青复长叹,抄过一张干饼,大口大口吞食。

    平沙城北门,未时。

    一缕冲天黑烟直贯澄澈天空,格外醒目。

    “快,燃火。速去通报。”孙思源一拍苏成玉的背,跑上城墙,敲响璃钟。

    “当、当、当”,沉闷悠长的钟声响彻北门。老百姓满面焦急地走出房门,担着一件件储物箱向城外跑去。

    士卒早早跟上前去,有序地组织着混乱的人群。

    “大事不妙,看来漠爪族的斥候已经知晓了李将军的死讯。”孙思源放下撞钟杵,像一只猿猴般灵活地攀上瞭望台,放眼长眺。

    平行百米的扬尘让人心神俱颤。

    “五千、七千、一万……两万。”孙思源双瞳凝缩,青玄内力流转其上。

    “他奶奶的,平沙城剩下的兵力才三千不到啊。”孙思源狠狠捶击城墙,暗啐。

    “姓孙的,来了多少人?”城墙下,背负双剑的霍青平喊道。

    “两万,上不封顶。我的目力已达极限。”孙思源神情凝重,向着霍青平答道。

    霍青平立即叫来信使。

    信使闻讯点点头,翻身上马,马鞭一挥。

    “驾!”

    信使快马加鞭地奔行而去。

    来来往往的士兵紧锣密鼓地筹备着防御工事,嘈杂的吆喝声此起彼伏。

    “李年,这边搭把手。”李全知架着一杆石杵,累得面红耳赤,脚下有些虚浮。

    “来了来了。”李年将满怀箭袋搬运到位,迅速转身去帮助李全知。

    李全知、李年二人架着石杵放到一座格格不入的小石房外,只一撂。

    “咚!”脚下一震。

    李年揩去额头细密的汗珠,鼓动着周围奔忙的士兵:“加把劲、加把劲。”李全知扶着膝盖,掀开左腿的裤管。

    一截浸着鲜血的木腿直打颤。

    “之前干木匠的活路,倒是用到自己身上了。”李全知感叹不已,手一摸索,从木腿中取出一把锈迹斑斑的钥匙。

    “李将军都死了,他……”李年忧心忡忡地伸出手,想阻拦李全知。

    “放心,平沙城再怎么说,也是李将军毕生的心血。他不可能眼睁睁看着平沙城被攻陷。”李全知拨开李年的手,插入钥匙。

    钥匙缓缓转动。

    “咔哒”,铁门开启。

    几近凝实的杀气破门而出,差点掀翻二人。

    沉睡的猛兽,时隔三年,再次苏醒。

    奇纹密布的暗室中,陶虎象缓慢地站起身,铺下一片骇人的八尺阴影。

    李姓二人咽下唾沫,不自觉地倒退几步。

    路过的士卒瞠目结舌地望着人形巨兽出笼。

    陶虎象折下腰,左手按着上门框,身子一挤,钻出石房。

    随着陶虎象渐渐直起身,众人目光上移,再上移,直到看清那张彪悍的脸。

    数不胜数的伤疤交错纵横,像一条条瘆人的蠕虫依附于面皮,令人不寒而栗;长而乱的黑发狂野地自由生长,垂腰轻晃;琥珀色的双瞳不怒自威,看得人心里发怵。

    目光接着下移。

    陶虎象全身只穿着条黑色的练武裤以及手腕处一对龙形狰狞护臂。夸张的肌肉爆发式地隆起,颇似那盘虬卧龙,充满毁灭性的打击力。

    “陶虎象,李将军有令,漠爪族来犯,征你为先锋,迎敌!“李全知强装镇定,大吼。

    一些新兵两股战战。

    陶虎象迷茫地环顾四周,终是寻着了地上的石杵,只微微倾身,修长的手臂一探,大手已紧紧扣住千斤之器。

    李全知似乎回想起什么,肝胆俱颤。

    只见陶虎象仅单手扣杵,五指之下,竟隐隐可见凹陷的小坑。随后,陶虎象轻描淡写地拎起石杵,扛上肩。

    石杵骤时大放异彩,烫金的梵文围绕着石杵重重浮现,散发令人心悸不已的威压。陶虎象虎躯一震,气势节节攀升,天地灵气汇聚,眨眼间,一条条肉眼可见的浓稠白雾像一层轻纱笼罩陶虎象魁梧的躯体。

    此时的陶虎象灵气披身,威势骇人,状若鬼神。

    李年吓得嘴唇哆嗦,靠着墙堪堪立住身。

    “力能开天门,撼地惊鬼神。李将军所言,未有半点虚假啊。“李全知暗暗点头。

    “报!敌军先行部队已至城外三千米!”

    李全知闻言,不由自主地看向陶虎象。

    陶虎象扭扭僵硬的脖颈,深呼气,一道白练若利剑般刺入地下,消失不见。

    “弓箭手,准备!”李全知一声暴喝,踏上城墙。

    一道黑影掠过,飞跃三尺高的墙沿,径直坠向地面。

    “上吧,陶虎象。将这群畜生撕个粉碎!”李全知拈弓搭箭,目光灼灼地凝望战场上奔行的身影。

    漠爪族亲王的次子,玛卡卓拉,提着两柄铜锤,俯身贴紧马背,身先士卒。一百漠爪勇士紧随其后,杀声震天。

    玛卡卓拉遥遥望见对面模糊的人影,皱眉沉思。

    “一个人?有诈?”玛卡卓拉不着痕迹地观察着侧翼的动静。可这平坦空旷的沙地上,怎有半寸供人藏身之所。但玛卡卓拉的直觉告诉他,大难将至。为了氏族的荣耀,玛卡卓拉不能悬崖勒马,不能不战而逃。于是,玛卡卓拉沉下气,视死如归的攥紧双锤,放任战马向前驱驰。

    蹄声震耳,大地哀鸣。

    “近了、近了。”玛卡卓拉凶相毕露,两手泛白,青筋乍起。

    当看清陶虎象横冲直撞的身形,玛卡卓拉面色陡然煞白,恐惧自瞳孔深处肆无忌惮地涌出。

    “会死会死,不不不,我要活下去!”玛卡卓拉状若疯魔,猛一勒缰绳,向左一撇,自己顺势跃下马匹。

    陶虎象体泛金光,以惊世骇俗的跑速撞入行阵。石杵应声砸下,激发刺耳风啸。

    “轰——”,黄沙漫天,无人可挡的神力荡起百人部队。嘶吼、惨叫、哀鸣混作一团,血肉横飞。

    这场面宛若无间炼狱,直教人恶心作呕。

    扬扬洒洒的黄沙飘然落下,掩盖漠爪族勇士的尸体。

    以陶虎象为中心,方圆五十尺内,形成一处纵深三米的沙坑。

    鲜活的百来条生命,只一刹,便是烟消云散。

    寂静无声。

    “这、这是什么怪物?“孙思源扶着墙,难以置信。

    “神迹。”霍青平讷讷地张着嘴,心悦诚服。

    肃杀的北境狂风愈是喧嚣。

    少顷,陶虎象平静地踏步走出沙尘,蒸腾而起的热气自体表喷发。

    “咚、咚、咚”,沉闷的脚步声正是催命的丧钟。

    玛卡卓拉失神地躺倒在沙地上,炙热似火的沙砾燎灼着他血肉模糊的躯体。

    “不,我不想死。”玛卡卓拉徒劳地抬起头,哇的一声吐出混杂着破碎内脏的血水。“救我啊,父王!”玛卡卓拉痛哭流涕,呢喃自语,十指死命地剜入沙土,汩汩鲜血指尖细流。

    一道遮天蔽日的阴影阻挡烈阳。

    玛卡卓拉双目震恐,面若死灰,抖着微张的嘴,一字难言。

    陶虎象好似个顽童,好奇地偏偏头,蹲下身,居高临下地俯视着垂死挣扎的蝼蚁。

    “呜,呜——”玛卡卓拉再也抑制不住泪水,无助哭泣,“不要杀我,求求你……我是鲜于氏族的小王子,我可以帮你们套取情报,我可以当内奸,我可以行刺父王。求求你,不要……”

    一只蒲扇大小的手轻轻覆盖玛卡卓拉的面颊。

    “啊?”玛卡卓拉呆愣地瞪大震颤的瞳孔。

    咔咔,咔。

    骨骼挤压声,压迫着众人的神经。

    飞羽似的血箭迸发,一朵朵妖冶的赤红梅花盛放,摄人心魄。

    陶虎象古井无波的面容上,竟勾起一抹猎人玩弄猎物后的喋血微笑。这头怪兽的真实面目,终是浮出水面。

    陶虎象回眸,望着二十米高的森严城墙,血红双瞳之中充斥着不可言喻的疯狂与贪婪。

    “这是什么情况?”李全知已没了胸有成竹的神态。

    “还干看着?准备迎敌吧。”李年长叹,伸手拍拍老伙计的肩膀,擎刀立于其身侧。

    士卒们一刻不歇,全力以赴地搬运各类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