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复锦 » 第二十六章 整编

第二十六章 整编

    待王冉至向卢景霄解释完任立渝自刎的前后经过后,卢景霄才终于放下武器,伏到任立渝的木棺上嚎啕大哭起来。

    对于王冉至来说,任立渝的死实在是个意外。

    对于其他人来说,任立渝的死是莫大的损失。在全军之中,只有任立渝对全军上下的一些基本情况了解得最为透彻。

    不论是军中财政、军粮还是士卒情况,没有人比任立渝更了解。

    然而,对于王冉至来说,这都不是事,因为这一切的信息,早就好好地排布在他的眼前了,对于其他人来说,这是辛苦的计算和清点,然而对他来说,这不过就是看一眼的事。

    令王冉至头疼的,是自己手下虽有郭允超这样的将领,但缺少一位能够站在制高点,在大地图上勾勒出未来蓝图的战略家,更缺一位军师。

    就像是三顾茅庐前的刘玄德,虽帐下将星云集,却没有一个能够稳定出谋划策的军师。

    郡守府的大厅中一片肃穆,寨中许多元老前来凭吊这位自建寨以来就带领众弟兄打拼十几年的老人。

    王冉至走出大厅,抬起头看着天边落日。

    尽管说自己曾经计划要刺杀任立渝,却始终未想到真正杀死他的那一幕。

    对于王冉至来说,任立渝更像是一位看不透的长辈。

    尽管在自己的设想中,任立渝时时刻刻在紧盯自己,但是他实际上并没有对自己造成什么伤害,况且昨晚已经得知,郡守府的种种异常,其实是由于郝义等人造成的。

    想到这里,王冉至看了倚靠在墙边的郭允超。这几天来,感觉自己有点过分信任这位老将军了。

    实际上,自己对任立渝的怀疑、对任立渝的刺杀计划,很大程度上来自于郭允超的猜测。看着他现在面无表情的靠在墙边,仿佛任立渝的死与他无关,王冉至不禁有些情绪复杂。

    算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更何况今天自己手握全军,主要也是因为郭允超的计谋。

    那天晚上,自北门退回后,是郭允超力主前往危险的郡守府。

    结果是自己在那里看到了已经攻占郡守府的几十名死士——那些郡守府的士兵事先都被任立渝遣散了,导致死士们抵达时,仅仅只与郝以等人派去的小股部队交战。

    凭借神臂弓,死士们仅仅在一个巷口处就将这些敌人消灭殆尽。

    到来的王冉至等人来到郡守府之后,稍作休息,换上了郡守府内的甲胄、战马,待天蒙蒙亮时才起身前往军营处。

    如今信安城内外皆信服于自己这个东海王,此时要做的并不是再回忆之前种种,而是要向前看。

    若郭允超之前所说无误,朝廷大军正往此处进发,那么放眼整个南部,哪里才能是自己的容身之所呢?

    夜晚降临,王冉至召集了山寨中的一些核心人物、营中的一些高级军官、以及在这两天的战斗中为王冉至立下大功的士卒开了一场大会。

    该说不说,这些人虽作战勇猛,领兵能力也不弱,但他们的认知相对于王冉至这个现代人来说,还是太弱了。

    战略?战术?

    这些人一概说不明白,唯有经验丰富,身处高位的郭允超能稍微跟上王冉至这个现代人的思路。

    首要问题就是财政方面的事情。

    至于士卒方面,王冉至倒不怎么担心。原先任立渝就是靠丰厚军饷和军功来吸引士卒,否则光靠他这个“东海王”的名声,就想招募这些士卒?

    痴人说梦!还以为他是哪个大明星呢。

    话说回来,两日的战斗死伤不过百人,并且实际上战斗多方都藏有私兵,稍作收拢整编后,最后的将士总人数竟比之前还多。

    当然,作为一个现代人,王冉至对于古代的治军方略、兵法一窍不通。

    所以在军事方面,王冉至决定暂时由郭允超统领全军,毕竟这是他身边唯一的、可信的、最有能力的将领了。

    除此之外,王冉至为了防止内部再次出现派别之分,把原来的山寨和后来征召的士兵、收编的私兵全部打散混编。

    大致处理好治军之事,接下来就是真正的头号问题——财政。

    谈到这个问题,王冉至顿感自己确实是个废物——财政一窍不通,治军全靠他人。

    庆幸的是,自己在战略上和科技发展上的眼光远远高出这些人一大截。

    不过在座所有人的经济水平也不遑多让。

    在这个没有经济学的时代,这些部众对于如何开源节流的看法还是太过于具体了,以至于他们提的建议多多少少是无法真正应用于现实之中的。

    一番友好讨论之后,王冉至决定自己来:粗略根据UI面板上的数据计算了一下之后,王冉至发现目前的存款还能坚持两个多月,那就先如此吧。

    讨论完这些事务,剩下的就是一些杂务。

    待会议结束时,已经是深夜了。按照王冉至的命令,夜晚并没有实行严格的灯火管制,只是安排了专门的巡逻人员。

    就这样,东海王这一支具有真正实力的势力就在永安二年十月十六这一天,在远离都城建康的南方小城信安城中,正式登上了这个位面的华夏争霸的舞台。

    第二天,当太阳缓缓从东方升起时,厚厚的浓雾渐渐消散,透过层层雾霭,守城士卒看到了两大幅在风中摇曳的旗帜。

    【张】

    【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