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复锦 » 第二十九章 守城(1)

第二十九章 守城(1)

    次日清晨,当王冉至看到满满当当一大筐腰勾时,整个人都傻眼了。

    让你们加速熔铸,没让你们打造这么多啊!

    乖乖,这一大筐,都能够全军一半以上的人使用了!

    看来是这玩意儿制造太过简单了,王冉至虽“满腹经纶”,实际上却只能“纸上谈兵”。对于很多实际操作上的东西,他完全是一窍不通。

    既然如此,就把这些腰勾发放给全军弩士。

    有了这些腰勾,每个弩士就能够在坐下来张弩的情况下,用到全身的力量,大大增加了张弩效率。

    除此之外,王冉至还将城墙上的弩手们分为两队,两队穿插排列,这样子,一队射击完坐下张弩时,另一队在站着射击,大大提高了空间的使用效率。

    吩咐完这些之后,王冉至好似想到什么一般,又召集了众铁匠,一番讨论后才终于离去。

    ……

    王冉至到达城墙上的时候,城墙不远处已经堆起了土墙。

    这是最标准的围城流程:先修筑长围,彻底堵死城内外逃的出路。

    接下来就是漫长的围困,直到守城方弹尽粮绝。

    但是,如果萧知周的几万大军真的在路上,这些齐军能不能在这短短的十几天、甚至几天内将信安城内的守军围困至投降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

    这几千名齐军要想在几天内克城,擒杀这个“东海王”,唯一的办法只有强行攻城。

    《孙子兵法》有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最蠢的事,莫过于强攻,而面前这些齐军,现在能做的,除了撤军就只剩下强攻南门了。

    想到这里,王冉至嘴角不免露出一丝笑容。

    可是问题又来了,不是号称数万大军吗,为何只有这几千人?

    正想着,下方土堤的壕沟里突然升起一阵箭雨。

    附近的亲卫架着王冉至进入到门楼之中,城墙上的弩手也开始自由还击。

    顺着土围向后看去,王冉至隐约看到了倒下的树木。

    这些人真不是开玩笑的,他们真的在正在锯木准备建造攻城器械以攻城。

    王冉至内心有些激动。

    在现实世界中,无论是即时战略游戏,还是动作游戏,王冉至最喜欢的事,莫过于守城了。

    站在城墙上,面对大军压境,那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是王冉至久久不能忘怀的。

    然而,现实好像不太符合王冉至的想象。

    由于信安城的城墙低矮,从土堤之中投射出来的箭矢,非常轻易地就能飞抵城墙上空,向下飞速冲去。

    城墙虽窄,只有少数箭矢能够真正射击到城墙之上,但是对方藏在土围后的弓手实在众多,一时间,整个天空竟充满了来来回回的箭雨。

    由于弩手们的射速太慢,并且人数太少,火力远远比不上对面的这些弓箭手。

    城墙上有一段时间竟被完全压制地抬不起头。

    这一幕令王冉至又羞愧又恼怒。

    自己的“高科技”,竟然完全无法与这些破弓烂弩的射击匹敌。

    或许城墙上的将士都在暗骂自己的发明。不过王冉至已经不敢再看那些受到射击的将士们了。

    待双方的射击因箭矢不足稍稍暂停后,王冉至便落荒而逃。

    说是落荒而逃,实际上王冉至也想到了解决之法。

    那就是——比它更高。

    现有的城墙已经不足以在对抗敌军射手时为己方射手提供高度优势了,那么除了增加己方火力,还有一个更为直接的办法。

    正巧,郭允超也是这样想的。

    土嘛,哪里都有。

    城内的土很快就从各个方向运向了南门。

    城内征来的上千名民工和士卒们用最快的速度在南门开始垒起高高的土方。

    比城墙略高出几米的土方果然发挥出了理想中的效果。

    同时,更多士卒们也开始使用弓箭,而不仅仅是单一的弩箭。

    这一下,城内的几百名射手又在火力上占了优势。

    很快就将土围里的弓箭手们压制住,他们的投射出来的箭矢明显少了不少。

    所谓守城,更有点像是斗法的感觉。

    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对面修土围,我就堆土方。

    你的每一个手段我都能防下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都不用到三,只要这几天内你无法拿下我,待我的援军抵达,你将毫无胜算。

    然而,对方作为齐军大将,也绝不是吃素的。

    待第二天日出时,不等士卒来报,王冉至就登上城墙。

    眼前的土围,竟然也堆成了一座高高的土山!

    昨日夜里,仗着黑夜的掩护,张安征来无数百姓,齐军将士也齐上阵,最终赶在天亮之前,堆成了一座高高的土山。

    这座土山可不仅仅是城墙的高度,它不仅远高于信安城的城墙,甚至还高过了城内的土方。

    王冉至震惊了。

    他震惊的不只是工作效率,而是他在各种游戏中从未见过的攻城方式。

    尽管这样的攻城方法已经沿用数百年,王冉至也在一些史书上见到过,但如今亲眼见到,还是第一次。

    天刚亮不久,果然就有数百上千名弓手登上土山,开始朝城内射击。

    如此的射击高度已经能完完全全发挥出这些弓箭的威力了。

    一时间,城墙内一片混乱,士卒百姓四处奔逃。

    好在郭允超和一些老兵也是见识过大场面的,很快就稳住了局势,并且马上决定了对策。

    对策很简单——以高制高。

    堆筑更高的土墙是反制的最简单同时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攻城战之中,修筑土山对于攻守双方来说都是正常不过的事情,饶有经验的战士们应该是司空见惯。

    但是由于此地位于远离中原的南部,可能还未发生过较大规模的攻城战,导致大部分士卒们完全没想到。

    于是,全城除了守城士卒,所有的将士以及征召的百姓们又疯狂地往城门处堆土。王冉至等人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

    到夕阳时分,土山终于在原来土方的基础上修筑完毕,这次城内修筑的土山远比城外齐军所筑更加高大,更加稳固。

    王冉至登山土山眺望南面,正为自己又一次化解敌军手段和欣喜时,却发现:

    齐军的土山之后,又有无数的人在抓起铁锹背起木篮,一时间尘土飞扬。

    王冉至傻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