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复锦 » 第四十五章 帐中会

第四十五章 帐中会

    走近营地中央的营帐中,王冉至惊讶地发现,营帐中的座椅上已经坐满了各种披甲的武将和身着长衫的文官。

    这些军官并不是他军中原有的,看他们的样子,应该是随萧知周前来的。

    账内座次左右排开,中间,走道的尽头,是一座小台子,营帐中央的小台子上,摆放着一张精致的雕花红木桌子。

    桌子上摆放着一副古铜香炉,炉中燃烧着檀香,弥漫出一股清香的气息。

    香烛点燃后,微微摇曳的烛光在营帐内映衬出柔和的光芒,让整个空间更显肃穆庄重。

    萧知周微微推着王冉至走到了台子上,坐在垫子上,随后自己转身走向台子旁的一个位子上落座。

    他坐得笔直,他身着黑色锦袍,腰间佩戴着一柄镶有宝石的宝剑,凝重的气息弥漫在他身周。

    他的目光深邃,像是能洞察人心,让人不敢有丝毫轻忽。

    王冉至刚一坐下,一旁的萧知周便开口道:“恭迎东海王。”

    台下众将齐齐转向高处的台子上,向王冉至行礼,口中喊道:“臣拜见东海王。”

    王冉至坐在垫子上,感受着垫子传来的柔软和舒适。

    他环顾四周,看到众将领和文官们座次井然有序,神情肃穆。

    他们身着各式披甲,有的锦绣华丽,有的厚重坚固,彰显着各自的身份和背景。

    王冉至也是第一次见这阵势,不过经历过多场血战的他已经难再为此震撼了。

    他点点头,开口道:“孤非常感谢各位的来援,然孤与众爱卿未曾谋面,不知众爱卿姓名。”

    他口气十分缓和,想努力在脸上挤出笑容,把这庄重肃穆的气氛打散。

    坐在萧知周对面,在王冉至右手的一名将领站了起来,他金鳞披甲,甲片下暗红色的锦袍在烛光的照耀下发出沉沉的红光,威风凛凛的气势让人不敢小觑。

    他向王冉至行了一礼,声音低沉有力地说道:“臣乃骠骑将军戴昊,奉命前来助战。”

    王冉至点点头,向他回了一礼。紧接着,萧知周左手的一名文官站了起来,他那蓝色锦袍的长摆随着站起的动作而摇曳。

    “臣乃广州刺史司马晋,拜见东海王。”

    王冉至听到不禁动了动眉毛。

    姓司马名为晋,一听就不是一般人。

    他睁大眼睛看向这名蓝袍文官,从面容看起来这位刺史年纪并不大,但是他的头发中却有几丝雪白。

    王冉至点点头,示意下一位。

    接着,陆续有其他将领和文官站出来,他们向王冉至介绍自己的身份和名字。

    王冉至仔细倾听,心中暗自记下每个人的名字和相貌,他明白,这些人将是他未来统帅的重要幕僚。

    当所有人介绍完毕后,王冉至缓缓站起身来。

    他踱步走下高台,望着左右两侧的各级官员,说道:“各位将领、爱卿,你们能来是孤之幸。如今逆贼当道,纷争四起,天下震荡,王朝内乱,民不聊生。大锦已处于危难关头,孤非常佩服众爱卿的忠君之心。”

    他顿了一下,观察着众人的神色,见他们神色并无太多变化,便安心了许多,继续说下去:

    “然此去建康千余里,路程遥远,敌军众多。”

    “我等虽大败敌将张安于此,但重重困难仍未消除,逆贼定不断发兵讨伐我等,孤身处此地已久,不谙天下大势已久,不知众爱卿有何良策。”

    王冉至直接将目前的战略方向问题抛给了在座的这些将领。

    一方面,他是真的不了解现在天下的局势,他之前看的书都只是记载着过去,在这个时代,没有“新闻”。

    另一方面,他倒要看看这些凭借九品中正制出身的贵族官员们能耐几何。

    王冉至说完便踱步走到帐门前,等待答案。

    帐门外,月亮已经升起,洒下银色的光辉。

    王冉至静静地站在帐门前,凝视着夜空中那明亮的明月。

    微风吹过,帐篷的旌旗轻拂,发出沙沙的声音。

    夜晚的寂静中,他可以听到远处传来的秋虫鸣声。

    “回殿下……”

    一个声音终于打破了这片刻的宁静。

    王冉至回头,发言的正是刚才位落最次席的一名暗绿袍小生,侍郎岑舟。

    他的声音略显稚嫩,但脸上的成熟老道刚才着实令王冉至有些怀疑此人的年龄。

    王冉至看向他,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回殿下,今我朝群雄割据。除去殿下所在的广州,江、荆、益、扬皆有豪杰并起。然目前实乃逆贼萧齐光的实力最为雄厚。据臣所知,此次攻城不过四千人,是因为有上万人在行进至江州途中被派往剿匪。”

    王冉至点点头,岑舟所言与他之前了解的并无太大偏差,如今正值乱世。由于上任皇帝大兴土木,广征徭役,伴随着突如其来的水灾令锦朝的长江流域民众民不聊生,最终都揭竿而起。

    萧齐光虽代锦为齐,却未能在短时间内将前任天子造就的祸患完全消除,只能四面征伐,国库愈加空虚,也就导致了更为猛烈地反叛。

    加之原王姓子弟纷纷起兵,导致齐军虽盛极一时,但背后的后勤支持已经摇摇欲坠了。

    “爱卿以为如何?”

    王冉至看着岑舟问道。

    “殿下。”

    这个声音来自于远端的主座旁,那名蓝袍儒生,司马晋。

    见王冉至看向他,他又继续开口道:“我等一数日未闻天子讯息,恐怕如今天子可能已被逆贼毒杀于宫中。”

    王冉至已经看着他激动地站了起来,已经能猜到他想要说什么了。

    “请殿下登基为帝,”

    司马晋神情激动,满怀忧虑地继续说道:

    “如今天下动荡,逆贼狼子野心,殿下乃是正统皇子,身负夙命,理应登基执掌大权,统一天下,稳定社稷。”

    群臣中有几人连连举手应和道。

    “不可!”

    一旁的岑舟大喊道,他朝着账内众人大喊,又看向王冉至,说道:

    “如今天下虽乱,但齐军并非外强中干,我等能战之士不过万余,此时若贸然称帝,必招致大祸……”

    “大胆!”

    一位长衫文官拍桌而起,指着岑舟喊道:“国不可一日无君,你岂能妖言惑众。若非萧尚书器重你,你有何能耐于此与我等同座!”

    王冉至听闻有些不悦,他很厌烦这种凭借自己身份强压人一头的感觉。

    他举手制止了那位文官,有几名支持称帝的官员见状也冷静了下来。

    他看了看站起来的岑舟,示意他落座,接着又扫视了一圈账内众人,开口道:

    “此事孤尚未决断,如今我对此地局势仍知之甚少,卿等可否为孤介绍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