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复锦 » 第四十八章 南整寺

第四十八章 南整寺

    跟随着眼前那位身着朴素布衣的小生,王冉至一行人穿过熙熙攘攘的街道,来到了一处四面高墙环抱的景致。

    在这个庭院前,石板路铺设得整整齐齐,几乎没有任何踪迹,仿佛没有人来过这里。

    围墙外,树木蓊郁而有序地生长着,它们的叶子在风中摇曳着缓缓落下,将围墙旁的大地染得金黄。

    王冉至站在庭院前,他的目光被那扇巨大的朱红木门所吸引。

    门上雕刻着精美的花纹和神秘的符号,彰显着庄重与神圣。

    这种建筑之美令人心生敬畏,仿佛穿越时光,让他感受到了岁月的流转和历史的厚重。

    王冉至凭借他的记忆,不难看出这极有可能是个寺庙。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王冉至不自觉念出这一句诗。

    “好!”

    一旁的萧知周听了忍不住叫好,把王冉至吓了一跳。

    看王冉至面无表情地看着自己,萧知周突然有些尴尬,连忙说道:“殿下可真是好文采啊。”

    王冉至扭过头,笑笑,说道:“看来孤之前从未作诗啊。”

    此话一出,萧知周有些语塞,眼前这位东海王,倒也不是不学无术,只是他所作的诗和写就的文章,实在是不堪入目,这在当年都是满朝皆知的。

    谁知道,逃亡路上,他这一摔好像把自己摔开窍了,不仅开始统领起军队,还能舞文弄墨了。

    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谈话间,几名僧人持扫帚从侧面围墙走上前来,见是全副武装的士卒,又缩了回去。

    那小生走上台阶,敲响了那朱红色的木门。

    门把在那染红的木头上撞击,发出沉闷的响声,传入王冉至的耳朵中,那一瞬间,仿佛身处现实的自己已经跨越千百年的沧海桑田,来到这座寺庙面前。

    不一会儿,那木门缓缓开启,许是常有人修葺的原因,这木门没有发出一丝不和谐的响动。

    一名白须老者缓缓跨过那厚厚的门槛,走到小生面前。

    两人相视着行李,而后那老者又向自己这个方向弯腰行礼。

    王冉至也向那老者抱拳行礼。

    那老者与小生交谈片刻后,便转向自己这边,开口道:

    “在下南整寺住持道涯,恭请殿下入殿。”

    王冉至向那老者道谢道:“有劳住持了。”

    便驱马向前,到台阶下便翻身下马,走上台阶。

    跟随住持进入寺庙,一股古老的气息便直冲眼眶。

    中间的石板大道旁齐整地种满了七叶树,随着秋风吹过,金黄的叶子从上飘摇而落。

    道路上,有几名正在打扫落叶的僧人见了都左右让开,不敢抬头偷看王冉至等人。

    这寺庙并不小,但也说不上他,王冉至目力所及,仅仅是三面屋院而已,屋院后面还有一栋二层高的大殿。

    殿内的香烛气息随着秋风轻拂而过,浓郁的香烛味弥漫在红墙之内,和这四面的朱红结合起来,反倒给了王冉至以一种千年历史般的厚重感。

    出乎王冉至意料的是,在佛教极为盛行的南北朝时期,这个修葺如此精致的寺庙内竟不见多少僧人。

    “敢问住持,寺内就这些人吗?”

    王冉至快步走近前方的道涯,轻声问道。

    道涯看了一眼王冉至,并没有停下脚步,直接说道:“如今正值农忙时节,寺里僧人都在农田之中。”

    王冉至这才想起来,在前往南海郡的路上,确有一大片稻田上有着不少身着褐色布衣的僧人。

    早就听闻南北朝时期,有不少寺庙都有着大片的良田和佃民,原以为只有北方才有如此严重的问题,没想到这个世界的南方也有这种情况。

    正想着,道涯已经带着王冉至和萧知周穿过一处房屋,来到了后面的广场。

    走出房门,才发现这寺庙的后面是如此地宽阔。

    虽然依然是四面排满了各种各样的厢房,但这中间的空地的面积却极大。

    在正对着的大殿高高的台阶上,一个巨大的香炉上,几根不小的香烛在风中燃烧。那坛上的余烬细细地随风飘散。

    走近这广场,王冉至才终于发现这庙中的大殿是如此雄伟,即便是在刚才与刘丛相会的官署前,他也没见到过如此精致、如此宏伟的建筑。

    阳光从斜上方洒下来,屋顶的金色琉璃瓦将这闪光又反射到大殿之上,显得那殿顶的金色格外耀眼。

    回过神来,道涯已经走到一处厢房前,说道:“本寺厢房简陋,殿下居于此还请多多担待。”

    王冉至走了过去,朝那微微打开的木门后看了一眼。

    里面的一切的材料都是这寺庙中最常见的木料,看起来已经经过了多年风雨了,光是看着它,就好像能感觉到它古朴的气息。

    屋内倒还不算狭窄,阳光从窗上的帘子中透过,洒向那屋中的圆桌方椅,灰尘在光束下缓缓飞扬着。

    “有劳住持了,还请问我部下将士住所何处?”

    道涯转过身来,手指着那大殿侧面的一处角落,沿着道涯手指的方向看去,是一面几乎与红墙融为一体的小木门。

    “寺庙后山处仍有几座房屋,如若殿下不弃,还请殿下命将士们在那驻扎。”

    看来这住持还是对自己有着不少的提防之心,不过说来也正常,哪会有人让一群不认识的武装之士,还是多达百十来人的士兵,住在自己的家中呢?

    这刘丛把自己这上百人安置在离城中心较远的寺庙中,却又有僧人看守,一旦自己有什么轻举妄动,刘丛一定能够提前知悉。

    不愧是仕宦多年的老文官。

    王冉至和萧知周向道涯道谢后,道涯便婉言告别,向那大殿中走去了。

    ……

    待王冉至等人安置好住所,将这百十来号人在寺庙后山安置妥当后,已是太阳即将下山之时。

    刘丛等人倒还算能尽些地主之谊,这百十来人的粮草等等在下午都派人安排妥当了。

    在天边斜斜的夕阳下,王冉至和萧知周翻身上马,穿过重重朱红色的高墙,向城中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