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皇城根里 » 唐福气娶了傻媳妇

唐福气娶了傻媳妇

    时间是个高明的猎手,它有足够多的耐心等猎物长大,然后一口吞下。

    唐宛若带工这些年没少补贴了娘家,家里还有三个弟弟,一个妹妹。

    后来知道自己投奔妹妹时,妹妹也是跟小姐妹借钱度日。

    真实情况是,唐宛如没钱,找姐妹借了不少,给凤华当了小本钱,摆摊租摊位,坐公交。

    然后,唐宛如家里只有半袋面粉,她就一个月靠那半袋面粉,喝糊涂熬过来的。

    后面唐宛若在青岛发现凤华瘦了一大半,脸溜窄,问“咋瘦成鬼了快?”唐宛如道出实情,姐姐当场大哭。

    很多次,唐宛如都是上完大夜,12小时的夜班,然后跟唐宛若再去找蛤蜊。

    唐宛如,经常困得东倒西歪,姐姐唐宛若看见心疼如刀割。

    再想起那几年黄河经常淹没庄稼,唐宛若带着娘家兄弟姐妹,和婆家男人,经常泡在水里抢收玉米,大豆,花生。

    下手慢了晚了,玉米在秸秆上都发了芽,花生也是在地里又长出来了小苗苗。

    后来条件好了,唐宛若对娘家格外照顾,也是为了血缘亲情,也是为了妹妹的辛苦付出。

    安军常常因为唐宛若太顾娘家,而动手打她。

    三天两头,吵架隔气,鸡毛蒜皮的事,常常弄得鸡犬不宁,家宅不安。

    汤福气,是家里的第一个男孩,聪明能干,孝顺透气。

    因为家穷,也为了照顾寡母,硬生生被母亲留在身边到快30岁。

    都说女大不中留,儿大也不能久留啊。留的久了,要出问题的。

    男人死得早,唐宛若娘,把长子福气,当成了依靠。

    后来男孩越来越大,里里外外都得靠他。

    依靠久了,竟然不舍得儿子成家。

    哪个媒人一来说媒,唐宛若娘,拿着棍子赶出去。

    就这样,黄花小伙子,也留成了半个大光棍。

    那时候的三十岁,简直是黄土埋半截的人了。

    福气看这样不是办法,自己拜托媒人给找个女孩。

    过了好年纪,只剩下缺胳膊少腿,眼瞎,死男人的姑娘茬了。

    别管啥茬,只要不傻,领来便是。

    唐福气没有资格挑了,他被老娘已经耽误了,哪怕是瞎大碰,碰上啥是啥,他偷偷的让媒人带着去相亲。

    一个老姑娘,比唐福气大三岁,长得还算干净,模样也算过得去,就是感觉不太聪明,有点傻里傻气。

    女方这边没啥意见,就看男方啥意思了?

    啥意思,就这吧。

    划拉到筐里就是菜,捡到碗里就能吃饱饭。

    傻点就傻点吧,安福气有自知之明。

    就这样,唐宛若虽然觉得唐福气委屈了。

    但只能认清现实。

    唐宛若花钱花力,张罗着大弟结了婚,娶了亲。

    尽管唐宛若娘,一百个不愿意。

    婚后生活,唐福气用心经营,他越是对啥媳妇好,唐宛若娘越是心里难受。

    风凉话,使劲作,就是为了引起安福气长子的关注。

    安福气哪里不懂得老母亲的心思哦。

    他特意找到母亲,跪在母亲面前。

    “娘啊,儿懂你难受,可你再难受也得让我过成一家人啊。俺爹死得早,剩下你可怜,养大我们姊妹五人。

    我知道娘心里苦,你觉得我背叛了你。

    可是娘啊,咱不能让人笑话咱不是?

    我已经光棍那么多年了,哪怕是个傻媳妇,我也得对得起人家,也得感谢人家不嫌弃咱。娘,你别难受了。

    儿子带着儿媳一起孝顺你。多个人一起疼你,不好吗?”

    母亲眼泪汪汪,儿子磕头DuangDuangDuang。

    就这样,安福气领着傻媳妇,分门别户的另过。

    自己盖了三间瓦房,分家析产,成了罗口一户新人家,三年生了两个娃,一女一男,也算人生圆满。

    后来儿子奥峰,在山东蓝翔学习挖掘机,开挖掘机开出了一片天地,成了远近闻名的能人,赚钱也是日进斗金。

    女儿安草,远嫁苏州。

    住着洋楼别墅,也是富裕有珠。

    在命运暗中标好的尺码中,没有落后,也没有提前,一切都刚刚好。

    尽管那些年,安福气这对母子,实际中是夫妻的角色,只是没有夫妻的关系。

    人老了,依恋孩子,这很正常,也有点疯狂。

    好在农村老人,只要有人能讲清楚说明白,尽管不痛快,也不好改变观念。但拦路的小碎步少了许多。

    安福气是委屈的,但他不认命,带领着一个傻媳妇,过得子孙满堂。

    也是十里八乡的聪明人。

    尽管小聪明多。

    儿子安峰,婚后生了俩大胖小子。

    媳妇也是精明能干漂亮抠门,好在能在自己的日子里,过得舒坦。

    这就是本事,也是领家的功夫。

    有了小家,才有大家。

    自己都整不明白,别人的事再通透那也不是白明白了不是。

    唐宛若就是这样,自己一地鸡毛,却妄图给圆满的别家,指点江山。

    亲戚朋友,邻居乡亲,当面感谢她,背后上蒯她,眼痒她。

    安福气,能把自己弄明白,撇清楚,有事就去找姐姐,妹妹。

    她们有事找他,反而推的一干二净。

    在后来安福气遇到难处,找安福气借钱买楼的时候。

    安福气一番话,寒了唐宛如的心,却也不能算做错。

    “妹妹啊,你要借钱,以死相逼。你要真想死,我拦不住也不去拦。

    这钱不是刮风落地的杨树叶,要多少有多少。

    如果是树叶,你需要多少,我拿着麻袋去给你装。

    人有多大本事就用多大力气,没那本事,逼死自己也没用啊。

    钱,我是真没有,实在帮不了你”

    唐宛如吃了憋,去找唐宛若哭诉。

    看妹妹要死要活,唐宛若尽管自己一摊子事,她借钱贷款,帮妹妹渡过难关。

    她见不得自己妹妹的眼泪,她一哭,姐姐心碎啊。

    说来也巧,也许是唐宛如积攒的好运气,也许是老天垂怜。

    十几万买的楼房,过几年涨到七八十万。

    妹妹本该感谢姐姐,却姐妹反目,经常吵的面红耳赤,拼的鱼死网破。

    生活里哪有完美的人呢?

    谁不是拆了西墙补东墙,被生活动手动脚,又无奈逆来顺受。

    谁的性格不是,三分要脸,六分要钱,剩下一分,苦海无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