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皇城根里 » 安娜崩溃休学

安娜崩溃休学

    大学是很多人的新开始,却也让很多人一直活在过去。

    大一新生忙碌,新鲜,一切都是让人充满着未知。

    渴望着爱情,吸收着新的知识,认识更多人,也经历更多事。

    大学军训开始,安娜表现惊艳亮眼。

    喊口号整齐划一,待人接物,风度幽默,又受人欢喜。

    不负众望,安娜在十几个人竞选军训队长中,脱颖而出,几乎是全票通过。

    不出意外,继续下去,安娜也一定是分班以后的班长人选。

    那时候,安娜想让全部人都喜欢自己,一个不喜欢,她都会格外在意,骨子里是追求完美极致的女子。

    成年人的自由,

    不是来自被所有人喜欢,

    而是不再惧怕得罪别人。

    从这一点来说,安娜的心是不自由的,她被自己束缚着。

    在社会里,在大学这个微型社会里,她还需要经历现实梦碎,找到让自己舒服的定位。

    军训很辛苦,站军姿,做内务,拉歌比赛,安娜每个内容自己都做到最好,严格要求。

    她要对得起所有人的信任,也要为集体赢得荣誉。

    果然,在她的带领下,他们一队以黑马之姿,比赛中,杀出重围,获得由教官,指导员,学院院长,以及所有学生共同参与评分的结果,全校第一。

    安娜,以大队长身份,从学校院长夏季亭手里,接过锦旗,这代表全队的荣誉,更代表美娜的荣誉。

    安娜受到队里所有人的热烈欢迎,更有激动的女学生,热泪盈眶。

    安娜,没有辜负大家,更重要的是她没有辜负自己的严格自律。

    安娜享受着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掌声,拥抱,羡慕和微笑。

    在辅导员心里,每个都在暗下较劲儿,都想把这个人才划拉到自己班级里,既可以当班长,以后出门招生也是非常好的高手。

    军训结束,安娜成了大热门,也是争抢最热的选手。

    安娜静静等着分班级,分辅导员。

    她对自己表现很满意,相信会有伯乐看到这匹千里马。

    她不急不躁,等着命运的安排。

    安娜如意被分到了一班,导员也是个戴眼镜的美女,看起来也不是很大年纪。

    选班长是第一步要做的分班大事。

    跟安娜一同竞选的有三个同学,两个男生,一个女生。

    没有记忆点,也没有啥特别的,甚至班级里同学都不知道他们的名字。

    安娜志在必得,因为不管是成绩,还是沟通,还是学习,还是组织能力,安娜跟妈妈唐宛若一样,是个天然的高级领导,天生的管理者。

    她倒不是热衷于当班长这个“大官”,她只是,一方面想锻炼自己,一方面真心实意的奉献自己。

    她不是想为自己谋福利,她想给同学,为班集体挣得荣誉。

    她要是做官一定是个清官,这是她来自父亲安军携带的基因。

    凭心而论,当班长,她的能力绰绰有余,简直是大材小用,不值得一提。

    这个班长一定是安娜!

    同学们心里都非常坚定有底气。

    安娜不当,天理不容。

    结果出来,班长是冯小祥。

    “什么?怎么可能?”

    “他是谁?从来没印象!”

    “这也太不公平了吧!安娜都不能当选,这大学太黑暗了。”

    “就是啊,只要导员不瞎,肯定就是美娜啊。”

    “这里面一定有猫腻。”

    ………

    同学七嘴八舌的为安娜愤愤不平。

    安娜自己更是完全想不通。

    “是我自己不够好吧,也许是我太高调了,做管理让人眼红妒忌,故意让我难堪吧。这太丢人了,真他妈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安娜自己责备自己。

    她就是这样,有事情第一反应就是自己做的不好,自己不对,骨子深处的自卑就会一下子冲出来,撕碎她的骄傲,脚踏她的自尊。

    这个事,安娜一直在想自己哪里出了问题。

    她后悔。

    “也许不高调就好了,再不就是少说点就好了,这下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了。

    也许是人家冯小祥更优秀吧,不显山不露水,人家才是对的吧”

    安娜把自己埋在了情绪包袱的坟墓里,坑越挖越深,头越埋越混沌。

    她哪里明白,那时候的大学已经不像高中之前那样单纯了。

    不是冯小祥优秀低调,而是他给导员送了礼。

    据说是一台苹果最新手机,还有一顿美食美酒做引。

    大学是个小社会,很多有社会经验的人,早已看透,大学老师,辅导员看重的情没那么重。

    反而是利益,才是最有杀伤力的武器。

    诱之以利,是钓鱼,实现任何目的最直接的工具。

    而安娜不是败给了能力,而是败给了现实。

    她早都知道社会送礼规矩,妈妈那些年收礼送礼,红包现金,特色农产品,地方海产品,她啥都见了听了。

    她啥都懂哩,她只是不想在大学里用计。

    在安娜心里,大学是神圣的土地。

    是纯洁,是真挚,是情怀,是珍惜,她不愿用物质利益,去达成自己的目的。

    尽管在竞选之初,她咨询过韩凤民。

    妈妈建议请客吃饭,买东西送礼。

    她对妈妈这个建议,嗤之以鼻。

    大学神圣,不可毁容。

    可,现实就是,安娜败给了,自己最不屑的送礼。

    这个事情,在安娜心里成为了过不去的拦路虎。

    那么要求完美,做事极致的安娜,她希望每个人都喜欢自己,这个败举,她觉得自己被所有人嫌弃,唾弃。

    安娜的明星光环太重了,她的偶像包袱把她压的喘不过气。

    在接下来一年的学习生活里,她除了跟同班同学张中华,范县老乡冯扬扬经常联系,其他时间她跟同学都尽量躲避。

    尤其是不能听到一起军训过的同学说起那次班长选举以及之前的军训成绩第一。

    那让她更加崩溃,陷入里面,怎么走也出不来。

    更多的时间,她把自己塞入了日记,藏在了书籍里。

    青春期的女孩,多么敏感多疑,一点小事会开心一辈子,一点难题,就会把自己往绝境里头逼。

    尤其是从不完整的原生家庭出来的孩子,父亲的缺失,母亲的遗弃,让本来快乐的童年,变成了一辈子情绪淤泥的沼泽地。

    除了自己,或者神仙伴侣,这种疾病无人能医。

    同学慢慢发现,性格开朗的美娜开始变得沉默。

    从前健谈现在无语,

    从前爱笑现在无力,

    从前炯炯有神现在眼神躲避。

    安娜变了,那个大声说话大力笑的安娜消失了,她变得不再积极,也沉默不语。

    一件多么小的事,那时候足以摧毁一个完美主义。

    一年后,安娜休学了。

    她变得抑郁,或者说她一直抑郁,只是这个导火索,催化了她之前所有伪装的活力。

    从七岁到十七岁,十年时间,一个女娃娃被迫遭受生活压力,承受着超出自己太多太多的不如意。

    与其说安娜抑郁生病了,不如说安娜累了。

    她的情绪包袱,不能承载这样的负荷。

    以前,勉强自己,背着压力,背着情绪,背着荣誉………

    现在她不想背,也背不动了。

    安娜太需要休息,让自己彻底休息,在情绪的泥潭里,她不再挣扎,任凭自己倒下,躺地,或者吞没,或者死亡,或者被天降雨水冲洗。

    美娜听天由命,情绪不能自已。

    那一年,安娜妈妈唐宛若,知道女儿不易,这些年她的缺席,给孩子造成的伤害不可逆。

    唐宛若带着美娜,四处求医。

    不知道什么病,只知道从高中安娜爸爸出轨被发现以后就开始失眠,上了大学整夜整夜睁着眼睛到天亮。

    那就当失眠治疗吧。

    中药,西药,针灸,推拿,输液打针。

    安娜都任凭神医治疗自己。

    可睡眠始终忽好忽坏,很多时候妈妈都听到安娜打了很大的呼噜,可第二天安娜却说,整晚都脑子异常清晰。

    有时候连着七天,有时候连着两个星期,安娜都一次没睡过,实在眼睛累的受不了了,闭上眼休息,却累的不行。

    睁开眼睛,反而更累。

    经历一幕一幕,电影一样轮番轰炸:

    七岁时候哭着追着逃跑的妈妈………

    黄河岸边,秋风凉意,自己,被妈妈大声哭着,绝望要跳河………

    爸爸妈妈争吵打架………

    哥哥嫂子,夫妻互怼………高考再次来临,一次又一次考试,题没做完,交卷的铃声一次次响起………

    那次班长选举………

    那次荣誉第一………

    安娜睁开眼,一身冷汗。

    睡不好的人,怎么会有好脾气。

    那段时间,安娜每天都在折磨自己,多少次被折磨的实在活不下去,自杀的念头一遍又一遍想起。

    支撑安娜,没有选择绝地的星星之火,一样微弱的是童年那天黄河大地。

    ”七岁之前,安娜释放天性,跟自然母亲合为一体。

    虽然,那时候,物质缺乏,可安娜毫不在意。

    爸妈陪着,小伙伴玩着。

    和稀泥,河里抓鲤鱼,稻田地里挖泥鳅,万亩荷塘采荷叶,摘荷花,拾藕馍馍,吃嫩莲子,还去泥里挖藕去。

    春天爬在香椿树上,掰下最嫩的红丫丫,妈妈在下面接着,安娜不爱吃,可她爱摘。

    夏天大人在场里晒麦子,安娜晚上去树林里带着手电筒去抓知了龟,不在乎抓的多少,喜欢那个黑灯瞎火里找人间美味的惊喜。

    秋天田间地头挖个土坑,捡了柴火,烧了,在灰烬里,埋红薯,带皮的玉米,土豆,花生,青黄豆,不等烧熟,吃的满嘴都是黑泥,哈哈哈,谁也不能拒绝这人间的美味。

    冬天冷了,一下雪,安娜带着一队孩子去滑雪,自制的麻袋滑雪器,常常人仰马翻,一嘴一身泥,累了回家也不挨大人批,把衣服鞋子脱下来,烤在火上,一夜就干透,暖暖的,穿着很舒服。

    妈妈再拿来烤的焦香的馍馍干,带皮的花生米。

    那个香味,永远留在记忆里。

    黄河岸边,大堤上路两旁的黑槐树,春天青夏天绿,秋天黄冬天光。

    自留地里的番茄黄瓜,不等长大就开始吃。

    怎么吃也吃不完的丝瓜。

    自己根本抱不动的冬瓜。

    半米长的黄心甜面的南瓜。

    ………

    那七年,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好吃。

    人是自然之子,生来就是自然的一部分。

    他能毁灭你,更能救赎你。

    多少城市里,绝症的人,去到西安钟南山的山里,不药自医。

    多少压力奔溃的人们,在黄河,在长江,在山上,在地里,活出了自己。

    安娜靠着这些,在拯救着自己。

    她知道自己会好的,也坚信自己死不了。

    她不可能被这点小事打倒,只是自己还没有找到那个能走到心中黄河边的小路。

    她现在迷路了,没有方向,不知所措。

    她曾经历绝望,依然满怀希望,但又时刻盼望。

    安娜是最该快乐的人,她已经经历了那么多的难过了。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安娜应该是幸运的,她有过短暂的快乐童年。

    安娜也许是不幸的,现在她患有中度抑郁症,和重度失眠症。

    她多想用自己的所学所爱去帮助更多的孩子,远离这种本可以避免的不幸。

    不管在抑郁中,还是以后的生活中,安娜始终不忘自己是教育者的角色,她不想成名成家,她想在儿童教育领域做出自己的力所能及。

    用生命去影响生命。

    “卡尔维特的教育”“特别狠心特别爱”“爱的教育””窗边的小豆豆“。

    铃木镇一,孙瑞雪,李跃儿,杨文,老卡尔维特。

    多少教育大成者,在教育,早期教育这条路上,奉献一生。

    老卡尔维特,通过教育,把自己的傻儿子培养成了研究但丁的”神童“。

    杨文,山英大的校长,感动中国十大杰出母亲,用自己的智慧把生在济南的自己的儿子送到了英国剑桥大学的三一学院。

    李跃儿,用最符合中国孩子的教育方式,创办最新的幼儿园,拯救了无数的问题儿童。

    单亲妈妈,通过狠心的爱,带大了三个孩子,个顶个的优秀人才,珠宝设计大师,基金发展大家,出色的律师。

    …………

    教育,一定是一个自救之路,也是一个事业之根基。

    安娜,进行着灵魂的对话,也挽救着自己的人生。

    休学这一年,是安娜崩溃的一年,也是她涅槃重生的一年。

    这一年,安娜,一定过得很累,也一定很憔悴。

    这一年,流言四起,尘土飞扬。

    这一年,风云突变,人世无常。

    这一年,天崩地裂,地动山摇。

    这一年,安娜活了下来,她没有被自己击垮,也没有被自己打败,她是自己的英雄。

    这是美娜,这一世必然的劫难。

    怪不得,算命的大师,亲口对唐宛若说

    “这个孩子,本不是你家的人。

    奈何前世你有对她恩,这一世,她衔草结环把命给你一样都要报答。

    这孩子有多苦?

    心死一千次,心灭一万次,心伤无量劫。”

    留下一句禅语,大师当年,说完安娜的身世,九十九岁,无疾仙逝。

    后来唐宛若越看安娜的各种,才发现她和这个家格格不入,真是不像这个家的人,也不该在这个家受罪。

    唐宛若,安山,安军,武小妹,每个人都爆炸,暴躁,暴跳,三句话就吵,五句话就叫,

    片刻不安宁,时刻不安生。

    而反观安娜,永远不急不躁,不哭不闹,不跳不叫,永远那么安静,那么智慧,那么通透。

    在她面前,家里每个大人都像个孩子。

    很多时候,都是安娜给了大家力量,三言两语,抽丝剥茧,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安娜那么爱干净,却住的环境像垃圾桶。

    安娜,最懂事,最乖,却最受罪。

    敏感的孩子,请心疼,珍惜,这个懂事的不会哭着要糖吃的孩。

    此刻一年,她正绝处逢生,也正在逢凶化吉。

    惟愿青山明月,大地湖泊,

    救她离苦得乐自正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