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日不落帝国从秦朝开始 » 第二章 初入青云村

第二章 初入青云村

    走在泥土的路上,幸好是晴朗的天空,泥土干燥且硬,否则一片淤泥就不好走。

    一些护卫打扮的家丁走在前面,马车旁蒙毅与李斯骑马跟随,后边的家丁护卫们紧随其后。

    赵高坐在前面赶着马车,手中鞭子不断地抽在马后背上,马儿吃疼下马车不停地往前走,队伍估摸着有好几百人浩浩荡荡前行着。

    路途颠簸车内摇摇晃晃,胃里一阵翻腾差点没忍住呕吐起来,看的对面老赵皱眉加无语。

    话说杨昊在穿越前都是骑电动车,远一点的打车,更远的直接高铁或飞机,哪像现在,可惜回不去了,杨昊暗暗发誓若是自己不死决定改变这一切。

    据传闻在古代马车有两种型号,一种敞篷版,另外一种是封闭版,不管哪一种都只有两个轮子,而且是纯青铜或木轮外面包一层青铜皮加几匹马牵引组成的马车,后来换成了铁罢了。

    由于秦朝没有转向器,没有减震弹簧,没有轴承,更没有橡胶轮胎,莫说秦朝,后面的朝代都没有,直到欧洲工业革命汽车的发展才被发明出来。

    感受着马车内的颠簸,听着外面车轮滚动时摩擦所发出的噪音,舒适度可想而知。

    随着外面的风景不断倒退,不知过了多久马车终于停下。

    杨昊快速走出猛吸几口新鲜空气,蓝天白云感觉还不错,不像后世那样空气混浊形成雾霾,工厂排放的污水使河流发出恶臭味,只是有些河水轻重罢了,这是工业发展所带来的隐患。

    欧美国家深知这一点,早早把污染严重,矛盾纠纷多的密集群产业转移至亚洲等国,自己则保留附加值更高的高科技产品。

    回归正传,杨昊打量着周围,用地广人稀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看过去一马平川,前方二公里外就是渭河。

    杨昊深知关中平原在后世与其他几大平原相比不算什么,在秦朝时乃称之为“天府之国”,由于关中平原属于黄土高原,土地肥力流失严重,加上人口增加开垦次数多越来越贫瘠后被成都取代,杨昊暗暗感叹道。

    前方有一排排的人走上前来,蒙毅上前与之交谈,不一会儿就走回来了。老赵下了马车后,蒙毅上前禀告道:“一切准备妥当”。

    老赵:“嗯,把东西搬出来进入庄园”。

    蒙毅:“诺”。

    老赵“先生,这就是我家府邸,以后就把这里当做自己家一样,需要什么就与下人们说即可!不必客气”。

    杨昊觉得古代的房子就是木制结构,屋顶盖有瓦片,木制窗户,周围有青砖切起来的墙壁包围整栋楼。

    这是妥妥的达官显贵的住宅,平民百姓的住宅用泥土垒起来上面盖有草堆,古代房子大概如此。

    杨昊左手拿着笔记本电脑,右手提着行李箱跟随老赵身后进入了庄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