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仙帝养成日记 » 第二十七回:日上三竿好梦正酣

第二十七回:日上三竿好梦正酣

    上回书说到,罗令罗总镖头带着甄英和谢桐两个小娃娃,在圣女峰下的客栈找到了友人。

    掌柜的早早打了烊,和媳妇张罗了好一顿接风宴,正准备大快朵颐的时候,门外就传来拍门的声音。

    因作者文思枯竭,门外那冤种足足吃了三日的西北黄沙,这才走到诸位看官面前。

    只见外头停着两匹健马,一名黑衣人戴着斗笠,一手牵了两个笼头,另一手重重拍在门上:

    “新圣女‘破冰’了!”

    罗令前些日子才见了北境上任圣女她娘,甄英也奇怪那“破冰仪式”到底是怎么个热闹法。

    掌柜的连着掌柜夫人却是手脚飞快,丢下碗就往外跑,一边跑还一边招呼罗修:“菜一天三顿,圣女就露面这么一小会儿!”说着就没影了。

    罗令看看旁边两个小朋友,无奈先把酒菜放到灶上温着,这才一手一个,拉着出了门。

    客栈的位置临近水源,此刻两岸都站满了人群。

    罗令找寻了半天,不曾见那名“圣女”,倒是先捕捉到了嫂夫人那一条红彤彤的大尾巴。

    集市这条河流是圣山雪水融化成的支流中最丰裕的一支,到了集市时地势平缓,形成了一个硕大的湖泊,整个集市围绕湖泊建造,客栈外头多建了一个楼梯,在湖泊中延伸出了一半,此时上面挤挤挨挨,站满了围观的人群,艾丽尼变作原型,被丈夫高高举起,顶在头顶,无论是谁都没办法忽视那一只憨态可掬的小狐狸。

    另一边,艾丽妮也看到了三人,欢快的摇了摇尾巴。

    人群虽多,客栈后的阳台却十分结实,罗令仗着肩宽,一手一个,把两个小孩儿放在肩头。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甄英和艾丽妮对视一眼,才发现艾丽妮身后骑在父亲肩膀上的水哥儿,。

    小狐狸因是半妖,化形并不出色,只能以孩童的样子骑在父亲脖子上。

    旁边也有不少幼童在父亲的脖子上看热闹,水哥儿年纪不算小,身量其实也不算矮,偏偏被母亲毛茸茸的大尾巴遮了个严严实实,根本看不清前方的热闹,和甄英对视一眼后,看到甄英和谢桐一左一右分配好的坐位,无奈地耸了耸肩膀。

    用自身经历诠释了“父母是真爱,我只是个意外。”

    甄英在狂欢的人群中等待了片刻,才在艾丽妮的指点下,看到远处河流中顺流而下的一艘小船。

    那是一艘小巧的独木舟,随着水流缓缓前行,舟中端坐着一名少女,长发如瀑布般披散在脑后,被代表彩虹的七彩丝线缠绕着,身着代表雪山的白色长裙,长裙平铺开来,在水中浸没,裙子上铺满了大片的不知名的白色花瓣。船头和船尾分别点燃了一盏粗硕的蜡烛,白色的烛泪和长裙融为一体。

    旧时的“破冰式”是圣女赤足从圣山冰封的河流中走下,沿途,赤足都会踩在冰面上,若是不用灵气包裹足部,绝不可能支撑到冰面破碎的一刻。

    能独自攀登圣女峰的少女,自然不可能是普通的女孩儿,否则别说是体力消耗极大的攀登,山上的风雪都能要了她们性命。

    至于如何辨别候选人是否真的超越了前任?

    这也简单,只有得到圣山承认的少女才能获得“神启”,掌握圣山的力量。

    自从上一任圣女从冰面上被掳走,破冰式只完成了一半,“神启”的内容就变了。

    新的圣女候选可以掌控河流,让自己行在独木舟上。

    若有人阻挠破冰式…等待他们的,是冻死在“眼泪”中的结局。

    少女端坐着,一边将裙摆盛放的花瓣向空中挥洒,一边放开歌喉,任凭歌声与花瓣在风中飞扬。

    “天地初开混沌,万物纠缠不分。”

    “你我命运相系,相隔漫漫红尘。”

    随着独木舟缓缓前行,天空中的白云渐渐分开,湛蓝的天空显露。

    那小舟就如同梭子一般穿过命运的长河。

    “神明也会祈祷,信徒也曾背离。”

    “歌者装聋作哑,武者铸剑为犁。”

    河流夹杂碎冰和白色的花瓣缓缓流淌。

    “祭司披上战袍,信者魂魄哀鸣。”

    “识者灵台蒙尘,愚者保全性命。”

    “伤者疤痕未愈,医者已然离去。”

    暖风缭乱了少女的头发,也将她手中的白色花瓣送上天空。

    “游者漂泊无依,归者丧失记忆。”

    飞上天空的花瓣似乎并不会随着高度变小,很快,天地一片纯白。

    “飞雪还是飞絮,你是否看得分明?”

    花瓣云朵代替了原有的云层,天空中下起花雨,宛如神迹。

    少女抛洒完花瓣,站起身来。

    “我见过天地,也见过你。”

    她身上剩余的花瓣随着起身掉落如水中,化作一片冻结的坚冰。

    “即便是前缘注定,今生薄幸。”

    “我亦孤身前往,抗争到底。”

    随着少女的起立,周遭似乎连风也停了。

    花瓣化作的雪花落在甄英掌心,是暖的。

    它渐渐融化,暖意从雪花落下的位置,传递到四肢百骸。

    甄英感觉到身体发生了变化。

    “失去的还会回来,沉睡的必然苏醒。”

    曾经对她抗拒无比的天地灵气,开始在她的经脉里流淌。

    头昏脑胀,甄英的双耳中似乎有什么在窃窃私语,又似乎有什么乐器在嗡嗡奏响。

    “唯有圣山永存。”

    少女提起裙摆,从独木舟中踏出第一步。

    “唯有圣山永存。”

    众人应和。

    带着金色铃铛脚链的赤足踩在冰面上,非常缓慢,似乎是害怕打滑,少女又用力踩了踩,终于踏出第二步。

    她在冰面上行走,暖风吹拂起裙摆,在身后纷飞如一面旗帜。

    手持乐器的牧民们开始奏响春之舞曲。

    小孩子摇动拨浪鼓,女人们拿出短笛,男人们的乐器则是五花八门。

    被圣山认可的圣女会获得“神启”,依照内容谱写祷词。

    每一任圣女候选人的祷词各不相同,所预示的未来也不相同。

    因当年万安公主和亲,中洲雅言也成了如今北境的官话,此次圣女候选人的祷祠就是以雅言谱写。

    万安公主为北境带来了医术、农耕、先进的手工技术,北境万民感念其恩德。

    可是,她的女儿当年,万贵妃的“破冰式”未能成功。

    那名北境公主的祷词是否流传下来了呢?

    甄英隔着层层人群,与人群簇拥着的少女视线相对,看到那双琉璃一般的金瞳微微眯了一下。

    深吸一口气,少女闭上双眼,双手提着裙子旋转,开始起舞。

    足尖轻起,又重重落下。

    “嚓”。

    冰面裂开了。

    少女一只脚牢牢定在冰面上,浸没入冰水中的脚轻轻抬起,双足宛如一双纤巧的白玉圆规,不断扩大切割的范围。

    白裙的长袖被一双金铃束口,赤裸的脚踝也一金铃点缀。

    铃声,鼓点,异域悠扬的曲声,渐渐进入甄英的心扉。

    她的呼吸随着旋律起伏,她的心境随着舞蹈沉淀。

    在舞者忘我的祭祀中,甄英感觉到丹田的气流凝聚。

    先是一丝,一丝丝汇聚成线,凝结成团,然后。

    甄英情不自禁的闭上双眼开始感知。

    周遭的人群一扫而空,灵台空明,世间一切喧嚣就此沉寂,只剩下她和那名舞者。

    脑海中浮现起了周遭的画面,却不同于双眼所见,而是由“气”汇聚而成。

    身下的罗镖头的“武气”、凡人们的“人气”、人气中星星点点的“妖气”。

    以及河流正中,宛如结印一般的舞蹈,随着舞者掌心的花瓣,星星点点流淌出来的“运气”。

    “游者漂泊无依,归者丧失记忆。”

    甄英脑海中想起了这句祷祠。

    前世的记忆逐渐沸腾,异世的灵魂躁动起来。

    舞蹈更加欢快,冰面碎裂的范围逐渐扩大。

    “阿英!”

    …………

    甄英猛地睁开双眼,身周哪里是圣女峰。

    “你醒了?”

    甄英想开口,突然发现自己又不能说话了。

    周身是一片刺眼的雪白,天地一色。

    …………

    与此同时。

    白玉京是中洲的皇都,因下雪时粉雕玉彻,故名“白玉京”,从外到内,分别是外城、内城和皇城。

    此时,皇城北部,御花园内开着几枝早梅。

    一名新晋女官穿着深青色马面裙,盘着端正的圆髻,微微踮起脚尖,似乎是想去嗅那早春的芬芳。

    她却不曾看到,那早开的梅花树下,一道白光一闪而过。

    …………

    东海岸,一名少年借着尸体的掩护,浮上海面深深吸了口气。

    大陆一分为五,除中洲之外大多战乱连绵。东边的东海岸支离破碎,有万千小岛。渔民们既要提防海上的风浪,更要小心杀人越货的海盗。

    因为常年潜水采珠,少年的双耳几乎失去了听力,仅凭一点不成体系的手语与人交流。

    当他和第一个海盗对视的时候,其实已经被一群海盗包围了。

    糟了,被发现了。

    少年急忙下潜,慌乱之中,扯断了尸体腰间的白玉佩。

    …………

    天地一片纯白,只看得见劫后余生的少年,惊恐万分的女官,以及,无语凝噎的甄英。

    甄英是三人中第一个镇静下来的。

    其一,她跟着一副走南闯北,什么东西没见过?

    其二,她尝试过无数种修炼法子不曾入门,方才在圣女峰下听到祷祠,回忆起了前世今生不说,更是开辟了丹府,如今算得上是不入门的修士了。

    其三,眼前这景象,和书中所记载的“秘境”确实有几分相似。

    她张了张嘴,正想解释,突然发现喉咙滞涩,好像,又忘了怎么说话了……

    ……

    去他喵的冷静。

    甄英炸毛了。

    但是有人比她还害怕。

    “呀!哪里来的两个野人。”

    少女穿着浅粉色窄袖罗衫,着青色马面长裙,脚上一一双厚厚的内造高底鞋。

    甄英被封郡主的时候见过传旨的尚仪局女官,面前的女孩儿很明显是新入宫的女使,也就是最低等级的女官。

    少年蓬头垢面,一件脏得看不出颜色的马甲松松垮垮套在身上,露出大半个晒得黑黝黝的胸膛,浑身散发着海腥味儿。

    至于甄英自己,一身牧民打扮虽然还算干净,身上裹了件厚厚的狼皮,狼头在头顶做成帽子,里面用棉花填充立起,一身血腥气与羊膻味儿。

    难怪那小女官说咱俩是野人。

    看着明艳娇俏的少女,少年面露些微羞惭之色,只是指了指自己耳朵,然后摇了摇头。

    甄英见状,耸了耸肩膀,张嘴“啊”了两声。

    没有声音。

    沈琳琅简直要疯了。

    一个聋子,一个哑巴,自己没有味觉,好家伙,真的好家伙。

    这是个什么组合?

    羊膻味儿和鱼腥味儿熏得她头晕,等了片刻才冷静下来。

    两个小男孩儿,大的十五六岁,小的十一二岁,加上自己。

    白玉京安保严密,自己又在皇城御花园内,谁能绕过重重阻碍把自己抓出来?

    是,元婴期的老祖们确实能闯过皇城,可要瞬息之间把人带走,且不被侍卫察觉,除非有特殊的秘法。

    有这个实力的人,要么开宗立派的大人物,要么是位高权重的大人物,抓自己一个新入宫的女官,有什么好处?

    至于那俩孩子,看上去更是平平无奇。

    一个渔民,一个牧民,应该是东海岸和北境雪山那边的人。

    一个大能废这么大气力,抓三个天残地缺,难不成是要练人丹吗?

    可这种邪术,早就被废除了啊。

    况且,若是要练人丹,也不至于跨这么远抓人。

    想不通,真是想不通。

    沈琳琅一边琢磨,一边打量着两名“同伴”。

    是的,她方才已经用文气探查过了,三人之中,自己年纪最长,又是身着官服,必须得起到带头作用。

    这是公务猿的责任感。

    思及此处,她翻出随身的胭脂,又把白棉纸裁成的护领抽出来,沾着胭脂在上面书写文字。

    “你们可认识字?”

    甄英点了点头,也用小拇指沾了一点胭脂,尽可能的把字写得小一些。

    虽然工具不怎么样,但看字如其人,看得出受过名家教导。

    甄英无法确认这是否是义父为了找人想出的新奇法子,斟酌片刻,提笔只写下了一个“英”字,又用手指了指自己。

    又画出一个疑问的符号。

    “我是沈琳琅,河东沈氏出身,今年进宫,如今是从九品少使。”

    沈琳琅又把白棉纸递给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