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长生:五千倍真气 » 第28章 俗家姓名

第28章 俗家姓名

    每当冬天到来的时候,春日总是不会遥远。

    但对于大离武林来说,这个冬天却显得格外漫长。

    十二月,五位先天武者联手剿灭魔教,围杀了十年前的武学奇才邱天定,轰动整个武林。

    然而当江湖人还在惊疑不定,思索朝廷力量如此强大后,会如何处理其余江湖门派时,来自镇武司的命令便已经传达。

    所有武者限期半月之内,必须在附近城镇进行登记,领取“行武令”,从此以后武者凭令行事。

    半个月后,凡不持行武令而动武者,一律视为违法乱纪,就地擒拿!

    这一道命令,上至天音寺、苍梧派等武林泰斗,下至漕帮、丐帮里面只练过几手粗浅功夫的普通帮众,一概不能豁免。

    侠以武犯禁,是历练王朝都难以解决的问题,其中最大难点就在于判别武者身份。

    这个年代没有监控,没有人脸信息库,除了那些个有明显外貌特征的家伙,平常武者就算不蒙面,大部分人也认不出是谁。

    尤其是在换一座城市生存后,这种黑户是最难处理的。

    但现在镇武司要将天下武者全部登记在册,也就意味着拥有了最完备的数据库。

    接下来只要限定武者的出行,进出城都必须向镇武司报备行程,就不怕犯了事之后找不到人。

    当然,这种手段必然也存在漏洞,却比原先的两眼一抹黑要强上太多了。

    有漕帮作为底层的眼线,天地会梳理全国各地武者的效率极高,只是短短一两个月的工夫,便已经基本完成了登记工作。

    在这个时代,民间交通主要便是靠水运,马匹是非常昂贵的物件,普通人出行甚至都是靠的牛车。

    而水运一半掌控在漕帮手中,另一半属于朝廷,两相配合之下,大大小小的武林门派只能认命。

    因为他们直接被切断了来往沟通的途径,连交流都做不到,更谈不上抱团。

    一盘散沙,有何反抗之力?

    而且镇武司的行事手段极有策略性,由下至上,将闻名江湖的大门派放到最后,先压服实力不强的中小门派。

    毕竟登记之事,又不是要取他们性命,在刀半架在脖子上的情况下,大部分人也就选择从了。

    等到当地的其他武者全盘记录完毕,再携大势去找那些个大门派,对抗之心自然弱了很多。

    不过,这其中终究是有例外的,比如威震西南的苍梧派,又比如中原武林泰斗,传承近千年的天音寺。

    ……

    三月初十,陆淮再次来到天音寺内,只不过,这次的他不是独自前来,而是带上了苏红叶父女。

    天地会的其余成员,已经被他派往西南,按照苏红叶的情报,苍梧派只有一名老迈先天坐镇,无需陆淮亲自出手。

    时局变化,武林局势已经初定,陆淮也不再那么看重真气种子对手下的控制,直接将期限改为一年。

    “老和尚,又见面了。”

    藏经阁内,陆淮缓步走入二层,苏依依则推着椅车,与苏红叶跟在他的身后。

    这时候就要庆幸这是个武侠世界,否则轮椅都不好上楼。

    “阿弥陀佛。”灰袍老僧了尘依声出现,站在陆淮的面前,双手合十道,“施主功至天人圆满,可喜可贺。”

    陆淮淡笑着回礼,他其实不知道“天人”的定义是什么,但他知道,一定没有到凝聚真元的程度。

    所谓天人圆满,大概是他凝聚真元前的境界,那确实是凡俗武道的顶点了,再往后是修仙者的路。

    他转头对苏红叶道:“你们在这抄录一些好用的武学,准备传授给八部卫。”

    八部卫是陆淮给亲信力量定下的名字,苏红叶在三个月前就着手培养,如今已经小有成效。

    按照分工不同,将他们分成八部,每一部都会修炼不同的武学和心法,行动时彼此配合,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这就需要搜罗天下武学,而这本来也是镇武司的行事指令之一,自然不能放过天音寺。

    说完这话,陆淮才看向灰袍老僧道:“老和尚,去上面聊聊?”

    了尘和尚满是皱纹的脸上没有变化,只是低声道:“施主请。”

    陆淮点了点头,下一刻,两人的身影便凭空消失,直接来到了藏经阁的顶上。

    暖洋洋的春日正在两人头顶,陆淮迎着太阳,眼中却透出几分笑意。

    “和尚,关于仙路,有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你想先听哪个?”

    已经年过百岁的了尘和尚,闻言终于忍不住苦笑起来:“施主既然已经寻得仙缘,又何必再消遣老衲?”

    “罢了。”陆淮叹了口气道,“好消息是,这世上确实有仙人,坏消息是,你恐怕没机会了。”

    凡人的理论寿命上限就是一百二十岁,能活过这个岁数的,必然是遇到过某些特殊机缘。

    但就算多活几年也是无用,因为肉身已然腐朽,现在就算把“锻神法”摆在面前,了尘和尚也练不动了。

    他的身体承受不了那种冲击。

    精神再强大,没有肉身作为载体也毫无意义,正是“万劫阴灵难入圣”之理。

    了尘和尚却像是对此早有预料,微笑说道:“施主不必挂怀,老衲苟活于世百年,已是幸事,再过几年去见佛祖,也无有遗憾了。”

    陆淮只是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生于此界,他和了尘乃是同路人,都是向这方天地抗争,试图杀出一条仙路的人。

    如果生在上界,以了尘和尚的天资,踏入修行界绝非难事,可如今却只能蹉跎一生。

    陆淮不想禄禄百年,然后跟老和尚一样自我安慰没有遗憾……他只想长生不老!

    生死面前,没有人可以阻挡他前进的脚步,纵然是天地所限也不行。

    “老和尚,还有一个问题。”陆淮停顿了片刻,再度幽幽开口道,“李氏王朝的传国玉玺乃是仙人遗物,此事你是从何处听来的?”

    了尘和尚微微一怔,摇头道:“乡野旧闻,老衲也记不清来由了。”

    陆淮目光不变,嘴角的笑意却渐渐带上了一丝冷冽。

    “九十年前,一个名叫李哲乾的少年人拜入天音寺,法号慧闻,十年后功成下山,又四年后踏足先天。”

    “短短数年之内,慧闻游历天下各地,惩奸除恶、替天行道,闯出偌大的威名,江湖风气为之一清。”

    “四十年前,纵横江湖多年的神僧慧闻回归天音寺,自称尘缘已了,改法号为了尘。”

    “自此之后,天音寺将藏经阁改为上下两层,却极少再派人看守……”

    陆淮不紧不慢地说着这话,末了才作出一副恍然大悟状,一脸“惊奇”地看着对方。

    “老和尚,原来你俗家姓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