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巫山纪 » 第四章 激战鹰愁涧

第四章 激战鹰愁涧

    蛇盘山,北望群岗犹如长龙盘卧,东连草原直插云霄天际,西接闾山延绵叠岭层峦。山中绿树成荫,梨花飘香,水潺潺,风萧萧,真是个儿好地方。

    悬崖峭壁,白雾霭霭,犹如仙境般。

    万物之生长离不开一源头,水。山中有块深凹处,平阔几里,那中间又有一潭水名为:鹰愁涧

    四周高耸入云的树木,盘旋其上的蛇,本就以老鹰为天敌,然而这里却葬送了无数只鹰,被那些蛇给生生缠绕而亡。

    原本嘈杂的水声、树声、野兽声伴随着一阵霹雳全都肃静下来,那些盘绕的不知多少的蛇也一瞬间不知了去向。只见那水潭之上一条白龙时而显云端,时而入深渊,周围伴着一道道雷霹雳,与之对比前方凌空站着一个不知是什么的庞然大物,两者之间原来在过招。

    那庞然大物缩小竟化为一人。

    龙舒利爪向着那人使出雷击,电光火石之间那道雷狠狠的劈在了那人胸口。

    “扑通”

    被这雷击打穿到湖底,但也只是片刻那人又从湖底飞掠而上,站在那龙头之前。

    手里握着武器抵在那双龙眼之前,怒狠狠道:“将你那怀中珠子交出来”

    那白龙没有理会,继续用着龙爪向前劈了过去,不料这次却被那人手中武器挡住了。

    来来回回交战百回合。

    两人之间不分伯仲,武力不相上下,只能比拼着谁的神力深厚。

    不过那人似乎被什么封印着,无法跳出这河面百尺,否则一道蓝色的光芒闪烁那人便痛心嘶吼。

    白龙见状向上一跃,逃脱了那人的威胁。

    见到那人被封印折磨着,白龙不忍道:“这位仙家,我只是在此等候故人,这珠子乃是家中长辈所托付比我性命重要,万万不可示出”

    那人发觉白龙发现了封印的秘密,也无可奈何道:“甚么家族长辈,我寻那珠子以寻得多少年,为了重回天庭我在这世间受尽屈辱,就凭你怎可断了我回去的念头”

    不过那白龙与他保持着距离,他也无法脱离此封印,只能向着天空发疯似的怒吼。

    “仙家莫要说笑了,这是我族传之瑰宝,能与你有何干系,仙家此刻还是先摆脱这束缚再说”

    还未等白龙说完,那人将手中武器丢向白龙。

    “轰”

    天雷滚滚,白龙本无杀意,奈何这人不分是非痛下杀手,便聚集神力。

    白龙向着那人甩出硕大的尾巴,那人不敌被拍进水面,白龙使出翻江倒海神通,把这还算清澈的水搅得浑浊不堪,河底的细沙都似那龙卷风一样卷了上来。

    如此反复几番,那水下之人竟然慢慢安静下来,躲进了更深处不再浮现。

    白龙在这水上盘旋,水中那人也不再露出。就这样一龙一人在这片山林之中对持着。

    “悟空前方可是有妖怪斗法”

    唐僧几人在这盘山路上,见着远方不断的电闪雷鸣,又有什么怪物在那云层中不断穿梭着。

    “我前去瞧瞧,你等慢慢靠前”说罢悟空掏出金箍棒向着那团云雾飞去。

    这里就是这一世沙僧被封印的地方,莫不是遇到了什么大事,否则不会有谁能够发现这里。

    悟空心想到,不过到了那湖面上空时,打斗已经停止,只有一条白龙盘旋之上,那河里的沙僧不知什么情况,悟空也顾不得那么多,飞身来到那白龙面前。

    熬烈见到眼前的悟空大喜,随即化为人身,不过联想到那日打死黄鼠的那一棒,心中不免有些颤抖,于是双手作辑恭敬的对悟空说道:“在下西海龙王三太子熬烈,在此等候大圣多时”

    “哦,原来是龙宫太子,不在西海待着等我作甚”

    悟空见原来是个龙王之子,便傲慢道。

    在两人对话间湖面突然打开,刚才那人也显形出现在悟空面前。

    熬烈见状赶忙拿起武器防备起。

    悟空用金箍棒挡在二人之间,一声呵斥住熬烈。随即看向那人问道:“可是奉了王母旨意的卷帘大将,沙僧”

    那人不由得一愣,忙回答道:“回大圣,正是”

    随即又赶忙补充道:“我受王母之命下界协助唐僧西去佛门,不料中途被人偷袭被封印在这里,还望大圣能够出手相助,破了那封印”

    熬烈一听那人原来是卷帘大将,心中紧张的心情也是放松下来,两人非敌非友。不过也有疑惑涌上心头,这珠子与那卷帘大将似乎没什么关联,为什么拼了命也要抢夺呢。

    不过那人封印之力即将没有了,熬烈不免手中紧握了一下怀里的珠子,生怕那卷帘大将趁手将其夺走。

    悟空见两人之间似乎有些微妙,但也没有多说什么,举起金箍棒用力一挥打在了那阵法之中,随即一道蓝色光芒冲上云霄,那被困之人身上的枷锁消失的无影无踪。

    “多谢大圣相救”沙僧向着悟空说道

    随即看向那熬烈,眼神充斥着怒火,毕竟自己被那神力封印着使不出全力,而被这条龙一直压制,如今没有了枷锁,想要找回刚刚被凌辱的尊严,顺便夺回那珠子。

    不过悟空在二人中间,沙僧也只是瞪了瞪眼放弃心中的想法。

    悟空看清沙僧意图后,并没有理会,只是转身看向熬烈:“等我有何事”

    熬烈见悟空在问话,不敢丝毫怠慢,赶忙双手作辑对着悟空说道:“泾河龙王含怨而死,还望大圣能助我去天庭讨个公道”

    “公道?你认为我有那能力?”悟空听到熬烈要找他协助不禁笑了笑

    “普天之下只有大圣可算公道”熬烈再次向悟空说道,这是他唯一的机会。毕竟当年大闹天宫的只有眼前的齐天大圣,定能维护这世间的公道。

    “俺老孙也深陷这泥潭中,怕是无能为力,不过你可以跟着我去五庄观,找那老道试试”

    说完不等熬烈便转身对着沙僧说道:“随我去见那老和尚”

    说罢向着唐僧的方向飞去。

    沙僧见状也准备跟过去,这时他突然回过头对着熬烈说道:“那珠子有机会我会夺回来的”

    说完也向悟空的方向飞去。

    熬烈握紧怀里的珠子叹了口气,刚刚对大圣所说的五庄观也有所耳闻,不过那镇元大仙自己可不熟,这可如何是好,不过眼下也没有什么办法,只得跟着大圣一起去了,随即化做一匹白马只得跟了上去。

    盘山路上,唐僧同天蓬二人还在缓步的向前,突然三道身影落在了面前,准确的来说其中是一匹白马,悟空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引荐了一下沙僧和那匹白马,让唐僧坐上白马几人快步离去,继续向着西边飞驰而去。

    天蓬终于将手中的担子摘掉了,毕竟先来后到。自己终是逃脱了这杂役之苦,不过见那沙僧同白马都有着神力,自己心中又是一拘谨,众人之中那唐僧神秘的很,是不是个凡人不好说,但是自己却是货真价实的凡人,若是路上遇个什么不测,他相信这几人没有一个能搭手救他,这一路只有自保了。

    就在几人前行之时,那唐僧却要昏昏欲睡,沙僧见状赶忙喊下前面的悟空。

    悟空被这一声叫的反感,他恨不得当下就到那佛门完成差事,可没有什么心情在这里度什么九九八十一难,不过那老和尚有了什么意外他也无法同如来交代,只得硬着头皮扭过头看那唐僧去了。

    “是不是昨晚念经念多了”天蓬站在旁边向着悟空说道。

    此刻唐僧已从马上扶下来,躺在路边上,几个人围在周围。

    悟空没有理会天蓬的话,使出火眼晶晶看着唐僧,这一看差点吓到了悟空,只见那唐僧肚里竟有无数的小人在向上爬,似乎要逃出唐僧的身体。

    果然,这一路的诡异都是这老和尚使的招,悟空此刻算是明白过来,之前还存留些疑惑这一刻也算是解开了,不过这些可不关他事,他有着自己重要的事情,他才懒的管。

    “沙僧,将那件袈裟拿出来给这和尚披上”

    悟空没有向旁两人解释什么,又吩咐两人将唐僧扶上马,让熬烈使出神力护着唐僧防止掉下马摔倒了,几人手忙脚乱的收拾好后,便没人再管唐僧如何,跟着悟空继续西行。

    南海,珞珈山。

    只见一只黑熊如人一般向着山里走去,黑熊怪!

    那黑熊走到一处石壁急忙跪下,双手扶在头前,大喊道:“菩萨,唐僧灵韵已满”

    “知晓了”

    淡淡的一声从里面传出来,那黑熊听完赶忙起身往后走了,生怕晚了一秒发什么不可知的事情。

    越过那石壁,里面竟是别有洞天。

    祥云笼罩,瑞气腾空,千层雪浪冲云霄,万跌云波滚白昼。

    那白雾中央,有着一朵朵精美的荷花,那荷花盛开粉艳,下面水流游荡,水里有着几只金色的鲤鱼在那嬉戏着,看似一片祥和瑞兆之处。

    不过那荷花两旁的石道上,却用如同那白骨般的石柱一根根排列着,再细看那荷花上飘起的烟雾,有着说不出来的怪异,这般地方甚是个奇怪之处,祥瑞裹着阴森。

    再往水流源头看,有着一台莲花座静端着,那莲花座上一女子正肃穆端庄的坐在那,手持净瓶。

    见那女子眉细小如月弯,眼眸亮如双星,垂珠翠,般龙髻,彩凤翎,素罗袍。貌似只有这一声称呼能说明一切:观世音菩萨

    待那黑熊报告完,观音起身,向着荷花池走去,来到小河流边蹲下来用手中的净瓶摇了一些溪水,随后抬起头折下一支杨柳斜插进瓶内。向着石壁外走去。

    唐僧几人在落日时分终于走完这蛇盘山,在出山口几人生火围坐一起,那白马则趴在唐僧身后,披过袈裟后唐僧神情恢复如初,没有了半点疲惫。

    此刻众人目光盯着眼前那火堆,各有所思,这氛围有些过于寂静了。

    天蓬抬起头望着那月亮,眼眸在扭动着什么。

    悟空见状戏虐道:“可是想你的嫦娥了”

    周围的寂静被这句话瞬间打破,唐僧赶忙双手合十念起经文,对于几人之间的谈话毫无兴趣,沙僧则是转头盯着白马,思索着什么。

    天蓬被这一句也拉回来现实,叹了叹气道:“这思绪一旦介入了些什么,便会自主的念叨起,控制不住啊”

    悟空听着文绉绉的话不禁笑出来,又看着眼前天蓬说道:“元帅可也要来个刻舟求剑,不过这儿可没有那么宽的天河”

    天蓬没有任何情绪上的不悦,也跟着笑了起来,只是又望着那月亮自言自语道:“某个节点失去某些事物,便要一次又一次的返回寻找,自己却不知,已是站在那船边孤独徘徊了”

    悟空倒没有反驳天蓬,也同天蓬的目光看向月亮,开始了思考,自己到底是谁,是有着什么使命,为何历经九世磨难,却还是未能找到幕后推手。

    第一世他取得真经却被祭献舍利,第二世他取得真经返回花果山却又横遭天祸,然后直到第五世循环他才明白一个理,那就是他只是这轮回之中的棋子,想要跳出那么就要寻找别的棋子代替自己,于是他来到了第六世找到自己,让其完成自己的任务,自己用那宝物穿梭这几世中寻找答案。

    可无论怎么寻找终归跳脱不了,于是这一世他提前打断了地界的联系,而就在那儿,他发现一个前几世都未曾发现的秘密,地界有着一个链接凡界的根须,跟着那根须往上走竟是那五庄观的人参果树。

    就当悟空以为自己要发现这秘密之时,被那命运之轮陷入大闹天宫,被压五指山下,保唐僧取经,而这次悟空决定要去那五庄观寻个明白。

    正当思索时,那唐僧嘴里突然发出了声响:“功完行满朝金阙,见性明心返故乡”

    悟空转头看了眼唐僧,便不再思索这些问题了,转身躺了下来。

    沙僧也是看了一眼唐僧,面朝着白马躺着,眼睛却死死的盯着一动不动。

    唐僧说完也没了什么精神头继续念经,靠在那白马上闭上眼睛睡了过去。

    众人中只有天蓬还在望着那月亮呆呆的,悟空见状不由得厌恶起来,一只单相思的猪,于是想在睡前气气他,又说道:“上次去时嫦娥可未曾问过你的状况,莫要单相思了,明日早早赶路”

    说罢也是闭上眼睛休息了。

    天蓬却不为所动,只是见这三人都睡了去,自己也不再敢出声。

    只能心里说道:“如此,甚好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