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仙鹿传 » 第一章 吕尉官山村遭灾 少年郎酒楼惹祸

第一章 吕尉官山村遭灾 少年郎酒楼惹祸

    南国多山岭,茂盛高耸的远古丛林环绕峡谷,山崖上挂满各色植被,低矮的青松翠柏偶然间矗立山头望日观星,杂草从中裸露的岩石缝隙时常溢出涓涓清泉。

    山里虫鸣鸟叫,林间猿猴攀爬,凶禽猛兽隐于林中草木山中暗穴。

    官方地物志把这片区域统称为百陌岭南群山,相传上古有山月氏在此建国,号为月。

    岁月更迭,古国湮灭。

    依山而居的山民祖祖辈辈皆自称大月氏。

    一日,壶城南部尉接到村民禀报,大溪村发生数起孩童失踪,耕牛失窃事件。请求府衙派员调查。

    壶城乃边地战略物资与粮草储备地,方圆三百里管辖大小村落百十个。如今又是春耕时分,耕牛乃是劳力之重,兴农之本,更是普通村民一家老小的命脉。此事重大,城主府命新任尉官吕朔带人赶赴案发地查明真相。

    吕朔,安国人。十六岁从军,戎马十年,功勋无数。战事平息后,在大周京都尉所为官。只因为人刚直得罪权贵,被贬为庶民发配边陲南国。

    因其履历得壶城城主赏识,委以官职授之符印。

    大溪村离壶城隔着数座大山,山路崎岖又逢春雨,本就难走的山路更显泥泞。

    一行人辰时出发,午时方至。

    山中气候变化莫测,初时阴寒,正午闷热,一路行来众人口干舌燥,头昏目眩。雨后高温的山林犹如蒸笼,肆虐的蚊虫不胜扰人。

    走出山间小路,视野豁然开朗。

    群山之中,一片广阔平原盆地被分割成一块块稻田。一条蜿蜒小河穿梭其中,碧波荡漾星光绿斑,好似那明镜长蛇青甲炫目。

    这处边地村落本是前朝屯田所建,千百年来依稀可见当年样貌。

    爬满青苔的古墙略显残破,塌陷的城垛处野草蔓延。伤痕累累的旧城门斜靠墙边,高低不平的青石板路裂纹交错。

    一条黄泥小道从村口大门向外延伸,直至山林。

    春意盎然的田间小路上新草生花,低垂的翠绿枝芽斜挂露珠。落荫下,一辆牛车颠簸而过。几个拾柴归来的乡童在破墙甬道上追逐鸟雀。

    山风飘飘,白云悠悠,残存的古迹中似乎依然尘封着千年的往事。

    却道是,已过千年月,回首几度春。

    沿着村路踏过石桥,清凉的河风迎面拂来,偶有游鱼水中嬉戏,荡起层层浪花水晕。

    几人牵马徒步,走进村庄。

    一花甲老者前来相迎,乃是本村村长,早已等候多时。几人一番寒暄,请入祠堂。

    听得有城里上官来办案,祠堂外围满了好奇的村民。

    大堂门上挂一木匾,上书‘神威巨镇’

    左右有联:‘自从鸿蒙起阴阳,生死便在轮回中。’

    ‘心生万类乱天地,上穹碧落下黄泉。’

    吕朔不知为何被祠堂牌匾楹联所吸引,驻足细看。

    他心中默读,当念完最后一字,猛觉胸口气闷,四肢麻痹,大脑昏沉,整个人如遭雷击僵立在地。

    老村长见上官看着对联若有所思,便在旁告知来历,“这座祠庙原是上古山月国所建,一直延续至今。传说乃是妖魔乱世为祸人间,山月国有仙人施展雷霆仙法,以大神通镇魔于此。我等祖辈本是大月氏人,世代供奉倚为祖祠。这联便是当年仙人所留,不知其意。”

    说完歪头看了眼不为所动的尉官。

    “大人?”老村长心里疑惑。

    再看时,只见吕朔两眼一翻,直挺挺向后倒去。

    身后随行的军士一把扶住,抬往村长土屋,老村长急忙着人去请行医。

    看着躺在床上昏迷的尉官,老者独自一人站在院外踱步,叫苦不迭。

    “这好好的,怎么突然就倒了?”老村长一脸愁苦,背着手喃喃自语。

    正愁时,远处传来歌声。

    “三月里的小雨,淅沥沥沥沥,淅沥沥下个不停….”

    一个灰衣少年头戴毡帽,斜背布兜,骑着瘦驴,嘴里咬住半个烧饼,晃荡脑袋哼着不着调的小曲,一路行来。

    老头认得来人,这少年就是这十里八乡唯一的行脚医师,王小哥。

    “王小哥,这边这边,快快。”老村长隔着老远挥手招呼。

    少年大夫抬眼一瞧,见是大溪村的苏老村长,拍着毛驴晃到跟前。

    “哟!村长。干啥?今天打着土货了?这么兴奋?”少年乐呵呵的说着一口蹩脚山里土话。

    “嗻,你就晓得吃。不是阿牛喊你来的?”苏村长皱眉一脸苦相。

    少年摇摇头,“我今天刚好要去姚老伯家拿药,这才路过你门口。发生什么事了?”

    村长一把拽下少年,扯住衣袖就往院里赶。

    “莫理更多了,今天城里来了查案的尉官,刚走到祠堂门口就昏倒了。你先给看看。”老村长抓着他的胳膊,在耳边焦急说了句。

    土屋里一个魁梧男子躺在床上脸色惨白,一旁有两个身穿军士官服的随行照看。

    少年进屋,看了下男子脸色,伸手翻起患者眼皮,又摸了摸脖子。他抓来一张竹凳坐到床边,拿住那尉官的手腕,搭指把脉。

    一个副官模样的人在门口拉住老村长说话,“苏村长,你们这的医师就是这娃子?他行不行?”

    “你莫看他年少,医术精得很。周围几个村子里的怪病都是他给治好的,他家里可是祖传的医术。在我们这一代有名得很。”

    老村长指着少年一脸崇敬的说道。

    良久,少年抬手抓了抓蓬松的头发,对着一旁的军士问道,“你们长官不是本地人吧?”

    “不是。”军士回答。

    “那就对了,这是中暑了,加上吸了山里的瘴气,导致的昏迷。我这刚好有药,你拿去煮开了,等会喂他喝下就没事了。”

    少年从布兜里拿出几包磨碎的药草摆在桌上,各捡出一些堆满一张黄纸。

    那军士问村长要来煮药的壶子,捧起黄纸就到炉灶边生火。

    少年在昏迷尉官的头上胸口各扎了几针,便出门叫住村长带到一旁说话。

    “老村长,你老实告诉我,这人是什么时候昏的?他去过哪里?看到了什么?说了什么话?”

    少年话语间透着一分沉重。

    老村长毕竟年岁大,经过一些事。听出不妥,“小哥,他是不是…中邪了?”

    少年盯着他不说话。

    老村长感到有冷汗溢出,急忙说道,“我们村这段时间不是有好几家人都丢了牛和孩子吗?我们实在没找到,就去报官了。这长官大早出门就来了,到了以后呢,我就带他们去祠堂议事。”

    “没想到这官家看着祠堂门口的对联就不走了,我寻思显摆两句我苏家祠堂的来历。还没对上话,他就倒了。我还想呢,这牛高马大的一个人,咋就那么虚?”

    他连忙抓住王医师的手,解释到,“小哥,我苏家祖祠那可是有仙人庇佑的啊。这大白天的妖魔邪祟可不敢在祠堂放肆。”

    少年摸了摸脸上刚冒头的稀拉胡茬,对老村长说道,“他没中邪,只不过有股气在体内乱串,我拿不准。不过人暂时没事,吃完药今晚应该就会醒。”

    “他醒了之后你让他别到处走动,他只要好好待着就不会出大事。等我回城里拿家伙帮他泄了体内的瘴气,到时你们再去查案。”

    “记得我说的话,别到处乱动。”少年拍了拍村长的肩头,一副老成模样。

    说完他便牵来瘦驴,朝院门走去。

    苏老头听他说能治,心也放了下来。他跟着走到门外,抬头看着驴背上的少年,说道,“这么急?吃过饭再走吧?”

    少年一摆手,“我还得去姚伯那拿药,晚了城门关了就不好回去了。”

    “记得别乱动啊!”

    看着远去的少年,苏老村长心里组织了下语言,进院与那副官交代过后就自己忙活去了。

    却说这王小哥,本名王睿,山野村民没什么文化都习惯叫他小哥。一来二去都喊他王小哥。

    大家只知道他是壶城医馆王佟王医师的二儿子,今年二月刚满的十七岁。

    王睿打小就聪明,家里医书是倒背如流。十岁起就跟随父亲四处行医,王父重医德常行走乡里治病救人。王睿耳濡目染数年下来,继其父德,承其家传,治好了乡野百姓大小疾病无数。

    其为人年少老成,医术精湛,且善与人言谈,深得当地村民信赖尊重。

    可谁也不知的是,王睿内心却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

    在亲戚族人眼中,他就是个怪人,时常满嘴胡话,老做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蠢事,还总爱唱些不知道哪学来的小曲。休闲的时候,上山打鸟下河摸鱼,一天到晚尽和城里一群懒汉瞎混。

    曾有族人到他家告状,不想他老父亲居然还维护儿子,痛斥来人。从此家里人也不敢多说他半句,谁让这是他老爹看重的衣钵传人,便由着他作怪。只要不生大事,一家人倒也和睦。

    医馆的同仁们见他整天不务正业,不怎么读书,但是每每跟书院里的教书先生对弈闲聊也说得头头是道,时不时还能整出几句先生们都赞叹的词句来。众人皆称奇。

    难怪那些读书人时常感叹,城南王家子之才何怪耶。

    王睿逢人总爱拉住问话,“吾与城北吴公,孰丑?”

    被问之人呆立当场,不知作答。睿狂笑而走。

    时人不知其所以,谓之城南一怪。

    睿坦然受之,乐在其中。

    常自为谪仙吟。

    日落西头,红霞彩韵。

    山中寒气渐起,一人一驴驮着一粗麻布袋行走在林中小道。

    王睿收起书卷,双手插袖,静观脚边溪流潺潺,遥望天际浮云依依,不由长叹。

    “我本屌丝,行医南阳。不求闻名于天下,但求苟命以归家……”

    此时正行至小道与宽阔官路交汇处,一辆华丽马车缓缓驶来。

    车中人听得言语,不禁掩笑。

    车帘掀开,一个半大丫头探出脑袋张望。看清那人,嬉笑道,“王一怪,你做的什么文章?我家小姐问你屌丝为何物?”

    王睿一声叹息,斜眼看去。认得出是城主府上丫鬟小鹿,这丫头鬼灵精怪口齿伶俐,老是和他较劲。

    王睿道,“你家小姐还真是敏而好学,问题这么多?你让她亲自来问我,我便告诉你。”

    “你…”小鹿鼓着腮帮怒目一指,“你这个闲懒汉,哼!”

    她扯上车帘,不再理会这个下流胚。

    王睿嘿嘿一乐,赶紧跟上马车,贴着车窗往帘子缝隙里打量。

    他逗弄道,“小鹿鹿,你求求我。你求我,我就告诉你。”

    车里,小鹿捂着耳朵抬头望天。

    “好了。”一个女子轻柔细润的声音从车厢里传来,“就请王大先生解惑一二,小女子似乎想不起哪部诗书有这‘屌丝’二字。”

    王睿轻咳一声,一本正经的说道,“既是小姐所请,在下自当相告。”

    “这屌字者,身为首,口悬巾。巾经相易,意为口中所言即为腹中之经纶也。此乃非常人之所能为之。谓之才”

    “那丝者,桑蚕结茧以为丝,以丝相织是为绸,绸之锦绣何其贵也。二者相加,意为锦绣文章尽藏胸腹之才也。”

    王睿手拂无须下巴,装作那悠然模样,一副老学究做派。

    “不要脸。”车内传来稚嫩童音,伴着几声轻笑。

    残阳渐隐,大路上车马行人逐渐增多,一盏盏灯笼星星点点连成一片,直达灯火辉煌的壶城大门处。

    入得城来,拜别可爱的小丫头。王睿独骑一驴在城中繁华的街道穿行。

    如今天下太平久已,边疆多无战事。

    壶城因地理位置资源丰盛,大周各诸侯国的商贾往来频繁,又因水路陆路畅通,商务贸易便开始兴盛起来。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各个行业的手艺人尽汇聚于此,以至壶城众多手工业商人开厂兴业。一时间,壶城一跃成为南国的璀璨明珠。

    “睿哥!睿哥!”一个衣着华丽的年轻小胖子坐在竹轿上探出半个身子,使劲打着招呼。

    正窝在驴背偷瞄绣春楼姑娘酥胸的王睿只听得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猛的挺腰在人群中张望。

    远处一个胖子正指挥家奴拨开人潮奋勇向前,如同一位战场神将陷阵厮杀。

    两相将遇,王睿手牵缰绳,举鞭一指,“来将何人?”

    胖子一搭手,“吾乃城北一条将,吴差是也。”

    “可能饭否?”王睿大喝。

    “吾愿随君醉仙楼一战,一醉方休。可敢!”胖子大怒。

    王睿双眼微眯,“我欲卸甲与战,汝待奈何?”

    胖子欺身一巴掌拍在他大腿上,“哪次不是我付的银子,走吧你。”

    王睿揉搓大腿随行一旁,嘴里不停碎碎念。

    城北吴家乃是壶城大户,家主吴羡与城主有旧,从商多年家产无算,找了关系门路买了个员外郎的闲职。其府中数女本无子嗣,眼看而立已近不惑,吴员外心中急虑。幸得其妻兄长王佟相助,配给药方,方得其子。心中欢喜之下,宠溺万分。从此两家人关系密切,犹如一体。

    这吴差便是吴员外的独子。

    两个年轻人相差三岁余,从小玩耍一同和泥,亲如本家兄弟。

    “哥,我问你个事。”胖子倚住轿边,靠近王睿。

    “说。”

    “这个一条将,到底是什么官阶?什么来头?”

    “……”

    王睿看着殷切期盼的胖子,心中愤然无语。怎么你们都那么多事?书院都白上了?自己不会悟吗?

    唉!凡人。

    两人一路品着姑娘一路说着胡话,不觉间便来到了醉仙楼下。

    相传大周元年,天下初定。四方诸侯奉天子而治天下,九州大地百废待兴。然南荒蛮部趁天下未稳之际大举侵袭边关,烧杀抢掠,屠戮南国。天子大怒,命大将军那简玄鸣兴百万雄兵以伐之。南荒蛮部猖狂溃败,南蛮王聚残部逃出麟趾关,奔散于南荒平原。天朝将帅大胜而归,南国百姓无不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那简玄鸣率众行至壶城,有百姓担来陈年佳酿以慰诸军。时南国凋敝,美酒不足,大将军命人将酒水倒入井中,与众兵将百姓同饮。上苍感其德,遂有仙人显圣降下甘露,具是美酒。将军大喜携手仙人共醉当场。

    后人便在此处立碑表其功,并建一楼阁,名为醉仙楼。

    这醉仙楼到得如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几经扩建,精美古典的南国建筑风情尽显其中。

    入这仙阁品尝美酒佳肴的不是达官贵人便是商贾巨富,没点身份名望的人就算有钱那也进不去。

    两人刚到院外大门处,便有小厮来迎。

    吴差身边时常跟随俩奴,待主人下轿便与轿夫随同小厮去到一旁大棚饮茶等候。

    “嗻,这里规矩真他娘大,要是能带春三秋四一同进去耍耍就好了。”吴差靠向王睿喃喃低语。

    春三秋四两人虽为奴仆,但与吴差一同长大,感情甚笃。即为主仆又似兄弟。

    “注意言辞啊!你打包出来带回去给他们不就得了?”王睿看向缓缓行来的秀雅侍女目不转睛。

    “哥,你这眼神不对啊。”吴差扭腰转到王睿面前指着他的眼睛。

    王睿一巴掌拍开他的脑袋,“你懂个嘚!”

    两位侍女轻纱薄裙,身材曼妙,微微行礼,莞尔轻笑。“两位公子可有预留席位。”

    吴差转身抬头挺胸,腰间摸出一块玉牌递去,“吴外郎的雅间。”

    王睿一惊,凑到他耳边低语,“你居然敢偷你爹的腰牌,姑父发现了不得打死你?”

    “你懂个嘚!没这玩意你我进得来吗?”吴差负手于背挺着肚子,与他老爹模样分毫不差。

    王睿鄙夷一眼,心想就凭老子城南第一才子的名声,这醉仙楼的掌柜听说我来还不得拖家带口沐浴相迎?

    二人且随美貌侍女,走过繁花绿柳的庭院美景,行在金瓦砌玉的蜿蜒回廊。

    来得一处宽阔湖面,一座古木搭建的风雨长桥雕梁画栋,横卧其上。桥的那头有巨石高台矗立,台上一栋三层楼阁灯光熠熠,彩带飘舞。

    通透的楼台配以金缕镂空木屏相隔,各色食客锦衣玉服尽显尊贵。环形阁楼中央有一巨型舞池,婀娜舞者长袖纷飞翩翩起舞,四周鼓乐笙箫乐者弹唱,靡靡妙音不绝于耳。

    待得一曲高潮精妙处,众宾客无不热情洋溢击掌称赞,浓郁的欢愉氛围激动人心。

    “哥,你快些走。舞曲都开场了,都怨你回得这么晚。”吴差听着热闹心急,连连催促。

    “你急什么?男儿大丈夫泰山崩于前且面不改色,何惧无曲呼。”王睿怒其不争,继续调戏面前侍女。

    吴差羞恼,看着前方喝彩又起,回头瞄了眼那不成器的堂兄,一跺脚径自奔向楼阁。

    引客的侍女大惊,挣脱轻浮男子的魔爪,细声喊道,“客人不可疾行。”

    话音未落,欢快奔跑的小胖子一头撞倒湖边一放水客。

    那人猝不及防,哀嚎一声摔进湖里。一旁数位同行惊惧回头看向行凶倒地痛哭之人,然手中未尽之事业依旧如故。

    湖水不深,落水男子挣扎站起,正要上岸,脚下一滑趴伏在地,却又惨遭无妄之灾。

    追来侍女看到眼前一幕,顿时花容失色捂脸尖叫。

    王睿赶来暗叫不好,拉起胖子就要逃离现场。

    湖边几人见状连忙提起裤头,上前围住。一位年青公子指着二人大喝,“没长眼睛吗?这么大个人站在面前都看不见?”

    另一人脱口骂到,“哪家的小子?这么没教养?撞了人还想跑?”

    一人对着旁边侍女怒斥,“你们是怎么领路的?这无毛小子是谁家孩子?让他家长出来说话。”

    围住的几人你一言我一语,纷纷指责肇事欲逃遁者。

    落水男子一脸怒气,好不容易爬到几人身后,正待言语。众人皆捂鼻皱眉四散远离。

    男子惊觉,一嗅衣襟,闻之欲呕,心中由怒转哀,悲从中来,放声嚎啕大哭。

    王睿倍感压力,无奈站出躬身行礼,“兄台赎罪,在下济世医馆王睿,管教不严,愚弟年少无知,冲撞兄台,犯下大错。望兄台怜其年少,饶他一回。所有损失我一并承担。”

    “哦,你打算怎么个承担法?”众人身后传来一男子声音。

    高台上风铃轻荡叮叮脆响,楼阁里金光漫天声乐隆隆。

    一位翩翩佳公子白袍蒲扇,悠然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