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魔头只想当官 » 第11章 天启帝

第11章 天启帝

    如沈红莲算计那般,何淞现在确实慌了。

    他软禁李进忠,是因为这老头打着钦差的名义,一旦真查出来什么东西,把总兵府牵扯进来,那他这个官也就当到头了。

    燕州的水太深,在总兵这个位子上坐的久了,何淞也明白和光同尘这个道理,若想日子过得踏实,该当瞎子的时候就要装瞎。

    可李进忠毕竟是朝廷钦差,他冒着软禁钦差的巨大风险已经极限了,毕竟他也只是想警告一下这位李公公:燕州的事,不是你能干预的,来这里走一趟得了,不该掺和的事别瞎掺和。

    可他如何想得到,那位红莲魔头跟鬼一样的冒了出来,直接就把李进忠给掳走了。

    若是事情到这儿就结束了,何淞觉得自己还能斡旋一下。

    一来,他是为了那位才冒风险软禁的李进忠,出了事“那位自然要保他。

    二来,何淞还有底牌,他觉得自己能对付得了红莲魔头。

    但现在,何悦也被掳走让何淞彻底慌了。

    这是他的长子,也是独子,老何家传到现在,何淞就指望着这个儿子了,现在儿子没了,即使何淞的位子保下来了,将来传给谁?

    “沈红莲,欺人太甚!”

    何淞咬牙切齿,一拳锤在案台之上,将台上笔墨纸砚震翻在地,“本帅何曾得罪过他,他却对本帅连施毒手,当真以为我这燕州总兵是善茬不成!”

    “大将军,事情闹到这里,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

    在他身旁,马副总兵叹道,“为今之计,唯有请‘那位’出手,方可解围。”

    何淞虽然恼怒,可在听到此言之后,还是有些犹豫了:“老马,你不是不知道,那位的胃口有多大。”

    “钱财不过身外之物,命都要没了,还要钱有何用?”马副总兵毅然道,“请大将军决断!”

    何淞站起身来,踱步游走,他时而紧皱眉头,时而愁眉苦脸,但最终开始选择释然。

    “是啊,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

    “搏一搏吧。”

    “我们只能寄希望于此了。”

    ……

    明国京城。

    在湛蓝的夜幕下,明国皇宫的金黄色玻璃瓦重檐殿顶,举目望去,每一庭柱,辄悬宫灯,琼枝玉树在朦胧的光火中显得如梦烟萝。

    星沉月落,鸟雀低语,乾清宫中薄澈如同蝉翼的纱帘随风微动,露出宫阙深处盘龙舞凤的金柱玉设。

    年轻的天启帝深夜依旧未眠,不过他并未如同太祖高皇帝那般勤勉,整日为案牍文书所困,他之所以熬夜加班,是因为要忙着做手上的木工。

    对,木工。

    天启帝对着面前的木雕轻吹一口气,将上面零落的木屑吹散,只留下一尊栩栩如生的木殿。

    如果仔细去看,就会惊讶的发现,这木殿与乾清宫如出一辙,在每一处细节上都一模一样,宛如缩小版的乾清宫。

    这位新登基的皇帝,看起来是一个很好的木匠。

    等他做好手上的木工活,远远观望的大太监才敢微步上前请奏:“陛下,今日还听一下朝政吗?”

    这是天启帝的习惯,他每天要做七个时辰的木匠活,在此期间任何人不得打扰,违令者斩。

    只有在做完木工之后,他才愿意去批改奏章以及打理朝事,如果时间太晚,那朝政也就不管了。仿佛皇帝只是他的副业,木匠才是主业。

    “嗯,念吧。”

    天启帝仔细的观察着面前的木殿,虽然他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木工上,但作为一名立志复兴明国的敬业皇帝,他还是要偶尔听一下朝政的。

    因此,在木工不忙的情况下,他每天会听三件由司礼监与内阁共同筛选出来的大事。

    不过,三件已经是极限了,再多的话就耽误他做木工的时间了。

    “第一件,金军攻打沈州,沈州失陷,辽东总兵贺世贤战死,七万守军全军覆没。随后,金军转攻襄平,辽东经略袁应泰率三万兵马出战,大败而归,襄平失陷,袁应泰自缢。”

    大太监上来就给天启帝来了个重量级的消息。

    沈州与襄平失陷,十万辽东军全军覆没,辽河以东的国土几乎全归金国,明国的边军防线在这群蛮子面前跟纸糊的一样。

    或许,金国下一步的打算就是彻底吞并辽东,跨过山海关剑指明国京城。

    明国,已经岌岌可危。

    天启帝沉默了一会儿,问道:“司礼监与内阁商议出由谁经略辽东了吗?”

    大太监小心翼翼的说道:“叶首辅的意思是,想提拔驻守广宁的王化贞,不过刘阁老与大理寺的左光斗举荐了另一个人。”

    “谁?”

    “熊廷弼。”

    天启帝闭目沉思,比起那位叶首辅,他更喜欢刘阁老和左光斗。因为这二人同属一个党派——东林党。

    新帝登基,东林党可谓是耗尽心血,居功甚伟,如今天启帝坐稳了位置,当然要有所回报。

    不过那位叶首辅,毕竟是当朝第一人,不可忽视。王化贞好像是叶首辅的学生吧,怪不得会得到内阁和司礼监的支持。

    天启帝稍作犹豫,便开口说道:“便依刘阁老和左光斗的意思,让熊廷弼来做这辽东经略吧。至于叶首辅,嗯,提拔王化贞为巡抚吧。”

    从品衔上来讲,经略是巡抚的上司。

    这个答案,叶首辅肯定是不满的。但事情不能从表面来看,辽东那边虽然打了败仗,但还有十五万的家底,而这剩余的十五万辽东军,基本上都掌握在王化贞的手上。

    如果再给王化贞一个经略的名头,等同于是天启帝默许叶首辅成了辽东实际话事人。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估摸着叶首辅那边也没打算一口吞下所有的蛋糕,能捞到一个巡抚算不错的了。

    “行了,辽东的事不必再提,到此为止,下一件。”天启帝对此不甚感兴趣,选择跳过。

    大太监继续说道:“御史方震孺奏请,以少詹事孙承宗代替崔景荣为兵部尚书。其余大臣也认为孙承宗知晓兵事,可在兵部任侍郎。”

    “不准。”

    天启帝没有丝毫的犹豫,当场拒绝。

    孙承宗,是本朝帝师,天启帝当然知道这位有本事,可若是孙承宗去了兵部,谁来给他讲课?

    “此事无需再议,下一件。”天启帝有些不耐烦了。

    大太监不敢引得龙怒,当即说出了第三件事:

    “陛下派去燕州的李进忠,有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