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魔头只想当官 » 第24章 叶向高

第24章 叶向高

    亭台下,两位大儒对弈,优哉游哉。

    汪应蛟执黑子,落在棋盘上:“中涵,沈白的底子,你不会不知吧。”

    才下了不到三十子,方从哲就已经汗流浃背了,以袖拭去额头汗水:“小家伙倒是有趣,连蜀山七老都敢杀,不愧是那位魔道奇女子的学生,胆大包天。”

    “你明知他是魔道还敢让他进文院?”

    “当时准他入文院的可不止我一个,你这就把自己撇干净了?”方从哲盯着棋盘上的困局,愁眉苦脸。

    汪应蛟再落一子,咄咄逼人:“我只是个副院长,你是正的,天塌了个高的顶着,要出事也是你先死。”

    “你有话就直说,不必跟我绕圈子。”方从哲撇嘴道。

    “知我者,中涵也。”汪应蛟笑道,“你跟内阁的老叶,应该还有交情吧。”

    方从哲的动作顿了一下,执白子的手滞于空中:“潜夫,你别告诉我,你想让我动用以前在朝中留下的香火情去帮这沈白。”

    “小沈想在燕州办事,李进忠帮不了他,背后的皇帝也帮不了他,这你我都知道。”

    汪应蛟淡然道,“你以前好歹也是文官之首,现在当政的内阁首辅叶向高,当年也是跟你一起在内阁搭过班子的。你跟老叶提一嘴沈白的事,他在燕州的处境不就好转多了。”

    “你疯了?”方从哲头一次觉得眼前的老友如此陌生,“沈白这化名也好,沈红莲的真名也罢,他是个妥妥的魔道中人,就他现在的处境,不仅得罪了蜀山,还跟燕州那位结了梁子。这样烫手的山芋,我能容忍他在文院待下去就不错了,你还想让我去卖老叶个人情帮他?”

    虽然从内阁首辅的位子上退了下来,方从哲依旧在朝中有着相当庞大的人脉。如今掌权的群臣,有的是他昔日的同僚,有的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学生。

    但这些人脉已经今时不同往日,这些人固然还念着方从哲的人情,但这份人情已经变成了消耗品,用一点少一点。

    朝中的官员念着他这位昔日的内阁首辅,是还记着旧情。但这份旧情,早晚有耗尽的一天,更何况方从哲早已厌倦了政治,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会向京城的官员开口说话的。

    可现在,汪应蛟居然让他为了一个魔头,去消耗一份珍贵的人情。

    汪应蛟沉默了许久,不作回答,落子于棋盘上,之前他一直在棋盘上牢牢的占据着优势,但这一子的乱来,却是给了方从哲喘气的机会。

    随着棋盘上的棋子逐渐增多,汪应蛟越下越糊涂,最后甚至陷入了劣势。

    但方从哲看的出来,对方是在故意相让。

    汪应蛟的棋术,纵然是比起那位大国手陈谦寿也不多相让,如今却要输给一个臭棋篓子,明显是故意的。

    方从哲忍不住问道:“你就这么看好沈白?”

    汪应蛟顿了一下,坦言道:“四十多年前,我欠了他老师一个人情。如今他老师死了,我想还给他的学生。”

    方从哲一惊:“你还与那位奇女子有交情?”

    汪应蛟叹道:“当年我在晋州任按察使,得罪了晋州都指挥,险些死在微服私访的路上,是那奇女子路过救下了我。这救命之恩若是不还,我躺进棺材的时候都闭不了眼。”

    方从哲无奈道:“那你动用你自己的关系帮他不行吗,你一个太子少保,不至于这点人脉都没有吧?”

    汪应蛟苦笑道:“还真没有,想我死的人,比想我活的多得多。”

    方从哲摸了摸鼻尖:“那确实,你这性子忒能得罪人,当年狠起来连我都敢弹劾。”

    汪应蛟的傲,贯彻了他几十年的官途,出了名的冷面无情,只要他觉得对方危害到了朝廷,管你是谁干就完了。

    他在位之时,谨慎收支、杜绝浪费,国库的银子有一半是他攒下来的。皇帝陛下的乳母客氏对墓地的要求超过了制度,汪应蛟宁可得罪皇帝陛下也坚决不准。恰逢有人说他年老不能干事,他七次请辞,拂袖卸任。

    “罢了,也就是你了。”方从哲叹息道,“我会去找老叶提一嘴沈白的事,不过老叶会不会再给我面子我就不知道了。”

    汪应蛟释然笑道:“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你方中涵出马,叶向高还能不给面子吗?”

    方从哲摇了摇头,不作多言。

    想找叶向高这样的人物讨要一份人情,又岂是易事?

    但为了汪应蛟,这个口他不开也得开。

    沈太白也好,沈红莲也罢,只希望你别让老夫失望。

    ……

    明国京城笼络在烟雨之中,朦胧春色醉华都,雨水顺着文华殿金黄琉璃瓦沿滑落,如珠帘般砸落在石阶上,溅起雨露纷纷。

    殿内案牍之后坐着绯袍白发的老人,他手持一支狼毫,批改着堆叠如山的折子。殿内同僚皆已离去,唯有他守着一盏孤灯不眠不休的辛劳。

    年过花甲的老人难免有些扛不住通宵达旦的作息习惯,在无人的时候,他佝偻的身躯,浑身上下都在透露着疲倦。

    一直到子时的时候,他方才想起来尚未进食,从袖口掏出半块剩下的高粱饼子掰开咀嚼,就这么把一顿晚饭给对付了。

    叶向高,字进卿,内阁首辅,东林党魁,两度为相的他是当之无愧的百官之首。

    老人收拾完眼前这一摞折子,随手拿起了一封信件,看到标题后不由来了些许兴致。

    “燕州文院方中涵致,台鉴进卿亲启”

    “方从哲?这老小子怎么想起来给我写信了,准没好事。”

    叶向高笑了笑,拆开书信查阅。

    “久不通函,至以为念。”

    “时令问候春寒料峭,善自珍重。阳春三月,燕语莺歌,想必神采奕奕。吾于燕州安好,望君无忧。”

    “吾有一后生名曰沈白,字太白,于钦差燕州巡镇之任上,吾于潜夫甚是器重,倚为传人。”

    “台鉴贵为文首,居内阁而辅帝,位高权重。若台鉴不嫌,还望对吾之后生照顾些许,甚是感谢。”

    “聊布往怀,君其祥之。”

    看完这封信,叶向高不由揉了揉眉心。

    “请我帮忙照顾学生,方从哲啊方从哲,你倒是会给我找事,也罢,昔日共事的交情,帮你一次倒也无妨。”

    “沈太白?这名字我怎么没听过,怎么还是个钦差,燕州的钦差不是只有李进忠吗,我记得这李公公不是被一个叫沈红莲的魔头给掳走了……”

    “等会儿?”

    叶向高突然反应了过来,把前因后果都想明白了。

    “方从哲,你都快入土的人了,不老老实实的在燕州待着,让我帮你照顾一个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