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生活之旅 » 家乡

家乡

    2022年2月4日《家乡的“家”》

    小时候,家是故乡,故乡就是家。童年时光的所有美好,都印刻在故乡的每个角落里。此刻,脑子里满溢着儿时的记忆,阳光穿梭过树林的朦胧光线;腰间系着跳绳,手里拿着小木棍,抽着鼻涕擦汗赶牛的样子;树上刻上的字,展示着爬树的技能和心里的小秘密;小土堆上各式各样的“宝座”;放学后的捉迷藏,一藏藏一晚;冬天弹玻璃球冻裂的手;袖子脏的蹭亮的花棉袄;夏夜里,坐在台阶上数星星,那星星亮的足以照亮内心。

    后来,家是父母所在的地方。放假回来一桌子丰盛的饭菜;有暖阳的房间,以及父母的唠叨。记忆里只有融融的暖意,却少了很多细节的记忆。

    再后来,毕业了,工作了,该谈婚论嫁了。突然,迷茫了…因为想要一个家,不知为何家变得不属于我了。因为工作了,有赚钱的能力了,不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依靠父母了,不再认同父母所有的想法,就是父母口中的“翅膀变硬了”,想单飞了。

    再后来,结了婚,有了自己的小家。但新家,新人都需要磨合。才发现房子是需要认真打理的,脏乱会让人心情不愉快;新人也会有摩擦,吵架闹脾气,才发现家有时候也会不像家。婆家环境不熟悉,娘家已经退出,新的小家也会冷清清,一度又觉得结了婚没了熟悉的家。

    再后来,有了孩子。小家变得热闹起来,新家的每个角落都熟悉,新人也变熟悉,而孩子有与生俱来的归属感,是这个小家赋予他的。

    现在,新家、娘家、婆家都已熟悉,我变成了有三个家的人。而故乡依然在那里,每一次回去,都勾起满满的回忆,连萧瑟的土路、破败的土房、儿时的玩伴、家乡的人们、落日的余晖都美的让我感动。这个曾经的家,这个让我有归属感的小小村落,永远都牵动着我的心。

    2022.2.5

    过年天天吃的肚子溜圆,晚上在桥北,本想回家清净的学习,没带钥匙,只能回市区。决定走着回,一是为了锻炼,二是为了消食儿。

    一个人走路的感觉,把我拉回了前几年读《一个人的朝圣》这本书时的感觉,回想不起来多少细节,却依然记得下班独自走几公里路回家,只是为了陪伴书中的主人公,陪着他一起行走在路上,那种坚毅、坚持、坚强的决心。读每本书,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和感想,那种情绪体验会留存在记忆深处,经久不息。

    车子穿梭而过的街道,静静地等绿灯的亮起,看着数字一秒一秒的减少;你看那彩色的烟花,你听那响声;路边色彩斑斓的路灯,动静交替的城市。整个城市的热闹都与我息息相关,整个城市的热闹都与我毫不相干。即使环境再嘈杂,内心的宁静让我觉得这个世界静,静而美好。

    走在彩虹桥上,看着星星点点,月亮高挂,桥下冻裂的冰,思绪万千。背诵一首苏轼的《水歌调头•丙辰中秋》,何其幸运不用受相思之苦。亲朋好友都在身旁,时刻团聚着,感慨时代变迁,感恩家人给予的幸福。用走路的一个多小时背诵一首诗,开启了两全其美的新模式。

    享受过年热闹的气氛,也享受在路上独自一人行走的时光。夜深人静的时候,听着孩子均匀的呼吸声和老公的鼾声,我独自静静地思考着,或者发呆,或者读书,或者写字。生活中总该有坚持做下去的爱好,这些爱好让每一天都是那样的有力量,那样的有所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