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九万里 » 第二十四章 梨园弟子遍天下

第二十四章 梨园弟子遍天下

    梨园,多么熟悉的名字,多么让人肃然起敬的名字……

    梨园弟子遍天下,门楣石匾高挂悬。

    华清宫,梨园,便是后世无数戏曲人的祖源之地。

    这里有来自大唐各地的奇人异士,这里便是大唐最高艺术殿堂,对后世有着无与伦比的影响力。

    无论是众多诗人的诗中,都可见开元气吞万里,到处盛世之光。

    “璿儿,你可知这梨园弟子多少人?”

    李隆基看着有些发呆的李璿,笑着道。

    “儿不知。”

    李璿收回心绪,毕恭毕敬道。

    “内外教坊,宫廷梨园,女乐一万三千余众,男乐三千七百余众。”

    “这些人,都是朕亲自调教,个个皆是人间妙人儿。”

    李隆基心情非常不错,说到此,脸上也尽是洋洋自得。

    如果你不是皇帝,那绝对是天下绝巅艺术大宗师。

    可是作为一个皇帝,不问朝政,醉心此道,非民之福啊!

    李璿叹了一口气,但在李隆基面前,也只能在心中吐槽几句,表面却谄媚道:“圣人德才兼备,乃万古唯一的音律大家。”

    “哈哈哈!”

    “说得好,如果有喜欢的乐师,告诉朕,朕赏赐于你。”

    李隆基十分豪爽,对于这个儿子,越看越喜欢。

    “儿可不会客气,只要圣人别不舍得就是。”

    李璿随着与李隆基的关系逐渐加深,胆子也大了不少。

    “好小子,走,朕带你长长见识。”

    李隆基拉着杨玉环率先走了进去。

    李璿见状,随即跟上。

    莺莺燕燕,万紫千红,好一个人间仙境,亦不过如此吧!

    不得不说,做昏君,还是非常有情可原的事。

    毕竟,这阵势,谁受得了?

    一路走来,个个少女犹如出水芙蓉,千娇百态。

    有胡姬,有戎女,有彩衣飘飘的九天仙子,也有充满异域风情的各族番邦美女。

    “来璿儿,朕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李龟年,李鹤年,李彭年。”

    “他们兄弟三人都是朕这梨园之中的佼佼者,能歌善舞,诸般乐器,也是样样精通。”

    李隆基突然喊道,指着面前三名中年男子道。

    “久仰大名。”

    李璿顿时心中一惊,此言乃出自真心,而非客套。

    李龟年,号称大唐乐圣。

    古代,但凡能够称圣之人,皆是牛人。

    “齐王殿下的大名,我们三兄弟也同样如雷贯耳。”

    李龟年哈哈一笑,十分热情道。

    “龟年,你带着齐王四处转转。”

    李隆基微微一笑,说完便拉着杨玉环离开了。

    “殿下这一次来,可是有福了。”

    李龟年做了一个请的手势,然后边走边谈道。

    “福从何来?”

    李璿顿感莫名其妙,不解道。

    “公孙小娘子来梨园了,圣人亲临,公孙家的独门绝技,公孙剑舞定当重现人世了。”

    李龟年捋了捋胡须,满脸期待道。

    公孙剑舞?

    是大诗人杜甫剑器行之中,那个公孙家吗?

    “是公孙大娘子吗?”

    李璿也是心情澎湃,这又是一位大牛人啊!

    能够让大诗人杜甫念念不忘的惊世绝技,真不知是何等神乎其技之舞?

    “公孙大娘子?”

    “公孙大娘子早已年迈,退隐多年。”

    “这位公孙小娘子是她的孙女,公孙嫣。”

    “因为排行十二,所以也常被称为十二娘子。”

    “公孙剑舞,结合了剑器与浑脱之美,冠绝当世,乃公孙家独门绝技。”

    “殿下说,这是不是福?”

    李龟年先是愣了愣,然后随之反应过来,大笑起来,解释道。

    十二娘子?

    公孙嫣?

    “本王十分期待。”

    李璿记下了这个名字,笑了笑道。

    在李龟年三兄弟的引领下,李璿真是大开眼界。

    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乐器,足有数百种,许多在后世早已失传。

    总体上大致分为三种,击奏,吹奏,弹奏!

    而梨园子弟可不仅仅只是这些,有歌唱家,有舞蹈家,还有各种表演家,杂耍家,几乎囊尽了天下英才。

    凡是这世间有的艺术,几乎都能在此寻到。

    这世间没有的艺术,梨园之中如果也没有,那便是真没有了。

    “听闻殿下也是此道高人,不知是否有幸一睹为快。”

    李龟年陪着李璿逛了半晌,最终忍不住道。

    齐王才华绝世之名,已经从长安传自四方。

    相信用不了多久,齐王之名也会名动天下。

    “关公面前,岂敢耍大刀。”

    “乐营将乃当世音律大家,本王不过是一时雅兴罢了。”

    李璿谦虚道,婉转的拒绝了。

    〔梨园,皇帝李隆基亲自担当崖公,相当于当代校长,其下又设有编辑,乐营将,其后则是各部梨园子弟。〕

    又逛了一会,李隆基派人传召,宴会要开始了。

    李龟年几人只好与李璿前往梨园后方的大殿,那里是专门为圣人预留,用来设宴与休息的宫殿。

    “拜见崖公。”

    梨园之中一众受邀的各行大家,纷纷对着上方的李隆基道。

    “无需多礼。”

    “梨园之中只有崖公,没有皇帝。”

    “大伙儿只管尽情高歌,尽情饮酒。”

    李隆基早已换了一身便服,此刻俨然成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而非那个铁血无情的帝王。

    就连杨玉环也是一系素衣,没有平日里那般衣装华贵,更无半点胭脂水粉点缀。

    即便如此,她依旧是那般夺目耀眼,美的不可方物。

    随着美妙的音律响起,一群翩翩舞者入场,为宴会拉开了帷幕。

    有人谈笑风生,有人吟诗唱曲,也有人醉意朦胧,纵情高歌。

    随着宴会逐渐进入了高潮,一名身着戎装的女子,英姿飒爽的走了进来。

    她手提荧光剑,身披劲旅甲,瞬间成为了全场的焦点。

    没有任何乐声,也没有任何开场白。

    整个大殿鸦雀无声,这一刻,她成为了全场唯一的主角。

    随着她那灵动的身姿游动,手中的荧光剑好似活了过来一般。

    声声剑鸣,犹如万鸟朝凤,发出一声声悦耳的风声。

    漫步大殿舞台之上,身后好似一片残影,让人目不暇接。

    一舞天下倾,再舞倾人国……

    随着剑落,她对着上方的李隆基拜道:“公孙嫣,拜见崖公,拜见崖母。”

    啪啪啪啪!

    大殿之中,众人这才回过神来,纷纷开始鼓掌喝彩。

    李璿被宛如雷霆般的掌声惊醒过来,这就是传说中的剑舞吗?

    李隆基的眼神,也是一刻也没离开过公孙嫣的身上。

    好一个俊俏的小娘子,与玉奴的美不一样,各有千秋啊!

    “此剑舞可震万古。”

    “齐王文采斐然,何不赋诗一首助兴?”

    杨玉环自然清楚身边人的德行,当即开口道。

    “对,绝世之舞,当配绝世之诗。”

    李隆基感觉身旁有一道冷冷的寒光射来,连忙收回目光,哈哈一笑道。

    “……”李璿。

    再这样下去,不如这唐诗三万篇自己来写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