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九万里 » 第三十二章 寿王兄是个好人

第三十二章 寿王兄是个好人

    “寿王兄是个好人。”

    李璿不清楚李林甫到底想干什么,只能毫无营养的回了一句。

    好人?

    “寿王殿下的确是个好人。”

    李林甫先是愣了愣,随之似乎想到了什么,哑然失笑道。

    “右相请本王来,不会就为了说这些吧?”

    李璿看着李林甫,也是笑着道。

    “说起来,我也是皇室宗亲。”

    “论辈分,殿下还要称我一声叔公。”

    李林甫并没有回答李璿的话,而是聊起了家长里短。

    是这样吗?

    仔细搜寻了一下记忆,李璿还是没有半点头绪。

    似乎看出了李璿的疑惑,李林甫耐心解释道:“我之曾祖长平王,乃高祖皇帝之族弟。”

    “右相既是宗亲,更应该明白,我们本不该相见。”

    李璿算是认可了李林甫的说法,因为对方完全没必要拿这个来骗自己。

    “殿下尽管放心,这条街都被金吾卫清理干净了。”

    “哪怕是公卿大臣见到,也会绕路走,就算是一只苍蝇都飞不进来。”

    李林甫夹起一块肉,悠闲自在的品尝起来。

    好大的威风!

    连金吾卫都能驱策,不愧是权相。

    “既然右相有此雅兴,本王岂能扫了右相的兴致。”

    李璿不知道这李林甫到底是想做什么,但既然来了,对方又一直兜圈子,自己奉陪便是。

    “我不能喝酒,殿下可自便。”

    李林甫看着端着酒杯的李璿,叹了一口气,端起酒杯,放在鼻子下,闻了闻,一脸陶醉。

    李璿当即觉得有点尴尬,端着的酒杯,喝也不是,不喝也不是。

    这人有病?

    不能喝酒,把自己请来,又弄一桌子酒菜?

    我管你喝不喝!

    “这酒中莫非有毒?”

    李璿看了看杯中美酒,香气扑面而来,又看向李林甫笑问道。

    “是否有毒,饮下便知。”

    李林甫也是一脸笑意,打量着李璿道。

    “好酒。”

    李璿直接仰头一饮而尽,然后赞不绝口道。

    毒杀自己,除非这家伙疯了。

    “殿下好酒量。”

    李林甫眼神露出一丝希冀之色,十分欣赏道。

    波澜不惊,胆色过人!

    哎!

    再想想那个怂瓜,甚是心酸亦心寒。

    “这酒也喝了,如果右相不想取本王性命,那便告辞了。”

    面对这个看似风烛残年的老人,李璿心中总有一种心惊肉跳的感觉。

    李林甫纵横官场一生,又岂能听不出弦外之音,见李璿起身欲要离去,笑着道:“年轻真好,我当年也如殿下这般勇者无畏。”

    李璿听闻这句夸赞,并没有停下脚步,根本不为所动。

    “殿下就不想知道,是谁子午道袭杀殿下?”

    见李璿走到了大门前,李林甫有些意外,再也无法保持风轻云淡,连忙开口道。

    早这么干脆不就完了?

    莫非,人上了年纪,都这么啰嗦吗?

    “本王自然想知道,只是右相敢说吗?”

    李璿走了回去,屈膝跪坐而下,看着对面的李林甫,质问道。

    “殿下进来时,我不就已经告知了吗?”

    李林甫放下了筷子,有些戏谑道。

    可很快他就笑不出来,因为对面的李璿,并没有他想象中的吃惊,反而十分淡定。

    “那就是他了。”

    李璿原本只是猜测,现在便彻底坐实了心中所想。

    起初自己一直怀疑东宫,可后来转念一想,又否定了这个想法。

    因为李亨这样做,不但得不到任何好处,反而会让李隆基更加忌惮猜忌。

    那自己如果横死,对谁更有利呢?

    没来见李林甫之前,自己也一直没怀疑过绿帽王。

    毕竟这货一直都是人畜无害的样子,可以称得上是大唐怂王之王了。

    但李林甫从自己进来,便问自己寿王。

    这就很有意思了,毕竟如果说对寿王的理解,他李林甫才更清楚才是,又何必问自己?

    他是无聊吗?

    今晚他请自己来,断然是经过深思熟虑之举。

    所以自己起初也把目标放在了诸王身上,但到底是哪个,一时间也有些拿不准。

    但见了李林甫之后,短短几句话,自己便已经猜到了是寿王。

    投名状吗?

    倒也不难理解,毕竟能干出这样的蠢事,也着实是个不靠谱的主。

    “殿下聪慧。”

    李林甫算是默认了,聪明人之间说话,往往不需要太过直白。

    “本王若是没记错的话,右相可是一直坚定站在寿王那边,今日何以如此?”

    李璿想了想,费解道。

    “旧主之恩,此生不忘。”

    李林甫叹了一口气,老眼露出追忆之色。

    “那右相,现在又忘了吗?”

    李璿感觉有些好笑,这家伙说话真是自相矛盾啊!

    “我命不久矣!”

    “这一次,也保不住他了。”

    “虽说有愧旧主之恩,但终归要为家人做点什么。”

    李林甫十分伤感,宛如一个做错事的孩子,低着头。

    “右相权倾朝野,何必如此自谦。”

    李璿对于李林甫的境遇并不感兴趣,也没办法感同身受。

    至于他口中的旧主,应该是生前同样十分受宠的武惠妃,寿王之生母。

    “殿下真以为圣人,会将全部朝政授予我一人?”

    李林甫露出一丝苦笑,看着李璿问道。

    “莫非不是?”

    李璿也终于有了惊讶之色,不解的看着李林甫反问道。

    “尚书左丞林招隐是何人,殿下应该很清楚。”

    “中书舍人尹凤祥,黄门侍郎黎敬仁又是何人,殿下应该也知道。”

    “三省拟定章程,最终上奏天子御前,需先转呈内侍监高力士,小事自决,大事圣裁。”

    李林甫知道李璿一直久居王宅,对于朝局所知甚少。

    “本王对朝政之事,并无兴趣。”

    “平生只爱附庸风雅,醉心舞乐。”

    李璿第一次觉得看不透一个人,对于李林甫,更是戒备无比。

    这家伙,可是一个十足的狠人。

    虽然他说的很惨,但自己一个字都不敢信。

    因为相信他的人,这会估计坟头草都三尺高了。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殿下对我,似乎心有芥蒂。”

    李林甫看出了李璿的敷衍,但并没有生气。

    本王是有芥蒂吗?

    本王是对你敬而远之好吗?

    李璿自然清楚,李林甫的确很快就要病死了。

    具体记不清了,反正就这二三年的样子吧!

    “右相刚刚所言,莫非是寿王遇到了麻烦?”

    李璿并不想听李林甫倾述衷肠,转移话题道。

    “我倒是知道他怂,但实在没想到他又怂又蠢。”

    “真以为自己能够做的天衣无缝,愚不可及。”

    “高力士手中掌握着大唐最庞大的情报组织,圣人表面不动声色。”

    “实则暗中早已追查此事多日,他们已经将目标锁定了寿王。”

    “私下豢养死士,十分正常。”

    “但只能放在暗中,不能摆上台面。”

    “此举不但触怒圣人,更是得罪了天下所有贵胄公卿。”

    李林甫深感无力,怒其不争,哀其不幸道。

    李璿对李林甫的话,深感认同。

    政治斗争,那就光明正大的较量。

    今天敢明目张胆刺杀一位亲王,明日谁敢保证这个疯子不会袭杀自己?

    以后又会不会,再发动一次玄武门之变?

    当然,如果真有发动政变的实力,那就不是人人喊杀了,而是跪下顶礼膜拜。

    比如太宗,比如糟老头子……

    “右相若想救寿王,应该进宫去向圣人求情。”

    “来找本王,又有何用?”

    李璿揣着明白装糊涂,并不买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