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九万里 » 第四十九章 这天,就快要变了

第四十九章 这天,就快要变了

    李亨正在花园之中舞剑,步伐轻盈,姿态柔和。

    “殿下。”

    李甫国走了过来,轻声道。

    “嗯。”

    李亨继续舞剑,并没有停下的意思。

    “杜侍郎来了。”

    李甫国眼神有些阴郁,低着头道。

    “当啷!”

    李亨手中的宝剑应声脱手而出,掉在了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响声,看着李甫国道:“他来作甚?”

    “那我去赶他走。”

    李甫国试探性问道。

    李亨眉头紧锁,杜鸿渐可以算是自己在朝中为数不多的亲信大臣了,仅次于两部尚书。

    更重要的是,他出身濮阳杜氏,虽不及那几家顶级世家,但也不容小视。

    城南韦杜,去天三尺!

    〔此城南可非彼城南,而是指南内!太极宫为西内,李治时期权利移至大明宫被称为东内,至玄宗移至兴庆宫,以夹城复道贯通两宫,至此兴庆宫成为大唐新的政治权利中心,被称为南内。〕

    “应是有大事,让他进来吧!”

    李亨素来忌讳与朝中大臣往来过密,但来都来了,再把人轰走,岂不是寒了人心?

    “遵令。”

    李甫国应命之后,却欣然离去。

    没大多会,户部侍郎杜鸿渐便一路小跑过来,对着负手而立的李亨拱手一拜道:“参见殿下。”

    “之巽,突然来访,莫非发生什么大事了吗?”

    李亨转过身来,满脸笑意,扶起杜鸿渐道。

    杜鸿渐撇了一眼地上的宝剑,当即跪下道:“殿下,犬子杜威犯了点过错,被京兆府拘押,臣求殿下出手相救。”

    “杜威?”

    “京兆府?”

    李亨脸上的笑容僵硬住,但很快又如常道:“孤还以为什么大事,就这点事,你堂堂户部侍郎,亲自去一趟,那京兆府还敢不卖你一个情面?”

    “殿下有所不知,如果真是京兆府,那臣又岂敢来叨扰殿下。”

    杜鸿渐死活不肯起来,任凭李亨如何扶,都要铁了心跪着的哀求道。

    “齐王?”

    李亨只是微微一思量,便想到了关键所在,当即沉声道。

    “殿下睿智,犬子便是被齐王抓去,京兆府他们不敢得罪齐王,臣也亲自去了一趟齐王府,可是……”

    杜鸿渐老泪纵横,话还没说完,就被打断。

    “吃了闭门羹?”

    李亨直接道,脸色更加阴沉了几分。

    “殿下神机妙算,老臣佩服。”

    杜鸿渐只能恭维道。

    算个屁,别说你,孤亲自登门,也一样吃了闭门羹。

    李亨心中有些恼火,但还不至于因此失去方寸,只得看着杜鸿渐道:“你想让孤怎么办?去求齐王?还是去求圣人,让圣人知道你杜鸿渐,户部侍郎是孤的心腹大臣?”

    “殿下……我……”

    杜鸿渐额头布满了汗珠,看着面前神色冷冽的李亨,支支吾吾道。

    “本王之前就想交好他,亲自登门,与你一样吃了闭门羹。”

    李亨十分坦然,语气阴冷道。

    “齐王真是狂妄至极,连殿下都敢拒之门外,实在不成体统。”

    杜鸿渐连忙抱打不平道。

    这事,自己也听说了。

    毕竟,齐王开府之日,许多朝中大臣都去了,可惜都与太子殿下一样,全都吃了闭门羹。

    “孤也知道,他是圣人推出来的一颗棋子,想借此敲打孤。”

    “所以一直都让他三分,不愿与之计较。”

    李亨再次弯腰,下扶杜鸿渐。

    杜鸿渐也知事不过三,如果自己再不起来,那就是不识抬举了。

    于是只能站了起来,对李亨道:“既然如此,早晚必成大患,殿下何不尽早除之?”

    李亨听闻,却摇了摇头道:“圣人捧他,若是这个时候出了任何意外,孤都难辞其咎。”

    自己何尝不想除掉这个祸患,可除之易,收场难。

    圣人生性凉薄,骨肉亲情,在他心里又算得了什么?

    自己不想步李瑛之后尘,更不想坏了谋划多年的大计。

    “殿下,话虽如此,但勿要忘了太宗时期,诸王夺嫡之惨痛教训。”

    “遍数青史,至尊之位,莫不窥之。”

    为了救儿子,杜鸿渐也是豁出去了,言简意赅道。

    李亨双拳紧握,额头更有青筋跳起。

    十几年来,自己事事恭顺,凡上有所令,无有不从。

    可这老不死的东西,依旧对自己不放心。

    “时机未到,暂且隐忍。”

    “孤已经忍了十几年,决不允许任何人坏了孤之大计。”

    李亨眼神闪烁着危险的光芒,看着杜鸿渐,一字一句道。

    “殿下,那犬子……”

    杜鸿渐想到自己最疼爱的儿子,不由有些悲戚道。

    “之巽,儿子没了可以再生。”

    “若是坏了大计,我们都将死无葬身之地。”

    “你可明白?”

    李亨眼神炯炯有神的盯着杜鸿渐,好似一只噬人的猛兽,恶狠狠道。

    杜鸿渐虽然心都在滴血,但只能咬碎了牙道:“殿下放心,臣有分寸。”

    “嗯,之巽,你要记住。”

    “成大事者,万不可有妇人之仁。”

    李亨拍了拍杜鸿渐的肩膀,恢复了平静,笑了笑道。

    “臣谨记殿下教诲。”

    杜鸿渐心中叹了一口气,自己的确被扰乱了心神。

    但事关儿子安危,天下又有多少人能够视而不见?

    不过,在杜氏生死存亡面前,纵使万分不舍,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或许,这就是威儿的命吧!

    “安西那边的计划出了点差错,前往葛逻禄的密使,可有消息?”

    李亨露出思索之色,然后忽然问道。

    “葛逻禄王已应承下来,前提是大食那边要出兵,并创造可乘之机,如果不堪一击,盟约作废。”

    杜鸿渐四处望了望,然后小声道。

    “近年来大食国力日盛,对大唐西域一直虎视眈眈。”

    “有石国王子携带的安西军的详细情报,他们断然不会放弃这个天赐良机。”

    “只要高仙芝一死,王正见作为安西副大都护,必能接任安西节度使。”

    “虽然多了郭子仪这个变数,但改变不了结局。”

    李亨眼神阴冷,十分笃定道。

    “安思顺已经成功拿下了朔方,若此筹谋无误,再得安西,殿下必将如虎添翼。”

    “陇右军在石城之下死伤惨重,短时间内想要恢复巅峰战力,绝无可能。”

    “若进展顺利,除掉安禄山,拿下河北,河东两地之后。”

    “殿下便能一呼百应,成为新时代圣主明君。”

    杜鸿渐非常聪明,当即谄媚道。

    “河东与河北不可操之过急,先让南诏与剑南那边动起来。”

    “圣人临朝数十载,在天下的威望,非一时一地之危可动摇。”

    李亨望着蔚蓝的天空,尽情享受着温和的阳光。

    这天,就快要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