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九万里 » 第七十二章 剽窃者李太白

第七十二章 剽窃者李太白

    李璿精心准备了许多蔬菜与肉片,不少蔬菜很早以前就存放入了冰窖之中冷藏。

    不少香料,调料,都是由商贾从遥远的西域甚至是大食商人,从欧洲转卖过来。

    “殿下,这是什么?”

    崔莹看着面前奇形怪状的餐具,满是狐疑。

    “这是鸳鸯锅,我找长安最有名的铁匠特制而成。”

    “这里面红色的汤汁,味道有点辣。”

    “白色的是原滋原味,味道适中不辣。”

    “这些肉片肉丸,各种蔬菜,都可以选择喜欢的品类丢进锅中,涮熟之后,入口即食。”

    李璿一旁夹菜与肉丸,丢进面前火炉上的鸳鸯锅之中。

    “有趣。”

    崔莹有学有样,感觉奇奇怪怪的知识,又增加了。

    没多大一会,崔莹便开始浅尝吃了起来。

    只是很快,她就大呼好吃,开始尽情享用起来。

    与李璿相谈甚欢,大殿之中,时而响起两人的笑声。

    李璿也是出口成章,偶尔会说个小笑话,逗的崔莹捧腹大笑,乐开颜。

    “殿下……”

    就在这时,南霁云走了进来。

    “何事?”

    李璿知道,南霁云轻易不会打扰自己。

    “王府外,来了几个外乡不良人。”

    南霁云如实禀告道。

    “不良人?”

    李璿愣了愣,一时间有点没反应过来。

    这不良人,也是什么大人物吗?

    不过是小角色,没必要打扰自己才是。

    “他们说押了一个冒犯殿下的犯人前来,听从殿下治罪。”

    南霁云继续开口道,停顿了一下,补充道:“那犯人叫李太白。”

    “李白?”

    李璿手中的筷子直接就掉在了地上,下巴差点没惊掉。

    这李白好端端的,怎么就成了冒犯自己的犯人了?

    “那不良人说,李白剽窃殿下的诗句,被徐州刺史当场拘押。”

    “哦对了,还有一个自称高适的人,说是想谒拜殿下。”

    南霁云不慌不燥,继续禀报道。

    “高适?”

    李璿直接站了起来,朝着王府大门急速奔跑而去。

    “李白……”

    “李白……”

    “本王来了……”

    李璿走出王府大门,看着带着枷锁的李白,连忙走了过去。

    “拜见齐王殿下。”

    几名不良人,立刻拱手一拜,心情激动不已道。

    “徐州不良人是吧?”

    “来人啊!”

    “把这几人,拖下去砍了。”

    李璿看着几名不良人,脸色阴冷,勃然大怒道。

    一群王府亲卫,当即将几名不良人团团围了起来。

    几名不良人当场就傻了,这什么情况?

    自己是千里送人犯,不是来千里送人头啊?

    “殿下饶命啊!”

    几人连忙跪下,不断磕头求饶。

    “还有那该死的徐州刺史,本王不会饶恕他。”

    “太白与本王乃生死之交,尔等怎能如此轻辱之?”

    李璿打开了李白身上的枷锁,顿时怒喝道。

    “咳!”

    “殿下,还请不要迁怒于他们。”

    “他们也只是奉命行事。”

    “一路走来,他们也没太过为难于我。”

    李白看着几名不良人,出言为其求情道。

    “哼!”

    “既然太白开口为尔等求情,本王便饶了你们。”

    “滚回去,告诉徐州刺史,如果不给太白一个交代,本王定要他罢官消爵。”

    “滚……”

    李璿看着几名不良人,一副怒不可遏的样子道。

    “我等立刻就滚,必将殿下之言转达。”

    几名不良人如蒙大赦,屁滚尿流的就飞速逃离了。

    “殿下大恩,请受太白一拜。”

    李白见李璿如此维护自己,心中颇为感激,刚想跪下拜谢,却被拉起。

    “生死之交,莫逆之情,太白莫非是觉得本王,无情无义吗?”

    李璿拉着李白,情真意切道。

    “殿下……”

    李白很想说,你就是无情无义之人,但还是把话咽了回去。

    此时此景,说这样的话,实在太煞风雅。

    “这位是?”

    李璿明知故问的看着一旁站着的高适,疑惑道。

    “草民高适,拜见齐王殿下。”

    高适拱手一拜,不骄不傲道。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三十五,高君?”

    李璿连忙扶起高适,满脸惊讶道。

    “惭愧,没想到殿下也听过高某。”

    高适一直表现的诚惶诚恐,并没有李白那种才高八斗的气势。

    “整好。”

    “本王弄了点新玩意,请李使君,与高君一同品尝一二。”

    '李璿一手拉一人,直接就朝着王府走去。

    等待三人来到大殿,崔莹还在吃着火锅,显然对此爱不住口。

    “我来介绍,这位是崔娘子,韩国夫人之女。”

    “这位是李白,给贵妃娘娘写诗的李白。”

    “这位是高适,高大诗人……”

    李璿松开两人的手,让两人入座。

    然后便吩咐下人,再次送来了两份火锅菜系与炉子。

    “见过李君,高君。”

    崔莹放下手中的筷子,打了招呼道。

    “崔娘子。”

    李白与高适相互看看一眼,丝毫不敢马虎大意,连忙打招呼道。

    四人一直闲聊,很快就聊的热火朝天。

    火锅美酒,诗歌助兴……

    让李璿没想到的是,崔莹的歌声竟然如此动人。

    这是他听过最好听的声音,简直就是天籁之音。

    她所唱的楚歌,极具古典优雅之美,又兼具悦耳醒目之娆。

    一首山有扶苏,一首山鬼,唤得满堂彩。

    酒足饭饱之后,高适直接站了起来,对着李璿跪下一拜道:“高适满腹经纶,只想为国略尽绵薄之力,求殿下引荐。”

    大殿安静下来,李璿,崔莹,李白三人的目光皆看向了高适。

    李璿看着下方跪拜的高适,只是感到惊讶,并不意外。

    而李白,则是看着高适,感到十分陌生。

    这还是自己认识的那个高三十五吗?

    崔莹看着这一幕,乖巧的吃着火锅,并没有打扰。

    “你想入仕?”

    李璿放下手中的酒杯,看向高适道。

    “毕生所愿,万死无悔。”

    高适态度十分坚决,对着李璿道。

    “为什么会选本王?”

    李璿看着高适,发出了灵魂拷问。

    高适只是稍微思量一二,便立刻坦诚道:“因为高适没有选择了,否则也不会出现在这里。”

    “很好,高君很坦诚,本王十分欣慰。”

    “明日到京兆府接任长安县令,五品之职,虽不高,但权重。”

    “能不能做得好,能走到哪一步,就要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李璿端起酒杯,遥遥对着高适一敬,然后仰头一饮而尽道。

    “谢殿下,高适绝不会辜负殿下之恩。”

    高适顿时感动的痛哭流涕,双目通红,叩首一拜道。

    飘零半生,别说五品,连八品小吏,自己都没有做过。

    最多,也就是个九品县尉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