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赤心追魂 » 第五章 名声所累

第五章 名声所累

    据说这孩子一参加考核,就震惊了所有导师。

    只因他所写的字,用笔走龙蛇、铁画银钩都不足以来形容,甚至远远超过许多书法名家,再就是他的学识,可用学富五车来形容!

    这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神童。另外他还有层身份,是当今状元驸马、礼部右侍郎柳风的表弟。

    书斋经过研究,才决定直接让他进入十五岁的班级。

    风铃镇出现神童的消息迅速传播开,神童云飞的大名不胫而走,越传越远!

    云飞写的一些字也被流传出去,有的人进行收藏,有的人则高价炒作,就连风铃镇一下子都变得热闹起来。

    开始还只是些文人雅士前来,想要亲自见证一下神童的字。但随后就有一些商人动起心思,在与王夫人商量时,被果断拒绝。

    随后,一些富商巨贾、达官显贵,也不远千里而来,他们还有一个目的,先一步与云飞打好关系,为将来做打算。

    这使得宁静百年的风铃镇变得无比热闹,连客栈酒楼都增加了多处。

    王夫人不善于应对这种事,干脆闭门谢客,谁都不见。来访之人只能前往书斋。

    立刻影响了风铃书斋的日常教学,这其中有些人还是不能得罪的。

    馆主只好求助安阳知县。

    安阳知县派来几名衙役,也只能阻挡普通人,对达官显贵、巨商富贾却无能为力。

    于是知县上书长平郡。最后,由郡守派出一队士兵长驻风铃镇,这才安静下来。

    翌日,一辆奢华的马车停在云府门口,长平郡的兵士对于马车上的人格外客气。

    片刻后,云府内,一老仆手捧锦盒,匆匆来到后院的佛堂门口。

    轻声对里面道:“启禀老夫人!”

    “什么事?”佛堂内传出王夫人的声音。

    “禀老夫人,长平郡首富沈万山的管家前来,送小少爷一颗名为‘皓月’的夜明珠,说半月后是沈老太爷的寿辰,希望少爷能写一副寿联,还说沈家随时都欢迎少爷去郡城做客。”

    “既是做寿,等小少爷回来为他们写一副寿联便是,这夜明珠还请他们收回吧!”

    “这……老夫人,沈老爷是长平郡最有权势的人物,他不远千里派人前来,自然是为了交好少爷,若断然拒收礼物,恐有不妥!”老仆在柳家多年,对达官显贵的行事略有了解。

    “既如此,那就收下,你让李管家收进库房吧!等小少爷回来,就写一副寿联,你给那管家送去。”

    “是,老夫人!”

    老仆摇摇头,捧着锦盒离去,这是一颗足够买得下整座府邸的夜明珠,王夫人却是看都不看!

    佛龛前,蒲团上的王夫人低语:“飞儿应该就快回来了!”

    想到云飞,她脸上立刻露出慈爱地笑容。

    对于神童这一称号,她也感到很骄傲,而且还想到,若云飞可以修炼的话,引起的轰动定不比此弱,甚至会超过他的母亲。

    “若他父母也在该有多好!”想到此,不禁涌上一丝伤感。

    随即,她走出佛堂,还没等到前院,就神色一变,立即驻足倾听。

    此时数百米外的街上,正有人奔走呼喊,“大事不好,书斋出事了,那些军爷全死在书斋门口,孩子们都不见了!”

    王夫人闻言立刻飞入空中,直奔书斋而去。

    风铃书斋的门口,那些长平郡的士兵横七竖八趟在地上。她却顾不上这些,而是直奔云飞所在的教室。

    教室内只有导师一人歪在案几上,学生们全都消失。

    王夫人探查了一下导师的鼻息,发现只是昏迷,随即将其弄醒,急着问道:“究竟发生了何事?”

    导师揉揉眼睛,反而露出惊讶:“王老夫人?你怎么在这儿?”

    说完就看了看四周,“咦?放学了吗?”

    “不对,刚才似乎突然出现一片雾气,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对了,现在什么时辰?”

    “酉时三刻!”

    “啊?都过去一个时辰了?难道学生们已经放学了?”

    “孩子们全失踪了!”

    王夫人扔下这一句,一闪身就出了教室。

    见王夫人突然间消失,导师又揉了揉眼睛。

    书斋外,士兵也只是晕过去而已,王夫人弄醒一名士兵问道:“你们为何昏迷在此?”

    士兵有些迷糊道:“有人发现这里被一团黑雾笼罩,我们就过来查看,刚一来到这儿,就被雾气包围,然后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孩子们全都失踪了!你去将其他人弄醒吧!”

    王夫人飞身而起,顾不上隐瞒修为,更没功夫理会满脸惊愕的士兵。

    王夫人越飞越高,来到所能达到的极限,放眼四周,却什么发现也没有。她仍不死心地四处寻找,不信这一百多名学生会凭空消失。

    此时,五十里外的一处山谷中,风铃书斋的一百四十名学生,正排成一队极速狂奔着。他们都是表情呆滞,每人额上都贴着一张符纸。

    在队伍前方有一名二十七八岁的青年引领,队伍两侧则各有四名二十多岁的青年进行看护。这九个青年都是一脸冷漠。

    而队伍后方则不紧不慢跟着三名六旬老者。其中两人长得有些尖嘴猴腮,脸上充满了阴枭之气。右侧一位老者面容尚可,但也极为冷漠。

    若注意这三人的脚下就会发现,他们都脚不沾地,等同于飞行。

    这时左边一位阴枭老者开口道:“堂主!这些苗子果然不错,非常适合成为我们振北堂的首批学员,希望能以此来打开局面!”

    中间的老者扬了扬眉,

    “不错!都怪宋国之人迂腐,只知追求功名,不愿修行,我们竟连弟子都招不到。更可恨的是那玄天宗,以什么名门正派自居,公然来阻止我们建立分堂!”

    “幸亏你有主意,否则超过期限,我们就无法与宗门交代了!”

    “若是将这些学员培养起来,我们就算走出了第一步!”

    “李副堂主,我会给你记上一功!”

    李副堂主闻言则欢喜道:“多谢堂主!但此事是堂主英明,属下不敢居功!”

    “我前些日子,在长平郡盯上一名玄天门的弟子,却始终找不到合适机会出手。但一路都在听人们谈论风铃镇,说是什么风水宝地,又出神童又出状元的,尤其把风铃书斋夸得如何不得了!”

    “我当时灵光一闪,若将这书斋的学生都加入我神鸦宗,岂不妙哉!”

    “我也仅是提议而已,想不到堂主竟能如此神不知鬼不觉地将他们全都弄来,实在让属下佩服!”

    “嗯!”堂主得意地捻了捻胡须,随后说道:“我已经仔细看过,这些少年的资质果然非常出色,没准那风铃镇真是一块风水宝地!”

    两人一路相谈甚欢,而右侧的人始终一言不发,好像对他们的谈话漠不关心,他们二人好像早已习惯,丝毫都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