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望江梅 » 第十四章 诗人与小说家

第十四章 诗人与小说家

    “春晓,这说书先生说的是什么?”林幼葵眼睛直勾勾的瞪着台上的说书先生,一手气的抓紧桌上的桌布,一手端着一杯茶抖着往自己嘴里送,没抖好呛得自己直咳嗽。

    婢女春晓一边焦急的为她拍着背,一边不太确定的说:“我怎么听着好像是二小姐,啊不对,是皇后和陛下的故事?”

    “这谁啊,胆子这么大,帝后的故事竟然也敢随便编排,这是不想活了吧?”春晓皱皱眉头。

    林幼葵缓的差不多,给自己顺顺气,“还能是谁?肯定是顾欢那个狗东西写的,走,去伯昌侯府。”

    说书先生还在继续着他的故事。“话说这皇后,当真是贤良淑德,实乃天下女子之典范啊。据说啊,她本来是一只千年灵狐,一次陛下狩猎……”

    伯昌侯顾德正准备出去听戏,刚走到门口一看林家的马车来了,向前迈步的脚赶紧拐了个弯,带着圆滚肥胖的身子跑回了门里。

    “李才,老规矩,称病称病,来不及了。”

    “好好好,侯爷慢点。”李才一副无可奈可的表情。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准备伺候小阎王去了。

    林幼葵下了马车气势汹汹的走来,李才从门缝里看见她越来越近的身影。她刚想敲门,李才直接打开了大门。

    林幼葵放下了准备敲门的拳头。

    “李管家,顾伯伯在吗?”林幼葵沉稳几分,俯身行礼。

    李才回礼。“三小姐来的不巧了,老爷近日旧疾复发,去上京外找神医诊病了。”

    林幼葵眉间多了几分忧虑,“伯伯身体羸弱,每次我来拜访都未能见到,麻烦李管家代我向伯伯问好。”

    “好好,三小姐的好意奴才会转达的,小姐要找小侯爷吧,他在书房呢,小姐认得路吧。”

    “对,李管家一直如此了解我,不麻烦管家带路了。”林幼葵大步迈进大门熟门熟路的直奔书房走去。

    林幼葵走远后,顾德不知道从哪棵树后边钻了出来,头上还沾了片树叶子,发间插了根小树枝。他对自己的狼狈样全然不知,伸出又肥又短的小手一边捋顺自己的胡须,一边略有些忧伤的说:“孩子是好孩子,就是太闹了,怎么和欢儿一样呢。”

    “李才,府医今日没外出吧。”

    李才心领神会的答道:“在呢,这三小姐一来我就先找人去问了。”

    顾德满意的点点头,“很好,年轻人的事就交给年轻人吧,我去听戏,哈哈哈哈哈哈哈。”

    他眯着自己的小眼睛乐呵呵的离开了。

    李才叹了口气,回顾自己这一生,年轻时候陪着糊涂侯爷,中年时候照顾着调皮小侯爷,老了还得在调皮小侯爷和调皮三小姐之间周旋。不免又有些头疼。

    林幼葵走到书房前,一脚踹倒了门。

    顾欢创作一半正睡着呢,听见一声巨响,睁眼睛坐起来的同时大喊一声“林幼葵”。

    正巧看见了在门口双手掐腰盯着他的粉衣服小姑娘。

    她迈着大步走了进来,“狗东西,你写的什么破玩意儿,帝后的故事都敢瞎编?”

    “我没有啊,你凭什么说是我写的,那上边又没写我的名字。再说了几千年来帝后那么多对,你怎么就说是阿珩哥哥和思棠嫂嫂?”

    “够了别装了,还思棠嫂嫂?你把她写成狐狸精竟也有脸叫她嫂嫂?”

    顾欢本来还有点胆怯,一听这话直接梗着脖子跟她对峙。

    “什么狐狸精啊,你有没有文化,我说那是千年灵狐,我写的是灵狐报恩。”

    “什么灵狐不灵狐,她是人,你写的什么矫揉造作的破话本子。”

    “怎么就成破话本子了,那都是我引经据典呕心沥血写出来的杰作,你少胡说。”

    “去你的引经据典,这不就是当年张贵妃的故事吗,你换个名字还成了引经据典了?你这是抄袭。”

    “你别瞎说,当年张贵妃的故事也是我讲给宫女听的,宫女们又讲给别人听的,我难不成抄袭了我自己?”

    “喂喂喂,扯远了,你爱写谁写谁,别写我们林家的人。”

    “哟哟哟,你不是最讨厌思棠嫂嫂吗,怎么还来这里护短?”

    “跟你没关系,我们林家的人就是不能写,你写的还那么烂。”

    “我写的烂,你不看看你整天写的那些诗都是什么?”

    这两句话算是彻底惹怒了对方。

    “我的诗烂?你要不要脸啊,你看看你写的话本子有人爱听吗?听了开头就知道结局了,俗套。”

    “没人爱听你是怎么听到的啊,还自诩女诗人,不过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罢了”

    俩人干脆也不装了,又像往常一样骂了好几个时辰。直到二人筋疲力竭,还依旧用着嘶哑的喉咙有气无力的骂着……

    一个没按照家族期盼走向朝廷的小侯爷,一个不想着嫁人整日不着家的三小姐。一个写不出什么真情实感的男小说家,一个空有瑰丽想象的女诗人。

    两个没什么天赋的孩子,就这样因为相似的性格凑到了一起,他们彼此生厌,却又顽强且乐此不疲的和家族做着斗争。

    “咳咳,过几日宫宴你去不去……。”顾欢哑着嗓子问。

    “咳……咳——,当然去了,我家里人都得去,她第一次安排宫宴,家里去的人少了多没面子,万一要是有人欺负她,家里人也好护着,我就更得去了……咳咳……”林幼葵哑着嗓子回。

    “哼,到时候必然要比些才艺,那时你我一较高下……咳咳,我会把话本子收回来……”顾欢有气无力的说。

    “呵,比就比,怕你不成?话本子……算你还有良心……”

    吃完了午膳的李才估摸着该完事了,带着府医进了书房,给这两个阎王爷开些润喉药。

    林幼葵走在路上,想起来姐姐来的那封信。

    林声绾和温言去了汴城后便去了梁国。

    信里交代林幼葵不可胡闹,要给家里人省心。

    林幼葵没有母亲,长姐如母,自小便对林声绾亲近。

    林声绾优秀,事事做到最好,在她心目中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

    林思棠生的越发清雅,做事也是有条不紊,她嫉妒林思棠得到林声绾更多的疼惜,又担心林思棠抢了林声绾的风头,便总是刁难她。

    如今林声绾走了,林思棠嫁到宫里,她便开始想着替林声绾帮那个不爱惹事的二姐姐出头。

    或许这个小姑娘的成长,就是在像母亲一样的长姐离开自己那一刻吧。

    阁楼上的云悠悠的飘着,穿着嫩黄色长裙的少女静静的望着天,云飘到了阁楼后方,带走了少女日日夜夜的思念。那一刻,活了十几年的林幼葵真切的明白了——何为思亲。

    她承诺自己最敬重的人,会勇敢的担起自己的责任,她从大夫人那里接管了之前姐姐处理的府内职务,她又从父亲那里要来了一部分姐姐管着的府外店铺,她拿起了自己平时最讨厌的书,来人时穿起了庄重的紫色罗群,这个还未及笄的姑娘,已经有了大人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