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万里原曲行 » 48:暗流

48:暗流

    一小胡子男人起身,眯眼笑道:“中国人爱戏,特别是京剧,有唱,有舞,有对白,有武打,有各种象征性的动作,角色分生、旦、净、丑、杂、武、流等行当,这造诣要求极高,中国人乐捧戏子,但却称戏子是下三流,呵,这自相矛盾之说,不知在座的中国人谁能给解答?”

    这时有声音道:“这是咱们老祖宗留下来的说法。”显然这说法让外国人不屑,看白洋人和日本人的表情就能看出。

    小胡子几人中有人说道:“墨守成规果然是中国人的特性。”

    有一些洋人跟着大笑起来。

    昌平问道:“请问先生是哪国人士?”

    小胡子答道:“大日本帝国。”

    在场的中国人心中虽怒火中少,但却无可奈何。

    欧阳文海都想拿枪毙了这小日本,张传咏冲他摇摇头,国外讲究言论自由,何况中国内忧外患,如重病中的雄狮,虽有心却无力。

    梁秋生与梁蕴诗并没未有什么反应,梁家人加入英国国籍,他们非心存大义之人,对祖宗家国意识浅薄。

    舒洐尧站出来说道:“从古至今延续下的观念有些对,有些不对,人无完人,事无完美,每个时代阶段不同,人的认知必有差异,有些想法现在看不对,对于曾经的社会环境来说它就是对的。但是完全否定就是一杆子打翻一船人,如日本难道把所有老旧都摒弃掉吗?时代进步,国民之觉醒就在眼前。”

    凌中鹤道:“说的好,国民觉醒就在眼前。”

    小胡子哈哈大笑:“觉醒之后还不知领土归谁呢?”

    他身边几人都大笑起来,看来都是日本人。

    舒洐尧这少年郎,人虽清瘦,却身姿挺拔,“这就是强盗行为,强盗有强盗的理论:不声不响,暗中盗取,这是偷盗。明火执仗,强夺硬取,就是强盗。不强抢别人的,等于名不符其实。”

    人群中有几道掌声。

    一白鬼说道:“No,不要说什么强盗,中国人弱国弱,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也是历史证明的公理。”

    舒洐尧心中似有千斤压顶。

    沈若雨对张庆庆说道:“这真是一群道德败坏之人,欺人太甚。”

    少年儿郎一腔热血,岂能被羞辱。

    贵宾室的不知是何时打开来,只有潇香云纱帘子隔着。姚煦诚几人向外望去,郑齐武看了他一眼,“大兄,需要我们去撑场面么?”

    姚煦诚笑了笑,有些感慨,“国家也如人,去了旧伤或许又来了新疤,别人帮得了你一时,帮不了你一世,即使如我这等华侨,也只能尽微薄之力,若要自救需要自醒,内忧外患,满目疮痍,岂是一人或几人之力能挽救的!需要的是整个民族凝聚之力。”

    张庆庆站了出来,“历史证明也好,公理证明也罢,强盗要是讲理,就不是强盗。跑到别的国家,在别国的土地上任意践踏,讲过理吗?在别国的土地上掠夺资源,蹂躏妇女,杀害百姓,讲过理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过是恶行的借口罢了!”

    沈若雨问:“我辈为何要读书?”

    张庆庆道:“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话致敬先辈周总理。

    沈若雨问:“我辈为何要抗争?”

    张庆庆道:“为领土完整而抗争!为民族尊严而抗争!”

    沈若雨问:“我辈为何要自强?”

    张庆庆道:“只有钻石能切割钻石,只有强者才能抵御强者!”

    两名十八岁的少女,面容上虽稚气尚显,但却无畏无惧。

    一阵雷鸣掌声响起……

    Payne(培恩)大笑道:“亲爱的庆庆小姐和若雨小姐,你们简直就是我的东方缪斯。”

    梁蕴诗瘪瘪嘴,呈口舌之快有何用。

    小胡子嘲笑道:“说那么多不过是弱者的自尊罢了。曾是泱泱大国,刊用之人寥寥无几,像你们中国这京剧,说什么台下十年功,我看也不过如此,来,让你等看看我日本一位普通女子的小小本事。”

    这小胡子对中国文化如此渗透,必在中国呆了很多年。

    小胡子招招手,他那方人群中一低头垂目的女子缓缓而来。这女人中等个头,眉目清秀,面含微笑,一派柔弱之姿。

    张庆庆看这女人走路步伐沉稳有力,虽看似温柔,但眼光凌厉,若没猜错,这女人定会功夫。

    只见着女子说道:“小女不才,倒是会唱些曲儿,唱的不好,还望见谅。”

    伴乐的依旧是福伯,不管情不情愿,曲中人有言,人家下了战书,我方皆要应战。

    “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在大街前。未曾开言心内惨,过往的君子听我言。哪一位去往南京转,与我那三郎把信传。就说苏三把命断,来生变犬马我就当报还……”

    旦角青衣,悲中戏,面带愁容,眼露哀思,这日本女子说是普通戏迷,其实功底了得。

    日本侵略者计之深远,为达目的,入侵中国各行各业。

    日本女人说道:“众位,我非戏子,只看戏中事,不做戏中人。”

    一时间,无人接话,无人应战。

    脸面是小,而尊严是大。

    张庆庆与沈若雨两两相望,粲然一笑,舒洐尧站在她们身边,送去鼓励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