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疯妍疯雨 » 北人

北人

    ...

    和安十一年,正月十六日。

    苏昕妍依旧在呕吐不止。

    刚刚,作为九阶的高手,孟文安轻易创造了一个幻境。让苏昕妍亲身体验了一遍凌水河之战的经过。

    只是这亲身体验就比不得下棋了,战场带给她的冲击是无可言喻的。以至于孟文安在幻境里六次向苏昕妍传呼“此为梦境,不足惧敌。”

    说到底还是苏昕妍年纪太小了,况且还是个女娃。

    “你还真是给了我一个惊喜。”孟文安一面催动灵力给苏昕妍进行补充,一面对着这个刚刚十六岁的丫头说道,“一次就成功了...”

    苏昕妍到底还是经历了长达大半年的理论学习,再加上本身的天赋与出身。又或是听了孟文安那句“此是梦境”她还真就打赢了。

    就是在决胜之战的时候,一只箭矢射到她身边一个兵士的脑袋上,脑浆喷了她一脸。对她的精神冲击有些大而已。

    苏昕妍精神恍惚,刚要强作回答,却又是一阵眼花缭乱,不知是不是受了刺激的缘故,瘫倒下去。

    孟文安略带心疼,却又无奈。因为他也是如此过来的。

    ...

    与此同时,现实世界的战争,还在继续。

    大燕国和安十一年,大凉国天化四年,武州。

    正月二十,陈宁部联合本地义军,从西北方向攻入长安。击溃本地凉军。

    同日邓强部从正南方攻入长安,歼敌六千。自此,河西沙武二州一邑九郡二十八府,有一半已经为大燕国所夺回。

    内阁发文嘉奖,孟文安亲自题诗,诗曰:

    繁华入水东流去,此地空余白烬楼。

    千里沃野无人问,万顷良田堆枯丘。

    三秦雄关燃烽火,六朝皇都再复收。

    山花若有重开日,东郊城外饮茶粥。

    一时间人心欢舞,此诗又为文人所传颂。

    正月二十二,眼见局势变动,大凉国宗室大将拓跋宏知率军渡过黄河支援,以图逆转。

    ...

    大燕和安十六年,正月十五,元宵佳节,应天府,云梦学院。

    一直以来被人们赞誉为当世大小苏的小苏虽然身处学院,但毕竟是佳节,学院特批非毕业班放假一日,于是她也就第一次过上了姐姐不在身边的元宵节。

    “这战报为何传的如此之快?”苏昕雨看着报纸上明确写着今日凌晨王师克复凤仪府一事,不免发问。

    黄柯莲看着她,忽然发笑。

    “你笑什么?”小苏质问。

    黄柯莲平复笑意,而后回答:“你是没看过哲宗实录吧,第一卷就有,历化二年,司天监在年初朝贡时进贡了新发明,以电为动力,可做到千里传书。哲宗皇帝亲自赐名电报,并与历化四年推广于各州布政司。历化六年推广到军队,是我朝官方的专用通讯工具。我的苏妹妹啊。我该拿什么拯救你。”

    苏昕雨听完不禁惊诧,作为另一时空的大学生,电报这个东西是什么她肯定清楚,她只是惊诧这个世界的科技发展竟已到了如此地步,电报都已经研发出三十年多了。完全不给她这个穿越者一点面子。

    “好啦,就先别管这些这个了,好不容易休息一天,我们出去玩吧。”黄柯莲对苏昕雨如是说道。

    自从初九那日晚,苏昕雨夜间发病,蜷缩进黄柯莲怀中度过了一晚。而后这黄柯莲就开始对她格外上心。

    苏昕雨托腮望着窗外,略带叹息色彩的回复:“还有好多作业...”

    黄柯莲又笑笑,干脆直接抓住她的手愣生生给她拽了出去。

    “走吧。”

    “今天元宵节,我们吃点元宵去啊。”

    “好啊。”她倒是想说不好。

    于是,黄柯莲便拉着苏昕雨跑到山下。

    于是,就没有于是了。

    ...

    “就去这家吧。”黄柯莲依旧在牵着小苏,随之说道。

    苏昕雨没什么话,点点头。

    两个没有随从的贵族大小姐,就这么进了街边一家饭馆。

    “两位小姐,里边请。”店小二上赶着来欢迎,“请问是雅间还是大堂。”

    大燕国自从景初动乱以后,这规矩自然也就少多了。况且,黄,苏二女还是烈士英属,将门之后,没有那些杂七杂八的规矩。

    “雅间。”有钱我任性。

    “好的,二位这边请。”随即,二位就上了二楼雅间。

    黄柯莲坐在靠门处,点了几个菜,而后就与小苏闲聊了起来。

    “小苏~”黄柯莲忽然一声。

    苏昕雨浑身打了个寒战,急忙拉住黄姐姐的手。

    “莲姐,有啥,您说,别整这出,我害怕。”苏昕雨略有欢喜。

    店小二先端上来了一盘。

    “唉?这个我们没点啊。”苏昕雨眼看这道菜不认识,也没在菜单上看到,便问道。

    店小二回复:“回禀小姐。这是赠品。”

    黄柯莲定睛一看,却是笑道:“好家伙,这酒楼这么奢侈?拿茶粥做赠品。”

    “茶粥是什么?”苏昕雨问。

    黄柯莲慢条斯理回复:“你是东都人对吧。怪不得,我是长安人,这茶粥是我们长安城的出名小吃。尤其是东城门底下李田那家做的最好吃。嗯,你们这个做的却也是快赶上李田那家了。”

    黄柯莲正品尝着,突然注意到店小二似乎在哽咽。

    “你怎么了?”黄柯莲问。

    店小二抽泣几声,随后断断续续的说:“回...回禀小姐...小的正是长安人士,李田就是家父...小的是...和安三年事变时举家南迁的。”

    黄柯莲一时失语。

    长安城素来是名城,大燕立国以来更是把长安提到了邑的级别。只是景初以来,国朝在北方连战连败,光是长安一邑,在河西大战以前就沦陷了三次。三次兵祸,致使这座天下名城沦为白地。昔日辉煌无比的百万级人口大城市长安,今日人口十不存一。

    “...”

    沉默良久,最终还是黄柯莲率先开口:“这茶粥也是一道名菜,你即有如此手艺,何不自立门户?”

    店小二越发崩溃:“小姐,您是不知道啊,像我们这种从北方流亡过来的小老百姓是最受欺压的。人家只觉得北方沦陷不沦陷关我江南何事,反倒是为了你们这些北人,国朝连年作战,致使江南民生疲弊。人家只把我们当仇人啊!谁会让你有自立门户的机会,早让人砸光了。”

    闻得此言,黄,苏二人很是震惊。又是良久沉默,还是店小二先行告退,去端其它菜去了。

    小插曲,还是没能彻底改变这两位贵族大小姐的心情,二人在此玩得不亦乐乎。

    午间,十二点。

    武州大捷的消息被紧急刊登到报纸上,一时间引起了轰动。

    先是皇帝亲自进城游览,引起满城围观,山呼万岁。

    后来一些从北方流亡过来的民众聚集在一起欢呼,有钱的更是购买了鞭炮,大白天的就点了起来,仿佛他们明日就能回家了似的。

    “想什么呢?”黄柯莲见小苏面色凝重,问道。

    苏昕雨望着四周,似乎在寻找着什么:“我姐呢?姐姐...”

    黄柯莲露出微笑,拍了拍苏昕雨的头。

    到头来苏昕雨还是没有找到她的姐姐,而黄柯莲也在报纸的文字上回忆起了那繁华的长安城,二人就这么各有心思的在应天城大街上游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