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亮剑志 » 第三十二章 韩良

第三十二章 韩良

    “怎么,蒯少还要找本校麻烦?”

    蒯杰被吓得一愣一愣的,见李捕头跑了之后慌了神,被关纯提醒后才落荒而逃。

    “恩公,我是被逼的,对不起,……”

    林老汉慌忙磕头认错。

    被逼的,是被钱逼的吧!关纯现在理都不想理他,直接回了句:“滚!”,林老汉连滚带爬的跑了。

    “恩公,我……”林芝玲还想说什么,被关纯挥手示意禁止,满脸泪花的被他爹拉走了。

    处理完刚才的事,一名夫子模样的中年人迎来上来,对关纯施礼道:“在下江陵令从事韩良,见过关小将军。”

    “小子关纯,关坦之见过韩先生!”关纯对着韩良还礼道,这韩良是一个标准的夫子打扮,却没有夫子那样的迂腐之气,眼中不时闪过精光,肯定不是常人。”

    “先生怎会认识在下?”关纯诧异。

    “老朽曾随三将军到军营运送补给,见过关小将军英姿!”韩良解释道。

    关纯恍然

    “关将军不仅是练兵大家,而且智勇双全屡破曹仁,真乃少年英杰也!”韩良的举止言行表示对关纯很是称赞。

    “不敢不敢,先生这话却是谬赞了,小子拙虐,自不是智勇双全,少年英杰。”

    关纯其实被一声“将军”叫得爽到了极点,在那个时候只要在军中混了个老大不小的职位,外人多半称其为将军,即使韩良是随便说的,却也着实让关纯满足了一把。

    几番交谈之后,关纯以“有缘千里来相会”这种冠冕堂皇邀请韩良和王平两人到酒馆里坐坐,联络下感情,实则是想结交两人,为以后做打算。

    关纯帮忙把王平的摊子收了,来到一家不错的酒肆,把马匹和货物交给店家,三人便围桌而坐,而后大大咧咧的点了一桌子菜。

    菜品不错色香味俱全,看得王平的馋虫都快被勾出来了,眼睛一步都没离开过菜。关纯也不是讲究礼数之人,招呼着两人先吃,自己给他们倒酒。

    韩良没有像王平那样狼吞虎咽,吃得很是文雅,连连点头表示这菜的味道确实不错,不过他觉得关纯的一举一动却比菜更有味道(老哥!这样用词实在不合适(⊙o⊙))。

    韩良偷偷观察了关纯几眼,继续打量着关纯,心道:此人贵为校尉,不过对平民百姓,甚至是乞丐流民都有一种亲和力,但是面对强权的时候又杀伐果断,不卑不亢,真是人杰啊!

    “来来来,王兄,韩先生,请满饮此杯!”这时的关纯也不知有人在暗暗评论他,只顾着招呼两人喝酒吃菜,几人一边吃一边谈,多少了解了些韩良的信息。

    这韩良还真是个人才,至于为什么现在只是一个县令从事的那说来就话长了。

    韩良韩世文,长安人,因其父亲是长安世家大族的家丁,所以韩良得以以书童的身份博览群书,精通民政刑法、晓畅政事,军政也颇知一二。

    他的志向是能够成为萧何那样的王佐之才,但是他是白身,没有身份地位,没有为其举荐,结果是那些纨绔之弟纷纷做官,而他不过是一名账房先生。

    在董卓当政期间年轻轻的韩良便被曾被征兆为郿坞的仓曹椽,对于他这种庶民出生应该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换是那些失意已久的寒门中人哪怕是为董卓当条狗也会让他们趋之若鹜,可韩良就不偏偏不干,为躲避董卓,干脆一路向南来到相对和平的荆州定居。

    后来韩良在村里以交人识文断字为生,村长见他斯斯文文便给他举荐给县里,县里缺人才,后来就干上了从事这份差事,韩良虽然有经纶济世之才,却不会干什么营生,所以这一干就是十多年。

    几乎整个县衙都是他一个人在办公,包括县令的差事都是他在干,只是当地世家大族弄断了仕途,至今连个县令都没混上。

    关纯对此也是深以为然点了点头,世家大族对世族的垄断那真可不是盖的,汉武大帝刘彻颁布察举制本是为了不分贵贱只看能力无差别的选拔有用之人入朝为官。

    可是到了后期,特别是东汉的时候,地方官都尽可能推举年少而能报恩的人,被举之人成为举主、府主的门生、故吏。门生故吏为了利禄,以君臣、父子之礼对待举主,甚至不惜谄附、贿赂以求固结。

    三国中的袁绍家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累世公卿就是这种情况,就和关纯前世的官二代类似,甚至更甚,不仅是官二代,官三代、四代、N代的都有。

    大官僚与自己的门生故吏结成集团,于门阀大族、宦官集团勾心斗角,官场十分黑暗。严重影响到政权的稳定。因为世家大族的三国有多少人才被埋没,又有多少历史被淹没呢!

    “娘的,那些大族也太黑了,要是老子掌权之后定要拿你们这群龟儿子开刀,我就不信了,偌大的一个寒门群体还弄不出什么人才?”似乎也是受了韩良的影响,关纯现在已经暗自确定了以后的打算。

    不过他也明白,世家大族纨绔虽多,人才却也吧少,诸葛亮、荀彧、张昭大哥级的人物不都是士族吗?

    三人相谈甚欢,关系也近了不少。只是时候也已经不早了,临别之时,关纯赠给两人一人一个金锭,两人吓了大跳,连忙摇头摆手。

    王平自然是没见过什么世面的,就连韩良心中也不免一阵起伏,他饱读诗书,但出身卑微,家境贫寒,这多钱他倒是见过,但真正拥有的时候心中又是另一种感觉。

    “诶!王兄,这钱是在下给伯母的薄礼,与你何干?”关纯知道牛金不敢收,便找了王平的母亲为借口,王平是个孝子,这下被吓得不知所措,满脸希冀的看着韩良希望得到韩良的指点。

    “即是坦之相赠,你便收下罢!”听到韩良的声音王平这才收下。

    “韩先生,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对于韩良这种聪明人关纯没有找任何借口,碰巧韩良正愁住所太小太破没钱休整,索性坦然的接了下来。

    随后几人抱拳拜别,“两位兄台日后若是想从军,可往附近军营找我,小弟自当向主公全力推荐,我主虽是汉室宗亲,用人却不拘一格,想必两位兄台若是来投我主必会量才而用,告辞!”

    抚了抚坐骑的脸颊,一人一马悠然的除了江陵城,慢慢消失在地平线上。

    “我有一头小毛驴我从来也不骑,忽然有一天我心血来潮我带它去赶集……”他没有着急赶回去,而是哼着前世一首很有韵律的儿歌,牵着宝马在幽幽古道上缓缓而行,就当是散散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