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大隋太平道 » 第十二章 孙家

第十二章 孙家

    清晨,天空泛着鱼肚白,经过昨天一天的雨水洗涤,今天的天空格外澄澈明亮。一轮旭日东升,金色的光芒洒遍大地,为万物带来生机勃勃。

    崔鸿渐起床后发现平日很早就起来的父母现在还没有起来,想到昨天发生的事也明白过来,昨天惊心动魄的对他们的心神损耗极大。

    但没过多久崔成他们也就起来了。

    “今天倒是你比我们早啊!”崔成尴尬一笑。

    “等你母亲做好饭,我们就出发,早点去。”

    崔鸿渐没有多说什么点了点头。

    吃过早饭,崔成就去喊崔周他们几个,这是昨天商量好,今天还是一起去,毕竟他们几个也不傻,知道有崔鸿渐在比他们单独去安全得多。

    路上,再次经过破庙附近,几人都心有余悸。

    “鸿儿,那位还在吗?”崔成有些担心的单独问着崔鸿渐。

    崔鸿渐看向破庙方向:“师父说他去寻他的机缘去了,应该不在了。”

    “好,好…”崔成放心了,毕竟破庙离崔家村实在是太近了些。

    几人本来走的就快,还未到午时就已经到了淮南城。

    分别之际,崔周对崔成说:“成叔,我们几个要城里面做几天活,就不和你们一起回去了,你们回去路上小心些。”

    ………

    怀民医馆。

    崔鸿渐一家三口来到医馆门口。

    学徒小三看到虽然感到奇怪,但还是迎了上去:“崔大哥,好久不见,今天不年不节的,你们一家怎么都来了?”

    “你嫂子上次来看病,不是有点严重嘛,也过了几个月,虽说好了一些,但我还是放心不下,就跟过来看看。”

    “大哥和大嫂真是伉俪情深…”小三绞尽脑汁的想出这个词语,以显的自己还是有文化的。

    崔成高兴的笑了起来:“哈哈…小三哥也是博学多才呀…张老哥在吗?

    小三听到崔成夸赞自己,嘴角都要裂到耳后根:“在,在,张大夫在,崔大哥你们跟我进去。”

    小三引崔成来到张大夫诊案前。

    “老哥哥最近怎么样啊?”崔成看着张大夫热络的问道。

    张大夫全名叫张匮,以前还在崔鸿渐爷爷那里读过一段时间的书,算是崔成师兄。

    张大夫笑了笑:“还是老样子,每天都要给人把脉看病。”

    “老哥哥可真辛苦!内子上次生病,幸亏有老哥哥,现在也过了三个月,就劳烦老哥哥再看看。”崔成也跟着笑了笑。

    “好说好说!”张大夫也点点头。

    “那麻烦老哥哥了!”

    赵福花坐到张大夫的诊案前,张大夫给赵福花左右手都把了脉。

    然后皱了皱眉问到:“大妹子最近是不是受到什么惊吓!肺脉已无大碍,但心脉却有些问题………”

    崔鸿渐知道是昨天的妖怪的吓到了母亲,担心的看父母,哪怕崔成是男子,昨天那种情况,肯定也是被吓到了。

    “最近是不是有些心慌,心悸……”

    崔成听着张大夫的询问,脸上僵了一下,因为他也是,但男子汉大丈夫他怎么能对外说他也被吓到,嗯,是他媳妇传染的。

    张大夫关切的问着赵福花也没有注意到崔鸿渐父子的表情。

    “这几日吃清淡的食物,适当按摩关内穴,我在开一副药,吃两天就没事了,保持身心愉悦…还有一副再吃一月,你之前的肺病也好的差不多了。”

    等张大夫开好药方,崔成扭扭捏捏的坐到诊案前说:“老哥,最近怎么身子也有些不爽利,你也帮我看看…”

    张大夫看着崔成觉得有些奇怪,但也没有说什么伸出手指给崔成把起脉来。

    “崔兄弟,你也…”

    “咳,咳咳…”崔成未等张大夫说完就不停咳嗽和眼色。

    张大夫一开始还有些懵,后面才反应过来,崔成还是好面子的。

    “我给你也开一副药,吃两天。”张大夫边笑边说着。

    崔成脸上有些挂不住,于是对张大夫说:“老哥我带鸿渐去孙家,药给内子就可以了。”

    说完带着崔鸿渐出去了。

    孙家府邸,门口有两座高大的石狮子,气势威严。石狮子后面的仆人看到崔成父子过来,不等崔成开口,就说道:“崔兄弟你来了,我去喊李管事。”

    “多谢!”

    没过多久,从里面出来一个体型偏宽,个子不高的富态男人出来:“崔兄弟来了,老爷想见见小公子,这边请。”

    孙老爷也就是当年崔鸿渐爷爷当年当书童时的少爷,大名孙宣阳,如今也六十岁了。

    孙家在本地也是大户人家,有钱有势,孙老爷考上秀才后,继续考上了举人,家里也用上了手段疏通,在淮南城当过一任县令,卸任后并没有继续做官,而继承家业,使得孙家越发的壮大。

    崔成听到孙老爷要见崔鸿渐,甚是惊喜,毕竟这年头能让孙老爷亲自见的人不多。

    孙家正堂,主位上坐着一个衣着华贵,看上去不过五十出头的男子,头发花白,发须打理的整整齐齐,容貌儒雅,可以看出来孙老爷年轻时候必然是个风流人物。

    崔成看到后孙老爷后立即拉着崔鸿渐跪了下来:“崔成,见过大老爷,这是我儿子崔鸿渐。”

    上首的孙老爷笑着:“你也是我自幼看着长大的,没有必要行这么大的礼,快起来。”

    崔成听到后拉了崔鸿渐一下,并没有站起来。

    崔鸿渐明白父亲的意思不卑不亢的说道:“崔鸿渐拜见孙老爷!”

    “快起来,快起来,我和你爷爷自幼就在一起,不毕如此。”

    这时崔成才拉着崔鸿渐起了身。

    “鸿渐是吧,你可知道你爷爷给你取名的意义?”

    崔鸿渐朗声答道:“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

    “可知道是什么意思?”

    “大雁成群,空降于陆地,虽然力量并不强大,但凭借羽毛之势显得巍然壮观。”

    “嗯,易学的不错,《诗经》、《尚书》、《礼记》、《春秋》有读过吗?”

    “都已学完。”

    “邦畿千里,维民所止何意?”

    “国土疆域上千里,百姓居处得平安。”

    “事亲有隐而无犯,左右就养无方,服勤至死是何道?”

    “孝道。”

    ………

    “好…好…好…”孙老爷扶须连赞三个好,对于崔鸿渐的表现甚是满意。

    “我与你爷爷一同长大求学,你也应该喊我爷爷的。”

    崔鸿渐从善如流:“好的,孙爷爷。”

    听到崔鸿渐喊自己爷爷心中更是开心:“你以后就在孙家住下,我有几个小孙儿也在学堂上课,以后你们就一起。”

    “多谢孙老爷!!”崔成激动的连忙向孙老爷磕了一个头。

    崔成才听到孙老爷考校崔鸿渐时心里紧张的不行,生怕崔鸿渐答不上来,但没有想到崔鸿渐对答如流,而且崔鸿渐还能在孙家住下,也是意外之喜。

    等崔鸿渐父子再来到怀民医馆时近黄昏,崔成把今天在孙家的事告诉赵福花,赵福花既开心又难过,开心儿子学业有了着落,难过儿子要离家求学,生怕有人欺负崔鸿渐。

    “你担心什么,鸿渐的本事你又不是不知道,他不欺负别人你就谢天谢地了。”崔成安慰着赵福花。

    黄昏后,崔成和赵福花领崔鸿渐再次带到孙家,李管事站在门口看样子已经等候多时了。

    “李兄久等。”崔成看到李管事连忙请罪。

    李管事也是个有见识的人,知道崔鸿渐日后毕成大气,自然不会小事上装腔拿势的。

    “我也才出来就看到崔兄弟带着小公子过来,崔兄弟担心,以后我会好好照顾小公子的。”

    城门将闭,再怎么不舍,崔成夫妇也只能舍了,还好淮南城离崔家村不远,可以时时来探望崔鸿渐。

    李管事领着崔鸿渐到了一个独立的小院来,地方不大,但胜在干净,雅致。

    房子是孙老爷见过崔鸿渐后准备的,但李管事自然是说:“老爷听到小公子要来学堂读书,早早的就备下来了,小公子你有什么需要的,后面和老李我说,我帮你准备。”

    “多谢李叔。”崔鸿渐恭敬的向李管事行了一礼。

    等李管事一走,崔鸿渐带着自己的行李进去了。

    如眼桌椅床铺,衣柜,文房四宝应有尽有,样样都比家里要精致,唯独少了一样,温暖…

    崔鸿渐双眼浸满泪水,看着崔家村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