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大隋太平道 » 第二十四章 影响

第二十四章 影响

    “不知道胡县令准备怎么处理?”

    胡县令看着崔鸿渐的面无表情的脸,斟酌的说:“这些财产都是清风寨那帮人烧杀抢掠而来的,已经找不到失主了,不如用它们修路,建学堂?”

    “大人爱民如子,大人胸有沟壑,学生自然没什么意见。”

    崔鸿渐知道除非钱财都给他,否则胡县令一定会贪,这些钱能为百姓做点事已经是最好的了,而且胡县令提出的也的确不错。

    “大人,学生之事还望大人不要与外人说,也不希望有外人打扰。”

    “本官明白。”

    二人又谈了些琐事后,胡县令就回去安排了。

    崔家村的村民知道崔鸿渐会法术后,对崔鸿渐更加敬畏。

    ……

    下午的阳光照过山村,整洁的路面,崔太公换了晒太阳的地方,躺在太师椅上,拐杖放在膝前,听着身旁的墙壁内隐约传出的读书声,跟着轻轻摇头晃脑。

    过往的村民偶尔也会停下来,悄悄透过窗户看看自家孩子上课认不认真,看完才满意的扛着锄头回家,准备让媳妇多煮点肉,给孩子补补脑。

    不久,读书声停下,一群孩子欢呼雀跃的冲出学堂大门,装书的布兜也被他们跑的颠起来。

    轻晃的木门随之拉开,一袭青纱长袍的少年走出,腰间玉环和装饰的葫芦撞在一起发出清脆声,迈着脚步来到太师椅前,俯下身子。

    “太公,不早了,该回家了。”

    迷迷糊糊的老人睁开眼,看了看天色,张着没几颗牙的嘴,一只手拄着拐杖,另一只手被少年扶着慢吞吞的朝家回去。

    柔和的霞光照过俊朗脸侧,崔鸿渐勾了勾嘴唇,朝佝偻的背影拂过袍袖,一缕灵气注入崔太公身体,腰也略微直了点。

    “呵呵……老夫可是宝刀未老呀,这腿还是和以前一样那么利索。”老人拄着拐杖沐着残阳笑呵呵的朝旁边后辈说道。

    崔鸿渐跟着笑了起来,扶着精神奕奕的老人回去了。

    崔鸿渐将老人送回家后满脸笑容笑的出去了,拿着书本,朝家中走去,途中遇到的村人无不挥手和他打招呼,哪怕是那些还未到年龄入学的孩童更是在大人手里被按下头,恭谨的喊一声:“先生。”

    “明年就可入学了。”

    崔鸿渐看着有些委屈,眼睛开始发红的孩童,露出一丝笑,在他头顶摸了摸,孩子感到温热从头上窜进心里,原本被自家爹娘强压的委屈,顿时消散了不少。

    小孩子仰起小脸,炯炯有神的双眸看着面前的少年。

    “先生,你能不打我手心吗……听说几个哥哥姐姐说你会打手心的……”

    “是那个哥哥姐姐呢?”

    “是小山哥哥…”

    “那以后你没有好好读书就只打小山哥哥好不好?”

    孩子觉得这话有点不对,又不知道哪里不对,只知道自己不会被打了开心的说:“好!”

    远方,隐约有马蹄声震动地面,崔鸿渐把目光从孩童、孩童父母身上挪开,看去村外。

    碎石铺砌的道路间,马匹拉着的马车出现在崔鸿渐视野中。

    车夫看到崔鸿渐就停了下来,从车上下来了孙浩和孙老爷。

    “孙爷爷怎么过来了,到家里吃顿便饭吧。”崔鸿渐也不意外,热情的打着招呼。

    “好,好好。”

    胡县令大张旗鼓的修路建学堂,而且主要都是崔家村附近,孙老爷得到消息后就猜到肯定是发生什么大事了,孙老爷从胡县令哪里套了无数次话,终于知道了清风寨的事,他非常庆幸这些年对崔鸿渐的投资。

    崔鸿渐家里,赵福花早已做好了饭,看到崔鸿渐带着孙浩和一个老人回来,便猜到了那个老人就是孙老爷了。

    “鸿儿,客人要来你也不提前说一声。”

    “孙老爷,我家当家的经常提起你。”

    “成儿媳妇,是我们不告而来,你也别说鸿渐。”

    “你们先做,我去当家的,鸿儿你招待好。”赵福花说完就急急忙忙的出去了,不过她没有先去找崔成,而是去隔壁几家借了他们今晚的荤菜和主食。

    “没想到啊,鸿渐你竟然是传说中的神仙人物。”孙老爷没有携恩求报,反而像正常的长辈对于后辈取得的成就与有荣焉。

    “就我这样算什么神仙人物,孙爷爷你就不要笑话我了。”

    “鸿渐,你可不讲义气,这都不告诉我。”

    “并非我有意欺瞒,师父不喜欢我到处显摆,而且练气是修行,读书也是修行。”

    孙老爷听到这话觉得崔鸿渐好像在告诉自己什么事,但年纪大了,一时也想不出来。

    孙老爷还在想着崔成和赵福花端着饭菜就进屋来了。

    “孙老爷,家里粗菜淡饭您也别嫌弃。”

    “哈哈…怎么会呢,以前我也经常和你父亲来村子里蹭饭的。”

    “鸿渐,你还要接着科考?”

    “是的,三年后的乡试我还准备去试一试。”

    “有志气,如今你学识够了,差的更多的是对实事的了解,和文章的精炼,这些都需要你自己总结,你们村的学堂我看是你在教书?”

    “教孩子也是巩固自己的学识。”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从城里帮你物色几个学识好的先生,让他们与你一同教。”

    “多谢孙爷爷。”

    ……

    夜间,繁星点缀的天空,璀璨夺目,星辰璀璨的光芒照亮大地。

    崔鸿渐抱着崔瑶,用灵气滋润她经脉,灵气犹如繁星点点围绕着崔瑶,崔成夫妻俩在远处看着,感觉星星被崔鸿渐摘了下来,和崔瑶在一起玩耍。

    ……

    几个月后,淮南城附近酒肆内。

    “你们听说没有,清风寨发生的事?”

    白气自那人口中升腾起来,寒风挤进窗棂,酒肆内众生百态,文人雅客轻言细语,旅人商贾盘点货物,苦力喝酒取暖,说书人居中而坐大谈古怪见闻。

    此时一个裹着棉衣的商贾,放下酒杯,看着对面的友人。

    “三月前,我在淮南城做买卖,在淮南城的时候,就见那边县衙的差役、捕头都出动了,拉了好几车尸首,我就找衙门里相熟的人打听打听,才知道足有上百具,你们猜猜尸体都是些什么人啊?”

    他起了一个头就不说了,就等其他人捧捧他。

    “这顿酒我请了,快说。”他的一个急性子的朋友忍不住的催促着他。

    其他几人也侧耳过来听接下来的话语。

    “你他娘倒是快说啊,都买什么关子。”

    商人脸上笑容越盛,周围的人也都朝这边望,他颇为满意这种气氛,捏着腔调,压低嗓音。

    “土匪!”

    这酒肆中大部分是城中文人墨客,也有部分是多地来往的商贾,或者一些绿林侠客,对剪径之贼是有多痛恨就有多痛恨。

    有的人还拍掌:“淮南城县令这么猛的,能让衙役去剿匪?”

    “不就死几个山贼嘛,有什么稀罕的。”

    一个带棍的汉子伸手烤了烤火炭:“还以为什么大事,结果就是死了几个山匪,多半,是被那些仗义行侠的江湖侠客所杀的,县衙就是去捡漏的。”

    商人却是连连摆手,朝周围人低声道:“诸位可知道那些山贼可是浑身焦黑,头发炸开,身上连一个伤口都没有,就像天罚。”

    “还有那山贼的头领,高脚虎王鹰被人抬下去的时候,整个人都是焦的,就脸看的出来。”

    有人低声问道:“那山上还有活口吗?”

    “肯定没了啊,听说那天清风寨附近的人看见了青龙。”

    那商人似乎又想了到什么:“那和我相熟的衙役说,当时那伙土匪死之前,还做了笔买卖,他们下山劫了一个叫崔家村的地方,但崔家村啥事没有。”

    嘶……

    酒肆全是一片倒吸凉气的声响。

    “怕不是碰巧。”

    “你去碰一个试试。”

    “一说起来,我倒是想起,这城里最近多了好些卖鱼虾和米粮的,就是从那崔家村贩出来的。”

    这下话匣子打开,不少人跟着附和起来。

    “是有这么一回事,那鱼虾个儿都很大,肉质细嫩可口,还让我媳妇多买了几条放在水缸里,准备年关的时候,款待贵客。”

    “这崔家村怕不是有神仙眷顾。”

    “就是有神仙眷顾,你不知道胡县令最近在修路,主要就是修到崔家村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