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除了美貌,她还有一身霉气 » 第229章

第229章

    林中一派肃杀之气,霜雪自枝丫上疯狂抖落,模糊了前方景色,一阵傲风扑面而来,逼得所有人纷纷停下。

    遍体鳞伤的女子转过身来,背对着辽阔天地,烈风将她的发吹散,玉白色大氅肆意翻卷,苍白的小脸挂着淡漠的笑容,湛黑的眸噙着血色,充斥着凄厉且妖异的美感。

    飞沙落石,坠入深渊后沉寂无声,她扭头睨向云雾缭绕的悬崖,目露悲切。

    “到头来,天还是不助我啊........”

    不出意外引来一阵讥讽,无不笑她不自量力,偏要逞能与天下之主作对。

    “前面是悬崖,你已无路可逃,束手就擒吧。”

    “白日做梦,我董婉婉就是死,也不会受卑鄙小人掣肘!”

    “不知死活的东西,都给我上,抓住她。”

    “是。”

    倏然间,肃杀之气乌央央地压了过来,萧玉往后退了半步,半只脚已然凌空,身子在狂风中摇摇欲坠。

    “不好,她要跳崖........”

    “快,抓住她!”

    不待他们去擒,那身子轻盈地坠下悬崖,满是血色脸上始终挂着一抹妖异的笑容,仿佛地狱开出的曼殊沙华,渐渐湮灭在深不见底的深渊之中。

    “赵侯,你说什么?”

    李润从病榻上挣扎起身,回忆两个时辰前发生的事情,以及突然出现救他的女子。

    “你说,救本王的是........”

    与他的惊慌不同,赵无陵始终一脸平静,仿佛此事并不稀奇,也并非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是她,驮殿下回来的马名叫孤云,正是她的。”

    “是她!竟然是她,她真的没死!”

    李润喜出望外的同时,更多的是担忧:“那些人下的是死手,婉婉她一个女儿家,岂会是他们的对手,完了完了,是我害了她,是我害了她........”

    走到门口的徐叔睿恰巧听见二人的对话,再顾不得劳什子礼仪,慌忙进来求道:“六殿下,敢问董婉婉是在何处被困?”

    赵无陵低声呵斥:“叔睿,不得无礼!”

    “兄长。”

    徐叔睿眼含热泪抬头,满是恳求:“兄长,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晚一步,她就真的没命了.......殿下,看在董婉婉救您一命的份上,请告诉我她在哪里。”

    李润怎能不动容,他们三个自小相识,董家出事后,他无能为力只能选择视而不见,只有徐叔睿还惦念着死了好几年的董婉婉,每每想起此事,他总是觉得自愧不如。

    可在他心里,董婉婉和徐叔睿不过是儿时的玩伴,打发时间的狐朋狗友,所有人都对董婉婉口诛笔伐的时候,他不动声色地远离,以至于三人渐行渐远。

    他以为董婉婉只是个没心没肺之人,殊不知她什么都明白,只是不与外人说罢了。

    与高家退婚一事,多亏了她自己才能与心爱之人在一起,这一回他险些没了性命,还是她出现拯救了自己。

    可他却偏偏,没有认出她来!

    猛地,他锤着床榻,惭愧不已:“叔睿,是我对不起她,她在上林路救了我,想必........”

    “多谢六殿下告知!“

    徐叔睿转身就要出京,门口凭空出现两道剑影,将他拦在门内。

    他一脸怒意地看向赵无陵,不复以往的尊敬:“兄长拦着我作甚?”

    赵无陵好整以暇地瞧着他:“你想救她?”

    “是。”

    “对方乃是宫内高手,你救得了?”

    “救不了也得救,总比站在这里说风凉话的强!”

    所有人目瞪口呆,猫儿一般的徐小公子竟敢对赵小侯爷这般无礼,实在是奇观,按小侯爷的性子,只怕是要收拾人了。

    可赵无陵却只是扬了扬眉,毫不客气地揶揄道:“她如果需要你去救,也活不到现在。”

    “兄长何意?”

    徐叔睿是真的恼了,好不容易打听到好友的下落,兄长却拦着不让他去救,心里自是焦急如焚,甚至生了几分恨意。

    恨朝臣权衡利弊,枉顾人命。

    一旁的李润倒是听出几分门道,突然想起模糊间看见的场景,便恍然道:“她是有武功的,赵侯,你的意思是,她的身手,绝不在宫内高手之下?”

    “没错。”

    赵无陵捏着袖口,眸色深深:“毕竟,祸害遗千年。”

    雪停时,天已黑,宫里派人来传话,宣赵无陵进宫面圣,李润焦灼不安:“赵侯,他可是发现你救本王了?”

    “殿下放心,绝无可能。”

    李润没有多问,因为他知道赵无陵不会多做解释,但只要他开口,必然是最值得信任的。

    赵无陵虚虚一礼,便应召进宫去了。

    一更天时,赵无陵迟迟未归,李润万分不安,生怕出了什么意外,不时唤人来打探情况,得到的回答并无甚新意。

    夜里突然大雪纷飞,李润只觉心里烦躁无比,总算等到了天亮,慌乱中裹了外衣便要出门去,与昨日徐叔睿的处境一样,门口的侍卫将其拦下。

    李润可不是徐叔睿,自然恼怒:“放肆,还不快让开!”

    侍卫无动于衷:“还请六殿下回屋。”

    “你们真是.........”

    李润翻了个白眼,胸口起伏不定:“你们家赵侯一夜未归,你们也不知道着急,真真是和主子一个样,什么也不着急,真是气死本王也!”

    “六殿下,我们公子已经回来了。”

    “什么时候?”

    “两个时辰前。”

    “那还拦着本王作甚,快让开,本王要去看看赵侯。”

    “公子吩咐,不见任何人。”

    “什么?”

    侍卫顿了顿,将实情告知:“公子昨儿个夜里从宫里回来后,脸色很差,随后就出城去了,临走前还吩咐我等,任何人来都不见,还请殿下见谅。”

    “发生什么事了?”

    “公子没说,只是派了人连夜赶去上林路,我兄弟就是其中之一,听他说,是陛下吩咐的,让去悬崖下找到董婉婉的尸首,确认人是否真的死了。”

    什么?!

    李润刹时怔住,从头到脚变得冰冷,手指不停地颤抖。

    “她坠崖死了........”

    见他这般,侍卫自知说错话,所幸这时章医师来把脉,忙将李润给带进了屋子,侍卫暗暗抹了把汗,一阵后怕。

    赵无陵立在崖上,任由冷风刮过耳畔,褐眸微微垂着,死死盯着浓雾缭绕的深渊,面色冷峻仿若一座雕塑,大雪纷飞覆黄土,天地一片茫然,遥遥不见底。

    下去寻找的人陆陆续续回来,个个神色严峻。

    宋焕禀道:“公子,绳子已经放完了,还是不见底,此悬崖比想象中的还要深,且对面是石山,常有巨石滚落,所以,掉下去还活着的可能性实在太........”

    “小。”

    褐眸一冷,众人倏地跪下。

    “公子恕罪。”

    “一群废物,让开!”

    “公子不可!”

    众人皆拦在前方,赵无陵二话不说挥袖将他们拂开,待他们睁开眼去拦,崖边早已没了人影。

    “公子!!”

    这时,一名当地老汉被拎着过来,下属禀报道:“公子,这老头说有条小路可直通崖下........咦,.公子呢?”

    宋焕脸色铁青:“公子跳崖了。”

    “啊?”

    “别愣着了,老伯,小路在哪里,快,带我们下去。”

    说话间,宋焕取了腰间的钱袋,皆数给了老头,老头心花怒放,心想这是遇到大方的官爷了,今儿个运气真是不错啊!

    “好好好,你们跟我来。”

    一炷香时辰过去,宋焕等人看着眼前高耸林立的巨石,顿觉绝望。

    “巨石阵?”

    老头亦觉奇怪:“啊呀,这里什么时候多出这东西来了,以前可是没有的,真是奇了怪了。”

    “若没有精通机关术之人,只怕是过不去了。”

    老头说完这话,立马警觉地捂住钱袋子,生怕被拿了回去。

    “路我给你们找着了,过不过得去就要看你们的本事了,瞧你们都是大方的官爷,可不能出尔反尔。”

    宋焕看他一眼,耐着性子说道:“放心吧老伯,钱给你了就不会再要回来,我问你,你们村子里可有擅解机关之人?”

    “没有啊,我们都是农民,哪里会这些歪门邪道。”

    “好了,你走吧,今日之事,不许外传。”

    “好好好,官爷放心,我绝不告诉别人一个字儿,放心。”

    没一会儿,老头跑得没影儿了。

    宋焕走到巨石阵前,刀斧皆是劈不开,反倒是雪越发大了,再僵持下去,所有人都得冻死在这里。

    “黄郜,田春旺,你们速速回城去找周睿,让他手底下的汤谷子前来援助。”

    “大友,孙祖望,黄齐,你们三个继续在这里等着,其余人跟我回去,再次下崖,一定要找回公子。”

    “是!”

    将所有绳子连成一根,宋焕一马当先独自下崖,此去乃是九死一生,落石,或是绳索断裂........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之地。

    下面烟雾缭绕,往下什么也看不见,再抬头,亦是一团迷雾。

    “公子!”

    他大声呼唤,只有自己的声音回荡在深渊里,周遭寂静得可怕。

    倏然间,一阵风掀起他的鬓角,未等他看清往上飞去的是什么,绳索开始被往上拽.........

    殿前。

    赵无陵将玉佩递上,大公公接过呈上,李英玉接到手里,随即看见上面刻着的“婉”字,不由得倏地紧握在手心。

    “陛下。”

    “没事,朕只是有些恍惚,她以前,还想将这块玉佩送给朕做定情信物,终究,还是以这种方式送到了朕的手里........”

    赵无陵神情冷漠:“陛下,此人罪大恶极,死不足惜!”

    李英玉抬眸间愣了愣,将玉佩收进袖中,眉头始终不能舒展:“她既已死,叛军中必定自乱阵脚,老六亲信已死,只要找到杀了他就是,可朕现在担心的却是另一件事,烈城的那位........“

    “东王陵一事后,父皇一怒之下将烈城军大换血,加之烈城易守难攻的地势,真真是愁坏了朕啊。”

    “陛下,臣有一计。”

    “献来。”

    “楚将军有陷阵的经验,又是身经百战的年轻将军,何不让其统帅三军,吴将军为副将。”

    李英玉思忖片刻,随即展露笑容:“时安说的有理,朕对楚洪有恩,楚之江是个极孝顺之人,必然同他祖父一般忠于朕,普天之下,还真是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