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逆贼 » 第四十六章 阴谋进行时

第四十六章 阴谋进行时

    “坐起来,陪我喝几碗吧。”

    望着恸哭不止的陈进,郭汜心中难免也有些酸楚。

    “嗯。”

    在重重地点了下头后,陈进先是伸手抹了把泪脸,而后方才规规矩矩地坐在了郭汜的对面。

    “还记得么,十二年前的今天,咱们俩都饿得快死了,最后,不得不去合伙偷了王扒皮家的一头羊,美美地饱餐了一顿。”

    “结果,差点被王家的仆役抓住,不得不去投了刘大麻子,那时候,咱们相约一定要共富贵。”

    一碗酒下了肚之后,郭汜很是感慨地提起了原主与陈进相交的往事。

    “主公,是我错了,我不该鬼迷心窍,我后悔啊。”

    一听这话,陈进顿时伤感地再次哭了起来。

    “我也有错,是我平日里对你关心不够,唉……”

    原主的旧交情可以不论,可在他郭汜穿越来后,陈进的拥戴之功却是不能不承。

    如今,闹到眼下这般田地,郭汜觉得自己确实有责任——人性这东西,往往经不起考验,若是他能将禁卫军进行制度化的轮换的话,似这等统军大将被收买的情况完全可以避免。

    “不不不,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我、我……”

    陈进是真的后悔啊,当初,那该杀千刀的小皇帝在赏赐珠宝、宫女时,他若是能坚拒,又何至于步步沦陷到无可自拔之地步。

    “罢了,不说这个了,来,咱们继续喝。”

    事到如今,再去计较究竟是谁的错,其实都已毫无意义了——有功必赏,有过必罚,此乃治军的不二法门,就陈进所犯下的罪,根本无从恕起。

    “好,主公,某敬您一樽。”

    陈进不清楚郭汜是否肯饶他一命,不过,现在他并不打算去多想这些,就只想一醉方休……

    “禀主公,陈进已于昨夜自尽于牢中。”

    次日一大早,赵崇便已满脸伤感之色地赶到了大将军府。

    “嗯……,厚葬,给其家眷送去些抚恤,另,每个月从我之俸禄中取四分之一给其家眷,到其长子成年为止。”

    这结果,早在郭汜的预料之中——他昨日离开监牢时,给陈进留下了把匕首,一切自在不言中。

    “主公宽仁,末将感同身受。”

    赵崇同样是陈进的老兄弟,此时一听郭汜如此厚待已叛的陈进,眼圈顿时便泛了红。

    “呼……”

    这等挥泪斩马谡的感觉,一点都不好,郭汜自是不愿再多谈。

    “主公,还有一事,那伍习已供出了与其勾连的内应是尚书郎韩斌您看……”

    “都拖到东市砍了,抄家灭族!”

    伍习其人,在原时空里,乃是杀害原主的凶手,这等货色,郭汜又怎可能留用。

    “诺。”

    见得郭汜心情不好,赵崇自是不敢再多逗留,匆匆便就此离去了。

    “夫君。”

    就在郭汜打算去后花园散散心之际,冷不丁却见马云萝笑嘻嘻地从外头走了进来。

    “嗯?”

    郭汜见状,不由地便是一愣——今早马云萝说了要去蔡昭姬府上呆一天的,怎地如此快就转了回来。

    “夫君,有桩事恐怕得麻烦您一下。”

    马云萝明显是有些兴奋过了头,并没注意到郭汜的神情有些不太对。

    “哦,你说。”

    娇妻么,那都是用来宠的,只要不是太过分的要求,郭汜都不会有异议。

    “好叫夫君得知,蔡大家已经同意了徐将军的求婚,现在啊,就差个大婚的见证人了,您看您是不是勉为其难一下呢?”

    马云萝没再卖关子了,笑嘻嘻地便道出了根底。

    “哈哈……,这可是好事啊,别说什么主婚人了,这个媒人,为夫也当定了,来人,赶紧去把文和先生请了来,这事儿再怎么着,那也得大操大办一下才成。”

    一听是这么回事,郭汜顿时便大笑了起来,早前的郁闷心情当即一扫而空……

    西凉重将徐晃要迎娶一代才女蔡昭姬的消息一经传开,长安城顿时为之轰动。

    下定时,不少太学生、知名文士都自发前去帮忙,不少人更是明里暗里表达了愿意追随郭汜的意思。

    对此,郭汜那真是来者不拒,只要确实有才的,那都尽量安排下去,实在没位置的话,就都先放在了大将军府中任职。

    毕竟再过几年,西凉集团肯定会对外迅猛扩张,到时候,根本不怕没地方安置有用之人。

    “兄长,那郭贼日益得势,我汉室忠臣却日渐凋零,这样下去,可怎生是好啊。”

    大将军府那头是人气鼎沸,太尉府这边么,那就颇显惨淡了,对比之下,侍中杨琦难免为之忧心忡忡。

    “嗯……”

    怎么办?

    凉拌!

    办法,杨彪已经想过了不少,事情也做了不少,奈何,就没见成功过一次,倒是损兵折将无数,到如今,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是了。

    “兄长,那郭贼无后,若是能设法除之,西凉军各部必会大乱,到那时,只消天子登高一呼,大事定可底定。”

    杨家已经彻底把郭汜给得罪死了,若不是对方投鼠忌器的话,偌大的杨家早已不存。

    但,这等情形随着大批文人倒向郭汜,在不久的将来,杨家肯定会大祸临头。

    这一点,杨琦当然是看得极为的通透,所以,他绝不打算束手就擒。

    “这事情,我们杨家绝对不能出面,否则,大祸就在眼前。”

    一听这话,杨彪的脸色顿时便耷拉了下来——王允的前车之鉴可就摆在那儿呢。

    更别说郭汜可不是老朽昏庸的董卓,一旦事情败露,那,郭汜肯定会在第一时间下死手。

    杨彪再怎么忠于汉室,也自不可能拿整个杨家来赌上这么一场。

    “兄长说的是,不过,此事用不着我们杨家出头露面,据愚弟所知,侍中赵温与已故的李傕之族弟李应过从甚密。”

    “据他所言,李应那厮对郭汜大肆排挤李家子弟极为不满,早有行刺之心,但消让赵温出面,稍稍撩拨一下,或许便能成事。”

    杨琦同样也没打算牺牲整个杨家去尽忠,不过,他显然早就另有计较。

    “你看着办吧,这件事,我杨家就一个原则——不闻不问,不参与。”

    杨彪沉默了片刻之后,这才慎重其事地丢出了句交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