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仙子莫叹 » 第二章 东海仙陵

第二章 东海仙陵

    污秽除却后宁卿仪带着一袭幽香走到安宁旁边坐下,略微成熟的冷清嗓音说道:

    “若是过两天在这沧州城没有任何发现,我们就继续启程吧,安宁。”

    “启程吗?这沧州城外的山河莽莽,倒是值得一观。”

    “只是眼下我们都走完半个大雍了,还没找到任何突破龙象地境的契机,再走下去,该去都城了。”

    语气逐渐低沉,说到此处安宁闭上了嘴,再次灌下一杯茶水。

    宁卿仪此番从太虚山下山游历大雍,为的是寻找从四品玉骨境突破到三品龙象地境的契机。

    眼下已经过去大半年了,路上倒没少杀些穷凶极恶之人,沿途风土人情也是看了不少。

    然而突破的契机两人却毫无头绪,这个事情就像个石头压在两人的心头,难以除去。

    宁卿仪笑了笑,拨弄起脸上的发丝,柔声道:

    “安宁,这种事我是不急,机缘到了,自然就能突破了;倒是你,在凝海境停了两年了,应该尝试入鸣窍境了。”

    “武道修行五大境九品,从小周天境九品起步,锻体、引气、开元;再到大周天境六品凝海、五品鸣窍、四品玉骨。”

    ”三品龙象地境就是常人的极限了。”

    “从三品起,需要的就不止是天赋了,还要有一定的机缘,机缘是可遇不可求的。”

    “此后的二品逍遥天境当世明面上的,数也能数的过来;至于一品人仙境,已经杳迹数百年了。”

    “你自小习武,天生的一副龙筋虎骨,基础更是如浑然磐石,到四品应该都是顺水行舟。”

    “如今你在凝海境凝练气海已近两年,气海比常人更为雄厚,是时候突破鸣窍境了。”

    闻言,安宁点了点头。

    他小时候学武,请的是青阳郡最有名的鸣窍境武夫,结果那人说他“根骨天成”教不了,只能打磨基础,教别的他怕误人子弟。

    于是在交了些锻体法门和纳气法门后安宁就成了没师父的“瞎子武夫”。

    这些年安宁自己练,有时候为了武技和搏杀经验也没少和人过招。

    如今,安宁已入大周天境六品——凝海境两年,还是在打基础压着不突破的情况下。

    他今年适龄弱冠,这天赋从青阳郡的一亩三分地里来看不可谓不好。

    这种老天爷赏饭吃的天赋,本该上山拜高人学艺。

    但他是家里的独苗,安家是锦官城的富商,在锦官城偌大的商业家产需要他接手,少年时家里不放心他上山。

    直到遇见宁卿仪。

    宁卿仪本是太虚山的道士,太虚山在整个大雍境内是神秘性和传奇性并兼的道统,宁卿仪下山游历到锦官城后和安宁彼此一眼相中。

    山上的高人来了,安宁的母亲夫人看宁卿仪也如看儿媳妇儿般,这才放安宁跟着宁卿仪出门。

    呼呼——

    房间里,在安宁点头后出现轻微气浪,一些轻盈的物品无风自动,安宁稍稍运气之后收功说道:

    “宁姨,我最近会尝试的,气海已经充盈到无法再压缩了。”

    “我想把运气的经脉再扩张一点,鸣窍境可能要慢慢磨,如果能找到什么锻体的灵物倒是能快些。”

    “灵物?”

    “我在太虚山的时候认识过一些灵物,那些东西一般会诞生在固定环境,需要费很大心思才能得到,路上试试能不能找到吧。”

    “好。”

    ……

    半个时辰两人谈笑间很快就过去了,等到店小二敲房门,叫人用午膳两人才恍然回神。

    刚到午时,鸿福客栈一楼吃饭的客人并不多。稀疏的客人坐的七零八散,多半都是赶路的走客。

    一个说书先生坐在客堂正后方,面对客人,面前的桌子面上放着一碟花生、一壶青茶,正口若悬河的讲着近来发生的新鲜事。

    客栈里请说书先生是近几年才风靡大雍各地的。

    条件好的客栈请一位说书先生,既可以为店里的客人解闷,说书先生讲得好还能为客栈带来客流量。两不误的活在行业里很流行。

    选了张靠窗的桌子坐下,安宁和宁卿仪一边听着说书先生讲书,一边等店小二把菜上齐……

    “各位客官,话说三分。接下来咱们不讲书,我来为大家说说近几天发生在往北的临郡——东海郡发生的一件大事儿。”

    “话说就在三天前,远在东海郡的遮云山上,一帮盗墓贼无意间闯入一处陵墓。”

    “有当地传言,此陵墓乃是几百年前一位仙人坐化之地。”

    “那帮盗墓贼触动了陵墓的机关,被那机关留下了数条人命,但也让里面的一块石碑见了光。”

    “石碑上刻的字经几百年的岁月侵蚀,依旧是清晰可见;各位不妨猜猜,那碑上刻的什么?”

    说着,说书先生停下了话语,端起茶杯抹了口茶,等客人们反应。

    说书先生此番说辞,一下子引起了客栈里的客人反响,一个带刀的江湖客高喊道:

    “说书的,别卖关子啊,说重点!后面怎么样了!”

    “哈哈哈,这位客官您先别急,且听我为大家娓娓道来。”放下茶杯,说书先生朗声笑道。

    ……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听到说书先生讲这一茬,角落里的安宁也来了兴趣,向旁边坐着的宁卿仪低声道:

    “宁姨,你听见没?”

    “嗯”

    宁卿仪夹起一筷子菜点了点头,示意安宁继续听。

    ……

    “那帮盗墓贼发现的石碑上面峥然书着八个大字——吾之传承,有缘者得!”

    “劫后余生的那些盗墓贼哪见过这种事,惊慌失措下跑下山把消息传了出去。”

    “没想到消息被一传十,十传百,此事一经传出,东海郡那一亩三分地可谓是风云际会,群英荟萃啊!”

    “现在,江湖传闻上说东海郡那遮云山上,有那几百年前的仙人大修士留下的传承仙法。”

    “得之者便可掌握成仙之法,得道成仙,享寿千载!”

    “现在各地的江湖客,都在往那东海郡的海霞城去。在座的各位有感兴趣的可得赶紧了,现在去还不算晚。”

    ……

    说书先生讲了很多,但安宁和宁卿仪只听了前面有用的消息,后边的废话便没再细听。

    聊着家长里短吃完饭,两人回了楼上房间准备商量此事。

    房间里,安宁和宁卿仪坐在一起,听得安宁说到:

    “宁姨,那‘东海仙陵’可是个大事,我们不妨去看看吧?”

    “那说书先生说的或许夸大存疑,但其中尚有几分可信度,或许我们可以从中捡到什么宝贝也说不准。”

    宁卿仪并非第一次走江湖,对江湖事了解的比安宁深,见安宁如此感兴趣没好气的说道:

    “一品境仙人,几百年没出过世。”

    “那陵墓里,如果是真有仙人留下的传承或者什么宝贝,哪里还轮不到你我二人。”

    “让我在意的是,这种消息怎会传的如此之广?此事像是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其中恐有蹊跷。”

    闻言,安宁眼中的兴趣也少了些许;仔细一想也是,那种烫手山芋的东西肯定有很多人想要。

    沉默片刻后,安宁捏紧放在桌面上的手,斩钉截铁地说道:

    “虽然宝物什么的可以不在意,但这件事可是一件足以让很多人疯狂的大事,想来应该会有很多高手去抢机缘。”

    “甚至可能有龙象地境的高人!如果能在他们出手的时候观战,或许宁姨可以从中悟到什么。”

    “我们意在突破,不在夺宝;要再这么走下去可就真到临安了,这次机会不能错过!”

    听安宁这么说,宁卿仪没有再立刻回绝;她低头衡量片刻后,抬头看向安宁,柔声说道:

    “你容我考虑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