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开朝皇帝:治一治不孝子孙 » 第七章 个人的想法

第七章 个人的想法

    虽然开民智这件事情有助于解放人的思想。

    可是对于王朝统治是不利的。

    因为当人们的思想解放的时候。

    他们就会去思考思考大商王朝值不值得他们效力。

    这样的大圣王朝真的是适合他们的大商王朝吗?

    当人有一定的判断能力的时候。

    那么就将不利于统治了。

    王子潜敬佩的说道

    “我从来没有想过圣武皇帝的心胸是如此的宽广。

    那么我之前想要帮助圣武皇帝巩固皇权的这一说法就彻底的消失了。

    因为我知道只要圣武皇帝在。

    那么皇权将永远不会受到任何的挑衅。

    我现在只有剩下一件事情可以说服圣武皇帝你呢。

    纵观圣武皇帝在朝的的时候。

    没有任何人愿意成为圣武皇帝在文臣之中的代言人。

    因为一旦成为了圣武皇帝在文臣之中的代言人。

    那么就会受到天下所有的读书人和文臣之间的破口大骂。

    因为天下读书人和文臣皆会认为此人是皇帝的走狗。

    是皇权的附庸,有辱读书人的风骨。

    而这些皆是前朝所带来的弊端。

    毕竟前朝将多数人捧得太高了。

    真正的将刑不上大夫这一句话给深刻的实践了。

    而圣武皇帝里曾经又是商户之子。

    这也导致了文臣更加不愿意跟跟你效力了。

    而我愿意成为圣武皇帝在文臣之中的代言人”

    洛辰仔细的看了看王子潜说道

    “觉得你一个罪臣之子。

    有可能会成为文臣的代言人吗?

    一旦他们知道你的身份你怎么办?我很好奇?”

    王子潜很平静的说道

    “我仅仅只是王文在一个没有身份的私生子而已。

    而王文在也是知道我的。

    但是他不愿意让我面向大众

    所以基本上没有任何人知道我的身份。”

    洛辰诧异的道

    “既然如此,那么你来这里的目的是什么呢?

    不是为王文在开脱吗?”

    王子潜道

    “我从未想过为他开脱。

    我想的是倘若真的需要抄家灭族的话。

    那么一定会影响到我的母亲和我的。

    虽然当今大商王朝的情报并不怎么的发达。

    可是别忘了圣武皇帝手下的情报组织可是不怎么简单的。

    从史书上就可以看见圣武皇帝的情报组织是有多么的可怕”

    洛辰带有兴趣的道

    “那么你就不怕受到天下所有读书人的辱骂吗?

    受到所有文臣的排挤吗?

    还有难道你不怕做皇帝的替罪羊吗?”

    王子潜道

    “成大事者自然要有一颗不畏艰险的心。

    所以我自然不会被天下人的辱骂给凭着我所想做的事情。

    更何况这件事情包括我的身家性命呢。

    至于当皇帝的当替罪羊这一件事情我觉得并不会有。

    因为从史书上的记载来说,圣武皇帝是一个很重情义的人。

    倘若自己手下的人没有犯太大的错误的话。

    那么圣武皇帝往往会是网开一面的。

    就像那个情报组织的人一样。

    圣武皇帝并没有将他推出来做替罪羊来平息朝臣的怒火。

    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

    这些都是朕要做的,与他没有任何关系。

    倘若真正的能够走进圣武皇帝的内心的话。

    那么就会向丁崇义和魏庆义两人一样。

    尤其是魏庆义无论他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皇帝都会保住他的。

    毕竟魏庆义当年做的事情换另一个人来。

    恐怕早已经让圣武皇帝给问罪了”

    洛辰笑着道

    “真的是有趣啊。

    那么我很好奇你将会怎样走进我的心。

    成为我的心腹。

    让我向魏庆义和丁崇义一样信任你”

    王子潜说道

    “我接下来的行为会是让皇帝感觉到深刻的了解我会如何的成为皇帝的心腹的。”

    洛辰笑着道

    “好吧,当处理王文在的时候。

    你的母亲和你可以逃脱了。

    不过倘若没有达到我的要求的话。

    那么你应该知道是什么样的后果的。

    可以走了”

    “谢圣武皇帝恩典”

    王子潜缓慢的退了出去。

    而就在王子潜退出去的时候。

    一道身影浮现在了洛辰的旁边。

    “臣下实在是不明白为圣上要相信一个小子。

    从我看来他似乎没有本事能够完成圣上想要做的”

    洛辰笑着道

    “习根,这个只是一颗闲棋而已。

    事成了的话自然是好的。

    他成不了的话。

    自己又不是不可以事后追责

    反正对于我而言都是不亏的”

    汪习根拍了拍马屁

    “还是圣上想的足够周到。

    作为一个下人的我。

    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去做了”

    洛辰道

    “好了,别拍马屁了,告诉我你来做什么。

    不好好的盯着他们来这里做什么?”

    汪习根听到圣上的问话,于是严肃的道

    “这是来到这个世界的将领递回给我们原来世界的那些将领的信。

    信上大概说了这个世界的见闻。

    以及他们的后代所做的事情。

    这件事情递回去的时候,已经引起了轩然大波。

    而文臣们也知道了这件事情。

    文臣们更是的忐忑不安。

    他们似乎正在密谋的什么。

    但是我没有打探出来。

    因为他们太过于严密的去讨论此次的话题了。

    所以我觉得圣上你现在应该回去一趟了。

    毕竟我们原来的世界才是我们的大本营”

    洛辰想了想道

    “我倒是忘了,那些将领会写信回去告诉原来世界的那些人了。

    没有想到这件事情竟然会引起如此动荡。

    看来我是有必要回去一趟的。

    不过这件事情该由谁来处理?

    丁崇义?

    丁崇义不行,他对于政事并不怎么擅长。

    这样吧。

    你替我拟一道消息。

    那便是让大皇子来这里监国而让刘蜀忠来辅佐大皇子。

    这不正是他们想要看到的画面吗?去吧”

    汪习根道

    “可是在他们传递回去的信里面。

    似乎也能看到大皇子对于文臣的态度是什么样子的。

    这样的话文臣们还会支持大皇子吗?”

    洛辰解释道

    “从记载上不难看出大皇子实际上对于文臣是很亲近的。

    文臣之所以不支持大皇子的原因。

    是因为大皇子对于我的改革并没有太多的看法。

    反而是要坚持下去。

    毕竟大皇子和四皇子都是在我身边有我亲自教导的,从史书上来看的话。

    所以他们两人对于我的改革并没有太多的看法。

    既然如此,那么就要丁崇义成为四皇子的老师。

    让他刘蜀忠成为大皇子的老师吧。

    他们的谁能够教出符合我心仪的皇子那么谁就能够登上帝位了。

    我不相信我给予他们这个暗示他们还看不懂”

    洛辰此时的心里面也是很累的。

    毕竟莫名其妙的来到这个世界。

    就让这些文臣知道自己要改革的这件事情。

    而且也知道了自己之后会遭到什么样的待遇了。

    所以他们才不得不去选择讨论的。

    不过他相信,虽然他们再怎么讨论也不怕讨论出什么结果的。

    毕竟皇宫内外全都被自己给控制住了。

    他不相信自己会像大商王朝,三百年间的皇帝一样。

    会像他们出现意外而死亡。

    所以这些文臣们只能无奈的去妥协自己所做的决定。

    毕竟自己已经算是给予他们希望了。

    毕竟自己可没有说自己不教大皇子和四皇子两人

    至于谁教的厉害,那就看本事了。

    “是”

    刘政伟此时此刻焦急的在自己家的客厅里面走来走去。

    他正在等待自己父亲和那些文臣们商量的结果。

    当看到刘蜀忠疲惫的回来的时候。

    刘政伟忍不住的上前问道

    “父亲怎么样了吗?

    你们讨论的怎么样?

    对于皇帝的做法你们有什么看法吗?”

    刘蜀忠叹了一口气道

    “就像传递过来的消息一样,就算我们知道了皇帝要做什么。

    我们能够反抗吗?

    我们反抗得了吗?

    你看看如今皇城在谁的控制之下。

    就算现在皇帝不再皇城了。

    可是你看看皇城有究竟有他多少的耳目”

    刘政伟道

    “难道就没有任何的办法了吗?

    就让这项改革真正的实施下去了吗?”

    读书人之所以高贵的缘故。

    便是因为天下需要他们来治理。

    而他们的人数也决定了他们身份的高度。

    一旦皇帝的改革实施下下去的话。

    那么读书人的数量将会极速的倍增。

    到那时皇帝可不会再管你们读书人了。

    毕竟无论怎么杀都会有读书人的。

    而且更何况读书人一旦多了。

    那么党派就会多了。

    皇帝只需要随随便便的提拔一个党派。

    就可以弄死另外一个党派。

    毕竟他们这一类读书人可是尊崇儒学的。

    而当今圣上呢。

    他却是改革。

    改革在百家之学。

    他直接将百家之学给放开了,不再独尊儒学了。

    而且从皇帝的态度来说,他就是在打压儒学。

    刘蜀忠摸了摸自己的额头道

    “你觉得能有什么办法。

    当今的圣上可是牢牢的掌控着十二宿卫和神威军的。

    连守卫边境的大将,都是从皇帝的心腹之中选出去的。

    是问?

    当今天下的将领,谁不忠于皇帝。

    谁能够反了皇帝。

    更何况你爹我又不是没有带领文臣去反抗过。

    可是还不是被皇帝轻描淡写的给杀了。

    杀了之后他直接又提拔一波读书人上来。

    试问那些读书人会在意上一代文臣做了什么吗?

    不会呀,他们只会在意到手的荣华富贵呀。

    不过从这一点上来看也足以知道了。

    皇帝对于文臣己经有自己的行事标准的。

    只要你能够好好的处理朝堂,我就不动你。

    只要你敢跟我挑刺,那么我就直接把你杀了。

    反正这天下最不缺的就是想要做官的读书人。

    你是挑头的对不对好吗?

    你和你的后代永远不录用。

    试问这天下还有哪个读书人愿意追随这样挑头的人啊。

    读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取那官名吗?

    终于知道皇帝为什么现在可以容忍我们这些文臣了。

    那便是科举还没有开。

    只要科举一开,你看一看当今皇帝的态度会是如何转变的。

    毕竟不是哪一个皇帝都像当今的皇帝是如此疯狂的。

    毕竟一录取就录取那么多的人。

    而且不排名次。

    就是将他们下放到地方去处理事务。

    只要能够处理的好,那么就可以直接上朝堂。

    在那个时候谁还管恩师是谁啊。

    谁还管自己的派系是谁。

    毕竟只要自己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青云直上。

    而不是通过推荐到皇帝那里才可以青云直上。

    恐怕这才是皇帝敢于直接杀那些挑刺的文臣的缘故吧。

    而那些被下放到地方上的官员们恐怕还很乐意看。

    毕竟朝廷上一个萝卜一个坑空出来的不就是他们的机会吗?

    你父亲我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

    你父亲我认为在读书人之间的威望还是很高的。

    可以煽动在天下所有的读书人。

    可是为父错了呀。

    当利益在读书人面前摆到的时候。

    他们是怎么做的,他们巴不得拉你下水。

    他们就可以登上你的位置”

    刘政伟道

    “可是现在这件事情不是还没有发生吗?

    我们就趁现在不可以吗?”

    刘蜀忠苦笑了一声道

    “当今的圣上,直接就可以用那些身上有着罪孽的文官们去处理朝政。

    你怎么就不确定他会给我们先下罪责之后。

    然后威胁我们。

    如果我们不去处理朝政的话,就将我们的家人给杀了。

    我们又怎么不可能去处理朝政呢。

    只要等待科举一开就是我们问罪之时啊,倘若这样子做的话”

    刘政伟忍不住的悲哀的道

    “难道就没有什么办法了吗?”

    刘蜀忠道

    “有到是有。

    不过倒是取决于下一位的继承人身上。

    不过很可惜的是皇帝没有让任何人来教导他看好的那两位。

    反而是由自己来亲自教导。

    不过我不相信皇帝看不出来此时朝堂的心已经散了的。

    毕竟所有的人都可是知道自己以后的待遇会是什么。

    恐怕没有任何一个文臣的心此时不想要逃离朝堂这个漩涡了。

    所以我觉得皇帝一定会拿出一些事物来安抚我们这些人躁动的心的。

    不过连那些武将们此时此刻也是心情烦躁的。

    毕竟他们现在可是怀疑皇帝对于他们的信任了。

    毕竟他们的后代能够做出这样的事情出来。

    这无疑会影响皇帝在军中的威望。

    所以皇帝肯定也是会安抚那些武将的。

    不过就是看皇帝接下来会做出怎样的举动了。

    不过为父是真的没有想到。

    为父最想要的位置。

    竟然被魏庆义给拿去了。

    而且皇帝还如此的信任他。

    魏庆义掌控了十二宿卫。

    成为了当朝丞相,而且还是一个在文臣和武将之间威望不俗的人。

    但是皇帝居然还是选择将权力下放给了他。

    真的是让我始料未及呀。

    纵观历朝历代,哪一位臣子有如此的待遇。

    而且魏庆义居然还是善终了的”

    此时正在处理朝政的魏庆义,也是感觉到不可思议的。

    毕竟当今的圣上的那些举动,可真的是要吓死他了。

    他现在最为庆幸的便是他是一名中立派了。

    否则在传递来的消息之中。

    皇帝也不会如此的信任他。

    甚至让他成为了丞相,甚至一度下放的权力给他。

    不过他相信这一切都是皇帝在试探他而已。

    试探他是否真的是中立派。

    不过幸好的是在史书上他坚定不移的是中立派。

    否则他也不会有善终的结局了。

    其实他还是想支持四皇子的。

    不过他想到反正四皇子继位的时候。

    自己差不多也应该不在了。

    所以他就选择了放弃。

    毕竟他和当今的皇帝岁数差不多。

    皇帝去了的话他差不多也去了。

    就算自己以后的后代无法进入权力中心。

    可是只要有国公这一身份的价值。

    相信过得还是有滋有味的。

    只要有某一代出现了一个人中龙凤。

    相信皇帝也是不会放过他的。

    当然了这一切前提是在明君的前提下。

    其实他也是知道一件事情。

    那便是皇帝的改革其实也是冲击武将的。

    不过冲击的不怎么大而已。

    但是有一点。

    那么就会冲击到军中排资论辈的这一点。

    皇帝很明显就是要确立在文臣和武将之间。

    只要有才能,有能力的人才能够深居高位。

    毕竟现在军中的哪一个不是沾亲带故的。

    所以皇帝想要改变这一局面。

    而武将之中恐怕只有丁崇义和他看见了。

    但是丁崇义敢管吗?

    他不敢管。

    因为他也是属于皇帝的心腹的。

    更何况他的侄子是下一任皇帝的有力继承人。

    更别提他的侄子的名字是什么了。

    所以他害怕自己的行为会影响到自己的侄子。

    只要自己的侄子登临皇位。

    那么自己这一脉就将永远的不会倒了下去。

    因为无论皇帝怎样变更。

    终究是和他们这一脉是有亲戚关系的。

    但是让他想笑的。

    是他丁崇义英明了一辈子。

    没有想到栽在了自己的孩子身上。

    直接就被踢出了权力的中心,他这一脉。

    他丁崇义如此之做,还不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孩子,自己这一脉能够永远的在权力的中心。

    不过他倒是很好奇。

    大皇子洛文华到底是有怎样的魅力。

    居然能够让丁崇义的孩子去忠于他。

    毕竟当今的皇帝从史书上来记载他之前明明是大力的支持四皇子洛承武的。

    但是好像大皇子洛文华不知道做了些什么。

    让他改变了自己的观点。

    将大皇子洛文华的名字改成了洛承文。

    但其实熟知这个名字的人都知道。

    其实皇帝的寓意恐怕便是想让大皇子作为四皇子身边可靠的人去辅佐四皇子而已。

    但是没有想到啊。

    大皇子之后又做了一些事情。

    然后让皇帝彻底改变对他的看法。

    也将他列入了继承人一列之中。

    不过也没有再改名字了。

    毕竟再改名字的话,实属就是说不过去了。

    如果不是将大皇子也列入了继承人之中的话。

    那么六皇子恐怕也不会有登临大位的机会了。

    不过一想到六皇子。

    他就觉得六皇子恐怕已经没有活命的机会了。

    毕竟皇帝给他取的名字是什么?

    洛安乐。

    安乐啊,希望他一辈子的安乐下去,不要生有任何的异心。

    但很明显六皇子洛安乐没有按照皇帝,他的父亲对于他未来的规划。

    反而是选择了与文臣勾结在一起。

    然后宣布了假的旨意。

    甚至然后让六皇子登临的大位。

    毕竟皇帝的旨意终究还是需要这些文臣来下放的。

    当所有文臣齐心协力的时候,那六皇子就是正统了。

    但是很可惜的便是,六皇子没有军权。

    那些文臣也没有军权。

    要知道在那个时候大皇子拥有十二宿卫。

    而四皇子则是拥有神威军。

    而边境的将领们也是支持这两位皇子其中一个人的。

    根本就没有人去支持这位六皇子。

    这就导致了六皇子根本就没有调动任何将领任何军队的能力。

    即使名义上他是有这个权利的。

    可是所有的人都不听他的。

    于是他就继位了差不多有一年多。

    就被四皇子洛承武给赶了下去。

    原先其实是可以更早的赶下去的。

    可是由于大皇子的缘故才在一年之后才赶下去的。

    毕竟对于一个没有军权的,而且还不是世人皆知的两位继承人的皇帝。

    想要将他赶下去。

    对于曾经皇帝亲自点名的两位继承人。

    简直是不要太过于轻松了。

    而大皇子阻挡的原因也很简单。

    那便是万一六皇子所做的比他和四皇子做得更好呢。

    毕竟大皇子不赞同四皇子的治国理念。

    而四皇子也不赞同大皇子的治国理念。

    于是大皇子就提出了这一想法来。

    毫不怀疑的被所有的人给否定了。

    但是他依然还是选择这样的做法。

    这就导致他手下的将领们开始和他离心离德了。

    逐渐的靠向了四皇子,靠拢的差不多的时候。

    四皇子就选择了直接将六皇子给赶了下去。

    而大皇子也没有任何的反抗。

    其实他手里还是有反抗的能力的。

    因为在经过一年多的观察之后。

    他发现六皇子没有那个能力去治理这个国家。

    反而将父亲曾经的所有的改革国策基本上很多的给否了。

    所以他很后悔自己所做的。

    于是就选择了归隐山林去了。

    不再去过问任何关于大商王朝的事情。

    而这也就导致了真正忠于他的将领的尴尬了。

    而四皇子也是毫不客气的就将这些将领全部给打入了冷宫。

    但是也没下杀手,只是让他们偏离了权力中心。

    做一个安安稳稳的富家翁而已。

    毕竟那些将领终究是和自己沾亲带故的。

    自己也不能太过于赶尽杀绝。

    而让他觉得感兴趣的便是吴卫的选择了。

    吴卫似乎成为了和他一模一样的人,只忠于皇帝的人。

    不过吴卫也没有傻啦吧唧的去忠于六皇子。

    毕竟是个人都可能够看得出来六皇子绝对不会长久的。

    而在看清楚大皇子的为人之后。

    吴卫也是毫不犹豫的摒弃了中立派的这个身份。

    直接就跑去忠于四皇子了。

    明眼人都能看出四皇子肯定是要登临皇位的。

    于是当四皇子登临皇位的时候。

    吴卫就成为了一名中立派,就忠于皇帝不去过问任何事情了。

    他很欣慰吴卫能够看懂自己的意思。

    不过他有点惭愧,毕竟他是觉得四皇子活不到自己的时候。

    所以他才没有去支持四皇子的。

    而咱们的吴卫呢。

    却是完完全全的秉持着他的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