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开山做祖 » 第11章 学而时习之

第11章 学而时习之

    海天城镇邪司衙门,有个神秘的后院。

    那地方闲人免进,擅闯之人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宽敞的后院里,种着两株石楠。

    眼下正值阳春三月,石楠花开得很是娇艳。

    院中摆着石桌石凳,一名黑袍老者坐在凳子上,突然诗兴大发。

    “咳咳。”

    只听他一声咳嗽,后院里伺候的下人立刻远遁。

    镇邪司所有人都知道,那位掌令大人吟出来的诗,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住的。

    那掌令名叫韩青山,远近闻名的文道败类。

    此人不止写过小黄诗,他真正在文坛引起公愤的是:自创了一种新派诗歌。

    他自创那种新派诗歌,称之为现在诗。

    不押韵也不讲究平仄,引起无数诗人口诛笔伐。

    此时此刻,诗兴大发的文道败类,即兴作了一首新诗:

    空中飘散着熟悉的味道

    那是岁月的味道

    是爱情的味道

    是你我的味道

    噢,也是石楠花的味道

    ……

    吟诗完毕,韩青山整个人都沧桑了。

    那双看尽红尘繁华的眼睛里,透着难以形容的落寞。

    良久,他打开朱红葫芦喝了一口酒,喃喃自语道:“这都第三天了,师父怎么一点消息也没有?就算没兴趣,也该回个信啊。”

    脑海中连续闪过几个念头,老人暗忖道:“莫非师父又在考验我,要我权宜行事?我倒是想收那小子当徒弟,就怕德不配位啊。他那金甲书灵太恐怖,一棍子就能敲死我。”

    思来想去,他走去了镇邪司衙门,叫来天地玄黄四大主办,交代了一些事情。

    随后老人单独把玄字门主办司徒少华留下,吩咐道:“我此去海外,也不知道要几个月。临海城那个丁举人,你多留点心,只要他没上房揭瓦,能关照就关照一下。”

    “是。”

    司徒少华说着,硬着头皮道:“下官斗胆说句不中听的,那霸占了蓬莱仙岛的老魔头,占尽地利优势,护岛大阵非人力所能攻破。”

    韩青山眉头一皱:“乌鸦嘴,老子还没出师,你就泼冷水?”

    “属下知道大人忧国忧民,唯有平定了蓬莱仙岛,东海百姓方可享受安宁。”

    司徒少华豁出去了:“可那老魔头勾结了许多前朝余孽,剿灭那帮孽障,非我镇邪司一家的责任,翰林院也该出一把力。如今翰林院只会窝里横,冲锋陷阵的事情全由我们镇邪司干了,大人三次远征蓬莱,三次负伤,属下替大人感到不值!”

    韩青山骂道:“你懂个锤子,你哪只眼睛看到我忧国忧民了?”

    司徒少华被骂得一愣一愣的:“那大人屡次远征蓬莱,到底是为什么?”

    韩青山反问道:“我问你,远的不说,这海天城最出名的是什么?”

    司徒少华很懂文道败类的爱好,配合地说道:“当然是海天盛筵。”

    韩青山笑了:“算你小子有点悟性,老夫哪有心情忧国忧民,我立誓平定蓬莱岛,只为重开海天盛筵!”

    ……

    山间小路旁,坐着一名中年文士。

    他把一套皱巴巴的书生衫,传出了别样的风格。

    中年文士吃着煎饼卷大葱,一脸的享受。

    旁边一名石头武士跳了出来,好像实在忍不住了:“主公,俺想不通,为何不用《轻舟万重山》之术,偏要用两条腿走路?”

    中年大叔指了指有些泥泞的小路,一开口满是大葱味儿:“看看那条路,你看到了什么?”

    石头武士认真看了看,说道:“脚印,还有泥坑。”

    中年大叔颔首道:“你悟性还是不错的,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脚过留印。一步一个脚印,方显诚意。”

    石头武士表示不服:“可你徒弟很着急,去得晚了,怕是赶不上趟。”

    中年大叔微微一笑:“人间事,急不得。缘分到了,自会相见。”

    石头武士似懂非懂,低着头不说话了。

    那文士吃饱喝足,继续赶路。

    临近黄昏,路过一小村庄。

    石头武士隐没在村庄外,中年文士一个人进了村。

    村口有个壮实的三旬妇女,怀里抱着婴孩,正在喂奶。

    村里人淳朴,也不避讳什么,敞开衣衫直接喂。

    中年大叔看了看小男婴,又看了看那妇女,渐渐看得入神了。

    如此一来,村里人不能忍了。

    你看两眼也就罢了,一直盯着看,这谁能忍?

    “打他!”

    “打死这老色胚!”

    “书生衫皱皱巴巴的,一看就不是正经读书人!”

    “赶出去,把这厮赶出去!”

    村里几个农户,抡起锄头钉耙,揍得中年文士披头散发。

    他慌不择路,狼狈不堪地逃到了村庄外面。

    一路跑出十里开外,天边残阳如血。

    “唉,寂寞啊!”

    中年大叔坐在一片小树林里,满脸落寞。

    那石头武士突然跳了出来,有点幸灾乐祸:“主公这是何苦来哉,住在村里不好吗,非要来这荒郊野岭遭罪。”

    中年大叔笑了:“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

    临海城外,丁太初也是一脸落寞。

    “啊啊啊,寂寞啊!”

    少年的寂寞,和男女之情无关。

    他想出去驱鬼降魔,尽快攒够五百功德值开启天书,遇到了悲剧。

    有人在杨柳巷召唤出半圣书灵的消息,一夜之间传遍了临海城一府、三县、和十几个村镇。

    以前跳出来兴风作浪的邪魔外道,一下子偃旗息鼓。

    据袁泽所说,他在临海城任职五年,从来没见过城里这么太平。

    如此一来,丁太初连一只小怪兽都找不到。

    他从早晨到黄昏,跑断了腿,愣是没找到半个邪魔外道的下落。

    无奈之下,他决定去看看海,让大海带走他的哀愁。

    剩余寿命还有六天,少年的哀愁,一般人不懂。

    “年轻了,我还是年轻了啊。”

    “早知道猴哥搞出来的动静这么大,我就低调一点。”

    “呵呵,我这算不算自己作死了自己?”

    “一个邪魔外道也见不到,还怎么刷怪赚取功德值?”

    信步走在沙滩上,少年愁眉苦脸。

    他也不能永远保持洒脱,总有烦心的时候。

    顺着海滩走出了几里路,前方传来打斗声。

    丁太初循着声音摸过去,看见了令人发指的一幕。

    四名鬼气森森的黑甲男子,正在围攻一名神秘女子。

    那女子头戴黑纱斗笠,身穿劲装,看起来武道高手。

    以一敌四,不落下风。

    但是,也没占到便宜。

    四名黑甲男子擅长合击,将斗笠女子团团围住,不给老太太抽身而出的机会。

    除此之外,现场还有一男一女。

    那男的而立之年,头戴文士巾,身穿白色书生衫,像个白衣如雪的大才子。

    另有一名紫衣女子倒在地上,虚弱得动弹不得。

    白衣男子张开嘴,试图表演一段贯口:吃葡萄不吐葡萄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