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河朔儿女 » 第二十七章 邪不压正

第二十七章 邪不压正

    正当匪酋盖地龙要对手无寸铁的老百姓下毒手,着手实施伤天害理之计,只见一个壮士骑着一匹青骢马出现在眼前。

    这个壮士一声断喝,让盖地龙惊愕地放眼观瞧,但见壮士两眼如铜铃,两眉倒竖,面部黧黑,一身赭黄色衣服收拾的紧陈利落,背负一柄长剑。威风凛凛,似猛虎眈眈地直视盖地龙。壮士后面跟着几个手持利刃的武生打扮。

    盖地龙上下打量着这位壮士,觉得来人不过诈唬而已。便狼嚎一般:“这是谁家还没有出飞的小家雀,胆敢与老爷叫板。”

    皇霸寻声发现,这个壮士正是自己的儿子皇太极。皇霸刚想张嘴搭话,不料,皇太极抢先说道:“爹,你这脸是怎么回事?”

    皇霸忍着伤疼说:“叫这帮子土匪给打得。”

    皇太极看到父亲脸上的创口已浸出脓水,吴二愣俨然成了一个血染的红人,再看看老乡亲也是龇牙咧嘴。直觉告诉壮士,这一切的发生,罪魁祸首就是这帮土匪。

    壮士皇太极看罢,一股怒火在胸腔熊熊地燃地燃

    皇太极跳下马,腾腾地直奔盖地龙。这边的盖地龙手拿大刀不停地比划喊着:“你想干什么?老子在江湖上谁人不知谁人不晓。你要识相,就乖乖地闪在一旁,要是不意好的话,我手里的鬼头刀可不认人。”

    “江湖上也是讲道理的,不象你们强夺!”皇太极逼视着盖地龙,高声说道。

    这时盖地龙满目狰狞,用刀尖指着皇太极说罢:“你想造反呀!老子谅你也没有那么大的胆子!”

    “好家伙!你们不但不讲道理。”皇太极迎着刀锋上去,两眼如射出箭一样的厉害,直斥道:“你们为非作歹倒还有理了。”

    盖地龙咆哮着:“你要是再进一步,老子让你身首异处,你信不信?”

    皇太极厉声道:“邪不压正,我就不信这个斜!”

    众乡亲看着皇太极步步前进,离刀尖将触未触之际,纷纷劝皇太极知难而退,不要招惹这些地痞无赖。

    “太极!你给我退下来,谁让咱是草民呢?”皇霸上前要去拉儿子。

    “爹!今天的事情我管定了。”皇太极回应着父亲,“这帮土匪也忒嚣张了,掐拔人到家了。”掐拔,地方俚语,对待庄稼又掐又拔,想法摆治让其不得安生,一般意指欺侮凌辱。

    “弟兄们,都准备好家伙,给这帮不听话的毛头小伙子上一课。”盖地龙一招手,“我说上,格杀勿论!”

    这帮土匪见主子发话了,一个个刺棱棱亮出兵器,准备下毒手。

    皇太极一看这阵势,剑拔弩张。便警告盖地龙:“你是想单挑,还是一齐上,我来接招,我的弟兄我不用他们上。”

    “吆吆吆!你真不知道自己吃了几碗干饭,竟敢大言不惭教训起老子来了。”盖地龙猴跳圈似的叫嚣着,“我告诉你,教训老子的人还没有出生呢!”

    皇太极回应道:“别光打口仗,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皇太极接着说:“我让你自己选择,你们想怎么打,我都奉陪到底!”

    “你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那老子就对你说,单挑如何?”盖地龙喝退左右。

    盖地龙说完,大刀在手里一转,刀尖朝下,对着皇太极打了一个扎子(俚语类似于

    拱手施礼)。

    皇太极一看,这个匪酋不简单,先礼后兵。

    皇太极还礼道:“请吧!”

    盖地龙抡起鬼头刀照着皇太极搂头砍来,皇太极一个“仰手接飞猱”的姿势,躲过了锋刃。待壮士还没有起身,盖地龙斜刺里插来一刀,皇太极一个“鹞子翻身”二次躲过了匪酋的砍杀。盖地龙一看,这小子有把刷子,两招都躲过去了。猛使出看家本事,来了一个“黑虎掏心”直刺壮士心脏而来。

    “傻孩子,你快还手吧!”皇霸跺着脚冲着儿子皇太极喊道。

    皇太极依然不还手,再次避闪过匪酋强劲出击。

    皇太极抽出一个空档,对着土匪们说道:“你们看到了吧,盖帮主毫不讲道理,出了任何事这都是你们逼的。”

    “少废话!”盖地龙恶狠狠地回应着,“快把命送来。”

    皇太极一个漂亮的“旱地拔葱”,趁机撤出身后的七星宝剑,与盖地龙厮杀在一起。

    刀刀相逼,簇簇如千树梨花灿然;剑剑并进,点点似银蛇起舞。各自挥舞着兵器,旁观者也都一时傻了眼,但见两人舞成两个球状,相切,相交,相离。

    旁观的土匪见状,为助一臂之力,几欲上手,被皇太极众弟子逼退。

    叮叮当,当叮叮,唰唰唰,嗖嗖嗖,几种声音杂沓一起,或刺耳,或惊心。

    皇太极与匪酋斗杀犹酣之际,村里正派人去把村里的小伙子都叫过来,让他们带上打狼的家当。皇霸让一个家丁回去把揽活工也叫过来,以助儿子臂膀之力。

    功夫不大,只听见“踢腾踢腾”之声乍起,接着涌进一群村民们,他们把家里各种家什都带上了:起粪叉、铁锨、犁锛、烧火棍、擀面杖、门插管等一应俱全。一个个慷慨激昂跃跃欲试,大有不把土匪教训一番决不罢休!

    在场的土匪一看这阵场,足足与壮士搏斗了上百个回合也不见上下。那个丝瓜瓤子身条的军师也是一筹莫展莫衷一是。不过,他越看脸色耷拉的越长,暗忖:主子毕竟上了一番年纪,要打败一个后生,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绝非易事。

    就在狗头军师张望之际,忽听得“去你的吧。”

    观战的旁人便看见一个人影“嗡”的一声,箭射般飞了出去。

    眼冒梨花的皇霸一阵惊叫:“我的儿哎!”

    这时搪土(俚语荡起的尘土)渐渐落尘后,众匪徒一齐奔向盖地龙,只见盖地龙颜如灰色,道:“吾命休矣!”

    一边站定的皇太极,此时汗水已洇透了衣服,头上冒着腾腾热气,脸上的汗水曲流拐弯地小溪似的淌了下来。

    众乡亲见土匪气势溃败便拿着家伙什,朝着这帮土匪劈头盖脑地乱打一起。疼得匪徒们呀呀乱叫却不敢动手。

    俗话说: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还有一句话也非常不无道理:吃鱼先拿头。

    众匪徒一看大溃败,便哭爹喊娘,有抱着血葫芦状的脑袋鼠窜;有折骨了的歹徒,不得不拖着拐腿不拉脚像逃跑的袋鼠状一股攒一股攒地疲于奔命;还有的歹徒哭喊着,鼻涕一把泪一把,行动不得。

    那个狗军师吩咐手下人赶快拖着主子快跑,要不,这命,非得要放在这里了。

    皇太极手持七星剑面斥众匪徒:“谁要是让我再见到你们来这里祸乱,我是见一个杀一个,绝不手软。”

    狗军师与几个歹徒鸡啄米似的冲着壮士叩头不已,拉着细篾嗓子哀求道:“壮士大人,你就放我们一马,我们保证再不得罪老百姓了。”

    壮士皇太极让他们平身,这几个歹徒依然打着哆嗦不寒而栗,一个个曲肩佝背低着头,佯装抹泪状。

    有的客官要问了,说书人怎么也得让俺们明白迷津之处才是,岂能让一头雾水罩着?

    俗话说:顾了这头顾不了那头。总归花开两枝,各表一朵。让小的喘息一下,小酌一下倒也无妨。

    其实壮士皇太极与盖地龙武艺不分伯仲,不过,狭路相逢勇者胜。年轻力壮的皇太极善于在厮杀中,匀出些才智去寻找分析对手致命弱点。在二人斗杀之时,壮士渐渐地发现匪酋一个弱点,匪酋手舞鬼头刀形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保护层,剑撞击到了可使人两臂发麻。壮士避实就虚,决斗之际方发现对手软肋。这处软肋仅仅半指罅隙,皇太极几次试探均落空,便手舞宝剑虚晃一招,趁匪酋应招之眨眼间,被壮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剑直中盖地龙软肋。匪酋遭此致命一击非残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