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河朔儿女 » 第三十章 刘秀传说

第三十章 刘秀传说

    话说刘秀奔往大军帐营途中,发现坐骑是一匹用泥土雕塑成的白马,闻听后面依稀尚能辨出追喊捉拿刘秀的声音。眼下,白马泥身开始出现坍塌迹象,这着实让刘秀从热气腾腾瞬间跌至冰点。

    “我的命好苦呀!”刘秀对天凄惨道,连连重复着。

    田野作业的农夫,看到一个大小伙子一个劲地哭喊着什么,便凑上前去探个究竟。

    一个上年纪老头手里拿着一柄长薅锄,看到这个大小伙子满脸泪痕,一直嘟囔着什么。便近前问道:“小伙子,你到底怎么了,看你好像遇到了难处。”

    刘秀环视一下旁人,眼前人一个个慈眉善目,憨厚实在。于是,他就一五一十说了个明明白白。

    众乡亲一听,惊诧道:“原来是刘秀大将军,我们早有耳闻。”

    一番计议,安抚刘秀骑上村里一匹快马,速速追赶大部队才是。

    刘秀面对憨厚耿直的村民们,频频施礼。

    后来,众乡亲帮刘秀把那匹白马给土埋了。

    大将军刘秀感激不已,说:“你们帮助我了,我很感激,可我如何报答你们呢?”

    那位上年纪老头说:“不用谢!我家里好几个牲口呢?就当我送给你好了。”

    刘秀忙不迭说:“那怎么行呢?只是你们村叫什么名字?以后,我好归还给你!”

    “俺们村叫屯里。”一个女人回应道。

    刘秀在乡亲们相助下,骑上快马向凤凰城驰奔而去。

    趁此机会,小的插上一个话:若干年后,刘秀在石家庄高邑登基做了东汉皇帝,史称光武帝。斯时,官府统计自然村落,当统计员来到该村时,发现村名“屯里”,似觉不妥,认为人们整天困在村里多不雅,便征求村保长意见。

    村里便把当今皇帝家人刘秀到此一事,一一相告。

    统计员思忖道:“这倒是一个典故,况且又是当今皇上的故事,不妨把村名改为‘死马’,不是显得更有纪念意义吗?”

    有人提出:“死马,这个名字也不雅。”

    忽然,人丛中一个中年人建议说:“以前,帮助刘秀的那位老头的儿子现在已被擢升为大司马了。”

    此言一出,统计员开心道:“既然如此,那你们村不妨改称‘司马’,岂不更好?”

    众人颔首允承。

    写到这里,有客官要问了:你怎么说着说着又拐了弯呢?

    小的也是想一马平川,直视无碍。不过跌宕曲折的人生经历,真就似沧海横流,浩浩汤汤。看似支离破碎的小河小溪,他们在蜿蜒通道里汩汩涌进,终于在低者为王的巨流怀抱里一同向前一同澎湃。

    按下葫芦暂且不提,提着舀瓢表一表。

    话说刘秀星夜赶到凤凰城,把敌酋王朗行动轨迹以及政治动向与大臣们进行磋商。

    最后,大家一致意见:进军石家庄一带,擒贼先擒王。

    刘秀来到蒿城,忽然想到自己还得要去白马庙还愿。他挑选了一匹赛如雪的高大彪悍白马,在离白马庙不到十里地,这匹白马得了重病一命呜呼。

    这可把刘秀伤心坏了,曾经的诺言,此时变成了空话。就在刘秀祈祷之际,脑海里出现了观音老母,只见老母踏着祥云来到刘秀跟前,说道:“你的好意我已领教,至于还愿未成,那也无碍,尊圣只不过襄助主公一臂之力而已。”言毕,观音老母面带慈祥笑容翩然而逝。

    原来是观音老母施法让自己逃出劫难。刘秀遥对观音老母远去的方向,顶礼膜拜。

    接下来,刘秀在藁城对地里位置进行了选址,终在一个群众基础较好,政治观念强。并在野庄镇南面一宽阔地带,构建成战马饲养处。在这里,由将军马武担任总教官,负责整训与作战任务。马棚占地面积之广,绵延十几里。

    时隔不久,刘秀发现相距百里处便是真定府,真定官员经常派出队伍巡查安防。

    这日,从真定府走出一个身着金盔银甲英俊军官,名叫郭况。郭况奉令带领一支队伍边防时,发现藁南出现了另一支队伍。

    郭况回去后,便把刘秀在藁南驻扎部队的情况进行汇报。

    这时刘秀深感自己队伍羽翼未丰,倘若能够与真定军队形成统一战线,那么击败王朗的进程可大大加快。

    一日,丽阳高照,风清气爽。刘秀与几个手下人飞马赶至真定府洽谈有关事宜。

    真定恭王刘普亲自召见刘秀,二人相叙良久。谈到刘氏江山被小人篡夺,无不义愤填膺。恭王刘普见族弟气宇轩昂胸怀大略,便相约联合起来共击王朗。

    没承想,一旁的恭王女婿、功曹郭昌看到刘秀仪表堂堂一表人才,表现出了独特的青睐:原来,他想把爱女郭圣通嫁给刘秀。

    刘秀听到后,一阵躁动不安。他想道:也不知道老婆阴丽华同不同意,看到郭圣通才貌双全,能够娶到可谓一箭双雕。

    其一,政治上的联姻,可让自己宏图大展;其二,生活理念上,也可比翼齐飞。

    就这样,刘秀在河朔地区真定府一带打下了深厚的群众基础,从戎者十分踊跃。俗话说:自古燕赵多慷慨悲壮之士。

    刘秀见此情景,莫不欣喜若狂!若干年后,刘秀率领真定子弟一路过关斩将,频频凯旋,并于真定府南之高邑登上了东汉帝王宝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