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秦时:从穿越荆天明开始 » 第十章 极力劝说

第十章 极力劝说

    蒙毅请众人坐下喝酒说笑,四王子赢天明依旧不理,只对怀中美人感兴趣。

    过了半个时辰,樊於期与章邯失望至极,这就要走,却被蒙毅拦住:

    “不知各位最近武艺是否生疏了?”

    “咱们且比试一番!”

    说道比武试艺,樊於期与章邯来了兴致,本就是粗人,军中武夫,哪里闲的下来,如何能忍受四王子一旁调戏美女,故而想都不想便答应了。

    在此期间,那细心的章邯却在时刻观察四王子赢天明,虽说四王子时时在逗弄怀中美人,可根据观察来看。

    四王子赢天明只是像逗弄小孩一般,并非勾栏中的那些浮浪子弟,登徒子一般,淫荡模样色姿态。

    反而手脚极其规矩,并没有占那赵国歌姬半分便宜。

    故而他心中已然有了论断:

    正如蒙毅所说,四王子绝非外面传言的那般。

    而王离性情暴躁,勉强答应,为了稳住王离,章邯悄悄把此事说了。

    王离这才用眼角余光观察起来,果然如章邯所说,心中顿时烟消云散,顿生敬重。

    四王子赢天明转过身搂着赵国歌姬,煞有兴趣道:

    “我这王子往日都是在勾栏之中与美女玩耍。”

    “长这般大还是第一次见到秦国将士比武。”

    “我秦国民风彪悍,好勇斗狠,今日须让我开开眼界!”

    王离、张唐、樊於期、章邯无不认为这是一个得到四王子赢天明赏识的机会。

    决心好生卖弄一番,好让四王子赢天明收他们为门客!

    不知为何,众人总感觉,三公子身上给人一种卓尔不群的感觉。

    仿佛三公子乃是世外高人一般,深藏不漏,叫人看不穿。

    这般感觉犹如水中望月,虚影就在眼前,本体却在穹苍之上,俯看苍生。

    如此奇妙的感觉,令众人更加相信了蒙恬的说辞:

    四王子赢天明这纨袴膏粱模样定是装出来的!

    蒙毅、王离、章邯、张唐、樊於期这就挨个轮番比试起来。

    赢天明乃是后世而来,对于这些人物的本事早已清楚不已,再一看各个英武非凡,国之栋梁,虽然有的人结局惨淡,但惹得他都想收入麾下。

    “始皇帝可以驱策这些战将,我赢天明如何驱策不得!”

    刚有这种想法,却被立刻打消,心说道:

    我只想在这乱世之中自保,做个逍遥之人,有钱有闲有女人,岂不美哉?

    前番令铁浮屠做出那惊天动地之事,惹得我父王开始调查,这种关键时刻,不能多生事端!

    要不然,把这些战将收入麾下,待到始皇帝驾崩,算是掌控了秦国军队部分势力,谅那胡亥对同室操戈之时也不敢动我!

    噗通!

    赢天明正思忖间,眼前比武后的一众人突然跪地,他们齐声道:

    “请四王子莫看我等家族势力,只当是寻常武夫,愿追随四王子去蕞城,还望四王子前往收留!”

    “哎呀!惊煞我也!”

    赢天明寻思自己一个寻常人物,如何能手下始皇帝以后秦国的战将?

    可看着他们五人坚毅的眼神,诚恳的态度,赢天明便是铁石心肠也有些动容了。

    只是好奇他们这些在军队颇有势力的将门虎子真想要快速建功立业的话,为何不去投奔扶苏,亦或者秦国的未来之君眼下秦王政最喜欢的十八皇子胡亥呢?

    他的身世至今是谜,自从娘亲丽姬死后,众说纷纭,只是碍着秦王政一人,私下议论纷纷。

    故此,他绝无成为秦国太子乃至于秦国未来君王的可能,虽然他有争夺的实力,但是劳心劳神,勾心斗角,不是自己初衷。

    因而他无法给眼前五人提供建功立业的机会,可自己装的这般像,有时候自己都信了,可这五个痴人居然还来投奔自己,这一点当真令人费解!

    赢天明无奈摆手道:

    “尔等心意我已知晓,只是你们这般举动实在乱弹琴。”

    “想来不久,我就要去蕞城了,那地方不过是秦国一个不大的城池。”

    “你们若是为了实现心中抱负,早些为我秦国建功,还是去转投我大哥扶苏……”

    赢天明稍微暗示道:

    “可投我十八弟胡亥,他的前途可是光明正大哦!”

    众人不听胡亥还好,一听胡亥十分厌恶,那胡亥私下做了许多恶事,若不是他的师父中车府令赵高助其隐瞒,估计秦王得知必然杀了胡亥。

    可他们都是粗人,尤其是王离、张唐、樊於期,不知如何劝说,急的大口喘气。

    一旁蒙毅这才如实道:

    “王子,就是因为你要去封地,我等才甘愿追随。”

    赢天明不解道:

    “这是为何?天下哪有这般道理,你们虽是武夫,但也该知晓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

    “我赢天明既非好木,更不是有前途的主公,你们此举不怕惹人耻笑?”

    蒙毅冷静的解释道:

    “我秦国国力已然超出山东六国,虽是可以东出。”

    “只因郑国渠还未修好,对付北方草原还无良策。”

    “只要秦王解决了这两点,必然东出!”

    “而我等年轻尚轻,也就章邯与樊於期岁数最大。”

    “届时秦王东出,一旦用兵,必是用我等祖辈、父辈、兄辈!还有其他老将。”

    “我等武夫却只能留在咸阳,毫无用武之地!”

    “若是如此,我等也只能看着其他将领征战天下,为我秦国立下不世之功,我等只有干看的份!”

    “岂不是浪费了大好时光?一腔抱负何时才能施展?”

    “倘若跟着四王子去了蕞城,那蕞城虽小,也就十数万人,正好是我秦国东出第一站!”

    “蕞城之前,乃是函谷关!当年秦王为了稳住山东六国,使六国君王麻痹大意,故意让出函谷关。”

    “我等与魏国在函谷关遥望对峙,也可能领兵守城,演练阵法。袭扰魏军,锻炼军士。”

    “只要秦王一声令下,我等便可夺回函谷关,向秦王、秦国老将、正当壮年的武将证明自己!”

    “只要引起他们注意,见识了我等能力,便可受秦王指派,领军作战,东出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