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同光遗梦 » 第一百零五章 初到美国的日子

第一百零五章 初到美国的日子

    经过数十天的航行,留学幼童终于到了美国东部海岸,停靠在了波士顿。郭宗堂早已经在那里等候多时。

    “宗堂,可是见到你了!”

    “郭老师!”

    在举目无亲的异国他乡,能看到自己熟悉的人,简直是太激动了。

    “如何,一路上还顺利吧?”郭宗堂关切地问道。

    “别提了,太艰难了,一路上,遭遇大风大浪不说,更重要的是寂寞、无聊、孤独。孩子们没有吃的、没有喝的,实在令人难以忍受。如果不是及时到达,大家可能都支撑不下去了……”

    “好啦。大家到了这里,一切就好了。我已经给大家安排好了食宿。”

    按照乔伊斯的安排,郭总堂把大家带到了斯普林菲尔德,准备把每一个留学幼童安排在了相应的美国人的家庭中……

    对于这样的安排,赵大人一时想不通,他不知道郭宗堂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认为,孩子住在一起,好管理,不容易发生意外。这样,他这个肄业局委员的就省事了许多。

    “赵委员,幼童们来美国,他们的目的是来学习的。既然要学习异国文化,那同学们住在一起,肯定就不合适。那样,平时大家还是没有语言环境,互相之间的交流还是汉语,不利于大家学习英语。如果把孩子安顿在美国百姓家中,幼童们就会直接接触英语语言环境,直接接触美国人的生活习俗,这样,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很有帮助。我当年来到美国,就是这样的。”

    郭宗堂讲了很多道理,思想一直保守的赵大人并没有听进去多少。他还是很固执,坚持己见。其实,在赵大人那看来,让孩子寄宿,不光是管理的问题,更重的是他极度不信任西洋文化,总害怕走进美国家庭,孩子们会学坏,变成一个浪荡不羁的坏孩子。

    关于这一点,郭宗堂似乎看了出来。他对赵大人解释说:“赵委员,西方家庭也很重视子女的教育,他们更注重孩子的动手能力以及对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你放心了,把孩子交给美国家庭,放心吧,不会有什么危险,他们会茁壮成长的。”

    道理说得已经很明白,赵大人还是老一套,就是不相信郭宗堂所说的一切。

    郭宗堂在分配孩子进驻美国家庭之前,他对每一个美国家庭进行了详细地分析。这些美国家庭,其主人有的是教堂里的主教、有的是传教士、有的是大学教授、有的是作家,还有些家庭就是普通的工人、农民。了解到这些信息,郭宗堂要根据每个孩子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把每一个孩子安排在相应的家庭中。

    按照这样的分配原则,陈志被分在了外交官的家里。这家主人名叫丹尼斯,他是美国的一名外交官,经常出席一些外交场合。这户家里有一个和他差不多的女孩,还有一个比他小两岁的儿子。听说家里要来一位中国小伙伴,小男孩卡戴十分期待。他觉得很好奇,他从来没有见过外国人,他早就想看看这个来自中国的同伴长得什么样?

    陈志是星期二早晨来到丹尼斯家里的。那天早晨,卡戴早早就起了床,等候在家里,欢迎中国伙伴的到来。

    按照约定的时间,郭宗堂,乔伊斯带着陈志来到了丹尼斯家里。

    “我来介绍一下,这位就是从中国来的陈志同学,这位是他的老师郭宗堂。”

    “很高兴认识你们,请进!”

    家里的主人很热情。男主人丹尼斯热情迎接客人,女主人怎给客人们端来了水果,煮好了咖啡。

    “你好,丹尼斯先生,见到你很高兴。听乔伊斯先生说,您是一名外交官。”

    “是,我在联邦政府外务部门工作。”

    “来,陈志,给丹尼斯先生打招呼。”

    以前,陈志见过洋人,但是,那都是过眼烟云,可是,近距离的和洋人接触,这还是第一次。他有些胆怯,连忙躲在郭宗堂的身后。

    “来,大放点,向丹尼斯先生打招呼。”

    没有办法,陈志被逼上了梁山。好不容易,他在从郭宗堂的身后露出了一个头,小声问道:“达尼斯先生,你……好!”

    这时,站在边上的卡戴,仔细瞧了瞧陈志,他感到很巧怪。只见他面前的这个小男孩,身穿着长袍,留着长辫子,头上还带着一定圆圆无檐的帽子。个头不高,头发乌黑,皮肤有些黄。他心里开始泛起嘀咕:这位到底是男孩还是女孩?听他刚才说话,应该是男孩,可是,他为何又留着辫子呢?他的装扮为何是这样?怎么和自己完全不一样?

    这时,父亲拉着小卡戴说道:“这位就是从中国来的陈志同学,以后,他就住在咱们家,你们要好好相处,成为好朋友!”

    “好,没有问题。走,我们一块出去玩!”

    说着,卡戴就拉着他这位中国朋友一块跑出去了,来到了后院的花园里。

    郭宗堂对丹尼斯说:“这孩子初来美国,什么都不懂,这就给您和家人添麻烦了。日后如果孩子有什么问题,希望能及时反馈给我,我会及时教育他的。”

    “一定,一定。”

    就这样,陈志就在丹尼斯家住了下来。一开始,陈志很拘谨,他对美国人的语言、生活习惯一窍不通,他显得很拘谨,整天在家里不敢大声说话,规规矩矩,不敢乱说乱动。

    时间已久,由于他经常和卡戴哥妹一块玩,天天和他们泡在一起,再加上他勤奋好学,不长时间,他便学会了英语的日常用对话,可以和卡戴的家人进行简单交流了。

    周末休息,陈志还准备看看书,这是,卡戴和妹妹走了过来。

    “陈志,走,我们出去玩玩。”

    “不,我还想看看书。”

    “别看书了,我带你去个地方玩玩。”

    “去哪?”

    “踢足球!”卡戴说。在一旁的妹妹立刻撅起嘴来,“不,去动物园。”

    卡戴的家乡城里有一个小型的动物园。这动物园里,有许多可爱的动物,比如老虎、狮子、大象、猴子、蟒蛇、长颈鹿、狐狸和狼等等。这些动物们特别可爱,卡戴的妹妹艾丽特别喜欢。只要有时间,她总希望到这里快来玩。踢足球,她不感兴趣。

    自从来到美国,一开始,陈志等人根本就不知道足球是什么东西,以前在国内的时候,他从来没有听说过。一到周末或者在体育课上,美国的别喜欢玩足球。陈志记得很清楚,那是在他来美国后的一个多月后,一天,刚放学,陈志还想把今日课堂笔记整理一下,忽然间,几位美国同学叫他出去踢足球。

    “不,不,我不会。”陈志摆摆手。

    “踢足球不难,特别简单,一学就会。”说着,陈志等就被美国同学拉到了足球场上。学着美国同学的样子,陈志也奔跑了起来。可是,当他跑起来的时候,脑后拖着长长的辫子,极不方便。

    “哈哈,这是什么东西?要它有何用?跟猪尾巴似的。”美国同学拽着陈志的辫子嘲笑道。

    “你们……不许嘲笑人!”陈志心里很不舒服。在他看来,留辫子是老祖先传下来的,也许这就是中国人的标志。至于它有何用途,他并不知道。以前,在国内的时候,由于大家都留辫子,他也就习惯了。那时候,他觉得,男人脑后留着长长的辫子,也许就是一种美。可是,今天,到了美国,这一切观念被颠覆了。今天,陈志被羞辱,他再也不认为拖着辫子是一种美。他恨死了辫子,恨不得把它一下子剪掉。其实,不光是陈志,其他的留学幼童也同样受到了羞辱。

    因此,当卡戴提出要踢足球时,陈志心有余悸,心里已经产生了阴影。

    “不,我不去。”陈志立刻拒绝了卡戴的要求。

    “没事,走吧。”

    “不,哥哥,我们还是去动物园吧,”妹妹哭闹着。面对妹妹的哭闹,卡戴也没有办法,他只好点了点头。

    而陈志来到美国后,还没听说这里有一个动物园。什么是动物园?他从来没有听说过。他的脑海里压根就没有这样的概念。尽管如此,他没有说出口。因为他害怕被嘲笑。既然艾丽提出去动物园,陈志就点了点头。

    没有办法,卡戴便和妹妹、陈志来到了动物园。

    动物园位于市郊10多英里。这里可是儿童的乐园。

    “哥哥,你看这是什么?”

    “狮子。”

    “狮子厉害吗?”

    “它可是百兽之王。在草原上,狮子经常猎杀水牛、斑马、野猪等动物,它异常凶残。”

    看完狮子,他们又来到了一个特别的动物面前。此动物脖子特别长,个头特别高。陈志根本就没有见过此动物。他想,这可能就是传说中的麒麟吗?

    “哥哥,这是什么动物?他是马吗?”

    “麒麟。”陈志毫不犹豫地说道。

    “哪呀,这时非洲草原上的长颈鹿!”

    ……

    动物园之行,让陈志长了不少见识。

    从动物园回来,郭斌等来找陈志。

    “两位好,最近如何?”

    “别提了……”郭斌等人开始诉苦:他们在上体育课的时候,也遭到了同学们的羞辱。他们已经十分憎恶辫子了。

    “陈志,我们把辫子剪了吧?”

    “不行,你疯了?这事情让郭老师和陈委员知道后怎么办?”

    郭斌态度坚定:“没事,郭老师不会说什么?就是那个陈委员。钥匙我们大家都剪了,他也就没有办法了。留上这个辫子,总是被别人嘲笑!再说了,脑后拖个辫子,干什么事情都不方便。”

    郭斌以前说话做事蹑手蹑脚,可是,这次他很果断,还没等陈志反应过来,他顺手拿起剪刀,“喳喳”,两下子就把辫子剪了下来。

    “啊……”事已至此,大家已不再说什么,哥哥拿起剪刀,统统把辫子全剪了!